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在姿姿小朋友的生活的記憶裡,和父母交流的機會特別少。爸爸媽媽一直都是忙於在工作中,沒有時間來照料自己!

這天迎來了姿姿的生日,爸爸媽媽駕車一起去了姿姿一起前往了超市,選購的過程中,姿姿火速奔向她喜歡吃的糖果區,拿著大把的糖果往自己的購物車裡面增加。

爸爸突然間的眉頭緊皺的說:“姿姿,快點把糖果給我放回原處,你還在長身體,糖果吃了對身體的不好!”。爸爸嚴肅的語氣瞬間讓點點的心情落入谷底,眼睛不經意的紅了起來,心裡在嘀咕為什麼今天是我的生日都不能好好的滿足到我,媽媽在一旁看到自己的小女兒哭紅了雙眼瞬間就蹲下來了,

用溫柔的語氣說道:“你看看這個五彩繽紛的糖果多好看,還可以裝在小玻璃內,還可以送給你們班小朋友,你看看這個粉色是不是特別適合我們點點!爸爸不懂得!我們不怪他!每天是需要攝入一定糖分的。”媽媽的溫柔溝通以後,姿姿瞬間心情就大好了,還邀請了媽媽一起選擇糖果禮品盒!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姿姿媽媽通過這次的溝通明白的一點的是,以父母的嚴肅講大道理,孩子很容易的情緒化和不理解,通過和孩子溫柔的溝通以及相互親近的和她做朋友間代入感,會更容易進入到她的小世界,和孩子一起做到情感的同步,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共情,和她以親近朋友身份相處,瞭解到她的情感變化。

父母常常這樣來理解照顧孩子,我把該做的不該做的告訴孩子,天氣降溫給孩子添衣裳,買她喜歡吃的食材等,雖然在這一點上並沒有錯誤,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點,就是孩子的情感感受。注重和孩子的參與感,和她一起成長,做到情感的同步,和她做最親近的朋友。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那什麼叫做共情呢?

共情可以把它稱作為同理心,也可以譯作為同感,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所闡述的概念,共情是一種可以深入到他人的主觀世界,瞭解其感受的能力,能夠做到相對的將心比心,能夠到他人的內心,真正的能夠體會到感受,並對他人的感受做出相對應的回應!

所以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們作為一對好朋友,你今天成績又是班上對的第一名,我也為你來感到快樂!我們可以同樣的感受到別人的感受!由心而發的替他開心和對他進行讚美。

注意共情不是同情,不要踩到假共情的坑

大多人會容易混淆這兩者的概念,同樣都是“情”,為什麼會有這麼的差別呢?兩個“情”在對孩子實施以後卻會換來不一樣的效果。

同情和假共情都是沒能真正的進入孩子內心,不能去感受孩子情感反應,不能想到現在孩子是一個怎樣的處境,而只是單純知道孩子現在是一個不好的情緒所在,不能和孩子一樣在同一情緒上感受。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學會當一個智慧的家長

學會傾聽是一項很不錯的選擇-父母作為孩子親近的朋友同樣也是最棒的一個傾聽者和輔導者。在作為這個傾聽的對話中,父母可以身體前傾,表示對談話感興趣,表示你更傾向於他!以頭部動作和豐富的面部表情回應說話者,不著急去打斷孩子對話,慢慢傾聽。

赫茲裡特說過: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

傾聽不是單純的去聽孩子在說什麼,真正的做法是能夠了解孩子的最真實的感受和他的情緒所在,讓他對你表達出來,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一邊慢慢聽孩子的訴說,

聽他和你分享,和你探討他的小世界,您就在一旁輕輕輕撫,用您最溫柔的動作來更好的感受孩子。有科學研究表明:父母用擁抱、輕撫等一些小動作,比語言更能幫助孩子平復心情和增進雙方感情。

有科學研究表明:父母用擁抱、輕撫等一些小動作,比語言更能幫助孩子平復心情和增進雙方感情。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讓孩子如何多和你親近?

l 建立溝通橋 溝通這個話題說起來貌似每個家長都是能夠理解的,如果是一味地去責怪孩子,在這一方面更容易引來孩子的不滿以及不愉快,會更加的不好解決當前的問題。

首先學會尊重孩子,讓他先吐露心聲,把事情原委過程先了解,雙方先建立起橋樑,等待孩子一個緩衝機會,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溝通者對話題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詞的甜美。父母對孩子的話語進行把握,對孩子的情緒有了精心的把握認識,能夠理解孩子的情緒了便就是正確的溝通了。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l 認識一下孩子的內心 有時候孩子性子總是很容易讓家長猜出來他的小心思,有時候家長需要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你傾訴,是什麼原因讓她阻擋了和你說的想法。

家長在發現這一現象出現的時候,要學會去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的爆發,而不是長篇大論的告訴他一些大道理,孩子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缺乏的是安全感,需要的是被理解和被接納,這樣的去引導和認識他內心的存在,才能真正的帶著他一起走出這個負面的存在。

孩子哭鬧家長只會吼?當一個智慧的家長,學會和孩子“共情”


l 多多鼓勵與讚美。 這邊要的鼓勵讚美不是一句簡單的誇張的誇大其詞的句子。而是一句發自內心來說的讚揚,不僅僅是你今天真的很不錯,比如你今天又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鼓勵不在於去讓孩子自傲的存在,而是一種自信的培養。

自信這一種品質是需要讓孩子本就應該好好存在和一直保留的一種品質,自信的人永遠是最美和最閃亮的一個存在。孩子的一個性格的培養更多一方面家長所教育和環境,再接著是學校的教育。

在家庭裡面家長一邊扮演著家長職責所在更多扮演的是朋友的陪伴所在,在學校來說,孩子周圍有著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存在,他需要去和不同的人交往和交流,老師也會在此授予知識教會孩子成長。鼓勵一方不僅是家長需要去鼓勵,更是也要教會孩子學會鼓勵與讚美其他人。

為人父母往往都是我們每個人中需要經歷的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們和孩子都是一樣的在成長,在學習不同的知識,經歷著不一樣的變化,只不過父母比孩子更多一次“當孩子”的修行,孩子將要在父母的帶領下經歷一次修行,在這場修行中,和孩子一起做一場親近的朋友遊戲,在場遊戲中一起協助她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