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小李是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和萬千家庭的媽媽們一樣,同樣朝九晚五,辛苦的是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一直把孩子帶在身邊由老人照顧。自己苦點累點只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但最近小李因為業務問題丟掉了很好地晉升機會,對於她來說這個晉升可能是職業也是家庭收入的雙豐收。她一如既往的回到家,但是孩子對於媽媽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小李心力交瘁,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是白養了。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讓我們仔細想想這個案例,是平時的疏於管教還是教育缺失?還是孩子真的是“白眼狼”嗎?也許她只是缺少能夠和親人朋友之間共情能力的表現。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你瞭解什麼是共情嗎?

共情來自於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指的是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但是從我們自己國人,對共情更好的理解,是在我們與任何周圍人相處的時候,它代表的是設身處地的體驗他人的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大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做到的人簡直微乎其微,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比如我們最親密的親子關係。

家長都會說“你是我親生的,我能害你嗎?”、“你為什麼不能體諒媽媽呢?”,聽起來父母為了孩子可能真的費盡腦汁、嘔心瀝血。有多少這種過度“解讀”的愛造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慘劇”。



親子之間的共情,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週末匆忙下樓拿個快遞,小寶在和奶奶在樓下透透氣,誰想到2歲的寶寶突然結結巴巴的跟我說“媽媽,褲子冷,出來不戴口罩,淘氣的媽媽”,瞬間把我逗笑了。

可能從小我和奶奶給與她的點滴,都在她的心裡種下了果實,等孩子長大了,她肯定會是一個能夠理解並替別人考慮的孩子。

想必她這種理解的能力可能斷斷續續,但是我收到了她給與我的溫暖。

現在同住一個小區的孩子一般家裡人為了怕孩子之間起衝突,一般都會告訴孩子自己的玩具拿好,不要和別的小朋友爭搶,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孩童時期永遠都是美好的嗎?80後的友誼可能在麥地裡,可能在小山頂上,爭吵、嬉笑,友誼的小苗才能茁壯成長,不經歷風雨的友情相信孩子們長大了也不會去珍惜。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所以從小讓孩子學會感受和理解別人情感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當然也需要我們原生家庭的培養和滲透。

瞭解他人的感受,他們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積極地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兩手空空的小夥伴兒,以及在特定時間體驗感受,這是孩子們擁有的寶貴生活技能。

孩子的共情能力,對以後的人生關係影響很大

第一 冷漠認知

缺少共情能力,讓孩子不能第一時間理解別人的感受,不能有一個更好地反饋,反覆再三,周邊的小夥伴只會遠離他,對他的社交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 學習認知障礙

在真正的學習環境中,不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老師的教誨,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學習總是受阻肯定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直消極的表現。

第三 親子關係受損

缺少共情的孩子,就像母親把最好的愛給與孩子,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對於雙方來說就像世上最美好的橋樑發生了坍塌,相信小李當時的情景感同身受。

所以說共情是一種能力,也是情商的一部分,假如孩子在小朋友失去父母的處境下,並和小朋友一樣“感受到他父母離開的悲傷”,輕輕的拍拍他的肩膀,給與安撫,相信這一幕一定會定格在你們內心深處。

幫助幼兒提供共情能力,終生受益!

  • 它會讓孩子建立一種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孩子終將會長大,面臨他自己的人生,如果我們從小教會孩子良好的共情能力,讓這種情緒成為一隻陪伴他的安全感,必會受益終生。

  • 它能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

現在我們家寶寶成為了小區裡的“小明星”,不是因為她好看,也不是因為她活潑開朗,因為沒有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性格不好的孩子相處,他也希望在自己的寶寶被冷落的時候,會有其他小朋友在身邊可以伸出溫暖的小手。

  • 它可以緩解矛盾,促進家庭和諧

在家庭關係中,小李的孩子如果能感受到她此刻的困惑,多為媽媽去考慮一下,有時候可能那句稚嫩的問候都會讓母親體會到片刻的溫暖。

  • 它可以整體幸福感提高

作為母親,我希望你健康、快樂,作為孩子能夠感受父母的這份愛,最好的回饋就是具備良好的共情能力,我相信在孩子問候媽媽冷不冷的時候,我的幸福感此刻爆棚。



如何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


電視劇《安家》裡當房似錦蜷縮在沙發上,還在為假學歷的事崩潰不已時,徐文昌靜靜的坐在她身旁,對於一個成長坎坷的孩子,哪怕一句不經意的話語都會摧毀她內心相信的一切,往往外表的堅強只是為了掩藏內心強大的痛苦,他知道現在要一點點給她找回勇氣,找回自己。相信她說的學歷是真的,你的經歷也是真的,不是一個文憑可以證明的。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從母親的角度出發,告訴你怎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長大了和徐文昌一樣溫暖他人,善待自己。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 建造一個親密的親子關係

親子的活動是拉近孩子關係的紐帶,現在好多早教課程也會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在音樂課上家長和孩子一起自由舞蹈,歡樂舞動,這些都能增進親子關係,讓家長和孩子可以更多的瞭解感受彼此,在親子活動中提升共情能力。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 通過人際交往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姑姑,我想把你給我的紙杯蛋糕,拿去給給妹妹吃(保安張叔家的女兒)”,從小和我交好的小侄子,每次看到我給張叔家女兒送吃的,都會湊過來一起忙活,相信他此刻也體會到了妹妹現在只有爸爸的陪伴,會很孤單,畢竟溫暖別人自己也會被治癒。

其實有時候我們做到了,孩子就會體會到,也是一種“傳承”

相信,人際關係越親密,共情能力就會越高,在幼兒時期就讓孩子學會如何和他人相處,進而促進共情能力的發展。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 帶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孩子情緒調節能力越強、情感的體驗越深刻,共情傾向和共情的水平就越高,一個孩子體驗過的情緒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角色扮演的遊戲就是一個能真切體驗他人情緒和情感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也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科學育兒,不如授予孩子“共情”的能力,終生有益!


通過和小朋友之間或者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互換體驗,讓孩子從扮演者的角度思考,去用內心體驗他人的內心情感,更好的理解他人的處境和付出。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你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大家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