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媽媽,你好嗎?》是本親子主題的繪本,講述的是一對母子之間的故事,充滿幽默,飽含愛意,無論孩子還是成人,都能從中讀到自己的影子。

這本書獲得日本繪本大獎,還入選了國內中小學生(小學3年級)分級閱讀書目,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優秀繪本。

這故事是藉助一封信展開的:

母親節這天,老師給要求學生給媽媽寫封信表達謝意,單親家庭男生“我”,寫不出感謝的話,寫出了想說的、對媽媽積累的很多不滿。

通過對媽媽一系列的抱怨,“我”和“媽媽”的性格都躍然紙上,也刻畫出出母子二人相依相扶的溫暖,讓讀者感受到母子間濃濃的深情。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媽媽你好嗎?》文字作者是日本作家後藤龍二,獲得過很多日本兒童文學獎項,他主張表現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兒童,本人也常深入學校、親近觀察孩子,這本書的創作靈感就是來源於他看到的一篇小學生作文。

這本書的封面很童趣:

一張佔滿封面的白紙上寫著書名“媽媽,你好嗎?”,你以為這是來自孩子的親切問候?顯然不是。

因為左上角用蠟筆畫出的媽媽叉腰分腿,看起來氣勢洶洶,而右下角的小男孩雙臂環抱胸前,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封面簡直就是“母子日常”神還原:哪個男生的母親沒經歷過兒子的“不服氣、不甘心”?哪個兒子沒經歷過母親的嚴厲或者嘮叨?

即使我家孩子是女兒,我們都覺得彼此就是封面上“調皮小孩臭媽媽”,黃色的背景,不就是媽媽和孩子共同的怒氣嘛?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故事的起因緣於語文老師,母親節快要到了,他提出每人給媽媽寫封信表達謝意。

是不是很熟悉?看來,無論中國還是日本,老師們出作文題都是一個套路:母親節要給母親寫信、父親節要給父親寫信,哈哈。

“我”的同桌寫“感謝媽媽給我做飯”,嗯,這個固然需要感謝,但對於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樣的感謝顯然不夠深情,我已經有種不詳的預感,“我”的同桌將寫出一篇流水賬式的作文。

可是“我”不一樣,根本寫不出這種“有情義”的話,因為一提起母親,“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副兇狠的樣子,於是,決定寫“想說但一直沒說過”的話。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是的,都是抱怨的話!幾乎就是一部控訴母親“暴行”的血淚史:

媽媽愛嘮叨。無論給兒子說什麼話,不分場合,都要加上口頭禪“聽明白沒有”,讓“我”很是難為情。

媽媽給“我”報了很多興趣班,“我”總是累的疲憊不堪,一進教室叫趴在課桌上。

媽媽老說我的房間是“豬圈”,總是很隨意清理“我”的房間,把“我”的“寶貝”當做破爛扔掉。這也是讓我最最生氣的事情。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既然最生氣,當然要說的詳細些:

被扔掉的恐龍畫、跑鞋、發黴的長頸鹿玩具、藍色的石頭、有蟲眼的橡子……那些在媽媽眼中的“破爛”,在我心裡全是“珍寶”,因為每一個物品都有一段珍貴的記憶。

那個最最最不想被扔掉的,就是有蟲眼的橡子,因為那是和媽媽一起撿的。看似抱怨的回憶,卻清晰勾勒出一個深愛孩子的母親: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上二年級時,“我”害怕被老師罰,躲進學校後山,媽媽曠工來找我。一向兇狠嚴厲的媽媽,居然沒有生氣、也沒有責怪“我”,反而說“晚霞很漂亮啊”,然後和“我”一起撿橡子,回家的路上還買了冰棍。

那是一次美好的記憶,“我”橡子和冰棍的小棍一直都好好留著,可是,居然一下子都沒啦,都被扔掉了,再也找不回來了,太傷心了。

“我”發出請求:“以後能不能別管我,我的房間讓我自己做主?”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由此,我們能看出,故事中的小男生內心是多麼細膩,情感是多麼豐富,對媽媽的愛是多麼濃烈——媽媽固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可記得最深的、最在意的,卻是媽媽的好(愛)。

所以,儘管抱怨連連,“我”還是決定送媽媽禮物:一朵象徵母愛和祝福的康乃馨、一打手寫洗碗券。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作者喜歡且擅長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兒童,所以,故事中的“我”,也是每個媽媽的小孩:

媽媽總認為男孩子調皮、不省心,但其實他們都是小可愛,只是媽媽們缺少傾聽。

另外,《媽媽你好嗎》也反應出職場單親媽媽的艱辛。線索埋在那個長頸鹿玩具裡:

“那是聖誕老人送的禮物,那時“我”還是個小寶寶,爸也還在家”,全書從頭至尾,爸爸都沒有出現過,即使“我”躲到學校後山“丟失”,也只有媽媽來找。

《媽媽你好嗎》: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都應該讀的圖畫書

當媽不易,當職場媽媽單親媽媽更是艱難,讓所有苦難都有價值的最好方法,就是孩子和媽媽相親相愛、不離不棄。

傾聽孩子,是每位媽媽需要掌握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