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孩子的童年會遭遇哪些坎坷?

成人在走上社會後,難免會在成長道路中踩坑,而年幼的孩子雖然很無助,但必然也需要接納成長道路上的一道道坎。

本章節,作者臨界冰老師就帶領我們探尋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道道坎坷,同時給出應對之策。


一、被孤立

被孤立,往往最能擊破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通常發生在孩子進入學校、開始與群體相處階段。

具體表症:群體孤立

孩子被群體孤立是最常見的,校園中的很多暴力行為,早期通常都是由群體孤立演變來的,繼而愈演愈烈。

之所以會形成群體孤立,主要還是由於群體有一股龐大的力量,可以把個體集合起來。古斯塔夫 勒龐就曾在他的著作《烏合之眾》中提到:


個體在群體中容易被傳染情緒,同時在加入群體後理性能力迅速下滑。

因為有了某一個契機,幾個個體會因為有了心靈共通點,迅速成為群體。

也就是說,當幾個孩子同時孤立你的孩子時,他們就形成了一個小團體;此時團體外的人或許對你的孩子並無反感,然而因為群體中的情緒容易相互傳播,同時群體中的個體極其容易接受暗示,所以,每個人對你孩子的情緒頻率會調和到同一個頻率上,你的孩子被孤立也就不足為奇了。

孩子被孤立,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作為成人,沒有積極引導他如何正確看待。作者在這裡就為我們提出了指導建議。

合理預期

成人應當告訴孩子,每個人都不可能一生永受善待。被拒絕、被孤立只不過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部分,面對並且接納它,同時把注意力從這上面移開專注於其他方面,會更加豁然。

當然,合理預期還能夠幫助孩子對生活保持一個合理範圍內的期待。當今社會的很多成人之所以自戀且幼稚,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很多不合理期待。讓孩子儘早適應挫折與磨難、讓孩子從小就適應這個世界本就不能單純期待他人溫柔以待,有時候也是做父母對子女愛的智慧。


《共情》:孩子的童年會遭遇哪些坎坷?

二、空心病

所謂空心病,也就是生活慾望低下,覺得活著無聊、沒意義。究其原因,正如作家李尚龍所說: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缺乏信仰。

作者指出,當下的孩子之所以會生活空洞無趣,有很大一部分是當今社會單一的價值觀造就的,即學生只聚焦分數、成人只關注金錢與地位。因此,人們做所有事情都以“有用”為基準,而忽視了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美。

給予全新價值觀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價值觀。告訴他們,生活並非只有驕人的成績,路邊的花草、公園的晚風,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它們才更能帶給我們舒適的美。


三、抑鬱症

抑鬱症的表症,通常是表面微笑、背地裡暗自神傷。

心理學作家畢淑敏,曾經在她為病患診治期間寫道:

最讓我心痛的來訪者,不是痛失親人的哀嚎,或是奇恥大辱的嘯叫,而是從一開始就臉掛無聲無息微笑的苦人。

這種人,就叫做佯笑的人。如同日劇《成不了野獸的我們》中新垣結衣扮演的深海晶一樣,她臉上的笑容是假象,把錯誤的信息傳遞給了別人。當她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的笑容是在說反話:我很好,不用管我。

長期佯笑帶來的損傷和侵害是潛在且長久的。這背後隱藏著的是一個頑固的心結,這也是抑鬱症的癥結所在。


具體我們需要如何應對抑鬱症呢?

區分:將人與事區分開

當孩子覺得自己十分失敗的時候,父母要擅長幫助孩子做區分。理科成績不好只能說明孩子不擅長這方面,但是不能否定孩子“頭腦笨拙、一無是處”,更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陷入深深的自卑。

抑鬱症出現,父母先要敢於承認

很多父母存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發現子女有某些生理或者心理異常時,基於害怕被外人窺視和嘲諷,於是本著“家醜不外揚”的宗旨,不諮詢、不一致,導致問題愈演愈烈,最終抵達無法控制的局面。

我曾有一個遠房親戚,從小學開始患上癲癇症,她的父母極其重視,各地遍訪名醫為孩子診治。隨後她從9歲到20歲,進行了11年的藥物治療,這中間病情一次比一次減輕,隨後的幾年甚至從來沒有發作過。

她隨後告訴我,由於她自己有過相關病史,她也時常在互聯網上關注過一些癲癇病信息,但是發現很多年過30歲的成年人,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及早治療、病情惡化,甚至有發作到口吐白沫、神智昏迷的狀態,她看後總是不寒而慄。

其實,心理上的疾病和生理癲癇病是差不多的,在出現問題時,都應當及早治療,儘早根治。我很慶幸我的親戚有一對好父母,可以從小就對孩子的病情高度重視,最關鍵的是他們擺脫了那種世俗的偏見,清楚什麼才是真的為孩子好,為整個家庭的未來好,真的充滿了愛的智慧!

所以,如果孩子有抑鬱症異常,家長完全不需要顧慮過多別人的眼光和議論,首先要敢於承認孩子的問題並且直面它,尋求解決策略,這才是幫助孩子今早脫離的最佳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