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本報訊 (文/記者 劉青 圖/百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準媽媽到家人,孕育出健康的寶寶成了所有人的期盼。

但全家人都健康,就一定會生個健康寶寶?高齡婦女生“問題寶寶”的風險高,那麼低齡婦女生“問題寶寶”的風險就低?第一胎寶寶健健康康,第二胎寶寶也一定健康?

……

呃,如果您正好有以上想法,那就大錯特錯。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問題寶寶”分很多種: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唐氏綜合徵、苯丙酮尿症、唇顎裂……他的出生,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

相信不少人會說,自己健健康康,生出來的寶寶怎麼可能有問題呢?的確,絕大部分寶寶出生後健康可愛,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綜合徵日,預防“唐寶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專家給您支招。

“唐寶寶”都有一張“國際臉”

說起“唐寶寶”,估計不少人沒聽說過,但要說“智障兒”,不少人立馬恍然大悟。

其實,“唐寶寶”是媽媽對唐氏兒的暱稱。唐氏兒是指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孩子,又稱先天性愚型,因為染色體異常,所以又叫21三體綜合徵。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他們普遍具有相似的面容特徵:平坦而寬闊的臉龐、扁塌鼻樑、傾斜的眼睛、突出的舌頭,而且不分國界地巧妙契合。因此,這個群體也獲得了“國際臉”這個容易讓人誤會的稱號。

與生俱來的獨特面貌,與大眾審美不太相符。加之智力低,抵抗力很差,易發生各種感染,動手能力也很差,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在生活中,他們常常飽受歧視的目光。

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李慧君表示,“唐寶寶”是人類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也是新生兒常見的出生缺陷。

據國內2012年的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兒數約為90萬例,其中每年約有2.5萬個“唐寶寶”出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不止高齡孕婦會生“唐寶寶”

“唐寶寶”的出生率如此之高,究竟從何而來?

置身事外的您,可別只顧著開心。要知道,“唐寶寶”通常與孕婦的年齡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產婦年齡的增長,患病比例顯著遞增。也就是說,年齡越高的孕婦生出“唐寶寶”的風險越大。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李慧君說,原則上來說孕產期年齡在35歲以上女性都是高齡女性,35歲的女性生“唐寶寶”的比例為1/350,45歲的為1/25,而50歲的則高達1/10。

所以,工作多年的李慧君也發現了一些小秘密:不少35歲以上高齡孕婦,認真對待產檢,深怕自己腹中的寶寶有問題,經過孕期檢查“唐寶寶”出生的風險低;反而是年輕的孕婦們,自覺身體健康,家人也健康,產檢時不夠重視,生出“唐寶寶”的風險更高。

在李慧君接診的孕產婦中,一位19歲的媽媽孕期未做唐氏篩查,產下一個“唐寶寶”,一家人都悔恨萬分。

另外,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以來,不少高齡女性加入到生產的大軍中。不少孕媽媽會認為,頭胎寶寶健健康康,第二胎寶寶就一定健健康康。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NO,NO!這也是要不得的想法。剛才說了,“唐寶寶”跟產婦的年齡密切相關。千萬不可憑藉經驗,大意生子!

最重要的一點,“唐寶寶”是染色體異常導致的,頭胎寶寶是“唐寶寶”,那麼接下來再孕育的,就要孕期產前診斷,明確是否為“唐寶寶”。所以,為了您和家人,以及寶寶的未來,懷孕請慎重!

懷的是不是“唐寶寶”可以確診

說來說去,自己懷的究竟是不是“唐寶寶”?這如何知曉?

李慧君介紹,產前診斷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較為常見的篩查方式包括B超檢查、血清學檢測,診斷方式有羊水穿刺、臍帶血穿刺、絨毛穿刺等。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在孕後11 周~ 13周6天期間,孕婦可以做早孕期血清學檢測。但大部分孕婦都錯過了這次篩查機會,所以,在孕15 周~ 20周6天期間,一定要做中孕期血清學檢測。

但血清學檢測也只是給出低風險、臨界風險和高風險的結果。

低風險並不能保證腹中的寶寶就沒問題,但臨界風險、高風險一定要認真對待,做進一步檢查,比如無創DNA檢查、羊水穿刺等,可以確診腹中寶寶是否為“唐寶寶”。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若確診了,終止妊娠是最好的選擇。若是不聽勸,“唐寶寶”出生了,世界上可沒有後悔藥。

所以啊,一旦懷孕,最好聽醫生的話,到孕婦學校上課,學習科學孕育知識,按時做產檢,很重要。

想要健康寶寶從結婚開始

說完孕媽媽,那麼備孕中的女性如何預防生出“唐寶寶”呢?

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二科主任王小麗介紹,最重要的預防在父母雙方,比如從結婚開始,備孕期、孕產期和出生後,採取連續的預防措施,也就是在新疆推行的三級預防策略。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結婚前進行婚檢,在醫生指導下對影響生育的疾病進行早期干預。

一旦開始備孕,準媽媽得在懷孕前3個月服用葉酸。夫婦雙方要預防感冒,謹慎用藥、戒菸戒酒、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放射線和有毒有害物質等高危因素。

預防“唐寶寶”,從結婚前開始

尤其是35歲以上女性,備孕前最好到當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做生育再評估,降低出生缺陷的風險。

懷孕後,需要到居住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領母子健康手冊,社區將開始對您進行有效隨訪。

同時,按時到醫院產檢,完成該做的篩查項目,注意營養均衡,適量運動。

身處地州偏遠地區的孕媽媽,也建議整個孕期最好做5次產檢,即早期1次,中、晚期各2次。

“問題寶寶”一旦出生,對家庭和社會都將帶來負擔。so,預防出生缺陷,最好從結婚前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