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缺陷篩查

寶寶:出生缺陷篩查


寶寶:出生缺陷篩查


寶寶:出生缺陷篩查


寶寶:出生缺陷篩查


有人曾經這樣說:給我一群健康的兒童,我能把他們每一個人都培養成專門的人才:醫生、律師、藝術家……相信每位年輕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然而,有些疾病,我們以為它遙遠,其實離我們很近。

我在出生之前是做過羊水穿刺的,並且是在協和,由敬愛的孫念怙教授做的產前診斷。當時對那些年齡高風險的孕媽媽,這是檢測寶寶有沒有先天愚型這類出生缺陷的先進技術。所以當老媽聽到我不傻,挺正常,頓時非常安心。

時光又流淌了二十多年,當我也沿著前輩的足跡,成為協和醫院的小醫生,在工作的頭半年就親身經歷了難忘的病人,就叫他明明吧:他的父母先後有過3個孩子,卻都在出生之後幾天不明原因地夭折。最後這對父母不遠千里來到協和。明明一出生,就被送到協和的新生兒監護室。幾天之後診斷明確,是一種先天的氨基酸代謝病。從吃第一口乳汁開始,奶裡的某一種成分對別的寶寶是蜜糖,對於他卻是砒霜。好在因為及時篩查,及時調整飲食治療,現在明明已經兩歲,生長髮育都不錯。

事實上,我國是出生缺陷最高發的國家之一。僅僅像明明那樣的代謝病,發病率就和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肺癌相仿。並且早期、晚期發現差別巨大。比如這對患病的親姐妹,姐姐不幸發現得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現在14歲仍然上四年級;妹妹則早早發現和治療,現在7歲正常上二年級,並且能歌善舞,言談話語充滿生命的熱情。代謝病的"陰險"之處在於,父母並不一定得病;孩子早期也沒什麼症狀,而等有了症狀、到醫院就診時,有害產物往往已經在大腦等等地方積累,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那麼對於新生寶寶,有什麼早點發現蛛絲馬跡的好辦法嗎?

曾經,我們做得比較多的是孕前和產前檢查。比如協和,除了做唐氏綜合徵篩查等等孕期檢查,十幾年來還由兒科、產科、遺傳實驗室一起,為將近兩千名疑難雜症的媽媽做了產前基因診斷,並且無一差錯。但這條防線仍然並不完整。比如就不能發現明明的氨基酸代謝病。原因是那會兒寶寶還沒脫離母體,沒有開始吃奶,無論是蜜糖還是砒霜,作用都還沒開始顯現。所以只有加上新生兒篩查,才是"健康拼圖"的全部內容。

起初,新生兒篩查也只限於兩三種疾病。上世紀90年代以來,誕生了串聯質譜技術。它好比一個精準的彈簧秤,但稱量的不是魚、蝦、蛋、奶,而是我們體內那些可能有害的代謝產物。寶寶開始吃奶之後不久,只需1滴足跟血,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同時分析近百種代謝產物,從而檢測40多種疾病;並且能對關鍵物質的數值,以及相互之間的比值做多重驗證。高度的靈敏和可靠,也是這個方法相比其他技術的顯著優越性。哪些寶寶適合做這個篩查呢?由於都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根據國內外專家共識,最好是覆蓋到每一位新生兒。這也在無形之中契合了老協和"預防第一"的名言和我國典籍"治未病"的古訓。

事實上,在美國、歐洲、澳洲等醫療發達地區,新生兒的串聯質譜篩查率已經接近百分之百。我國的數字大約是百分之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總是忍不住設想:如果,明明的三個小哥哥、小姐姐做了新生兒代謝病篩查,那麼他們有很大幾率能被早期診斷。我們開頭的故事,或許會有更令人欣慰的結局。

所以,讓我們改變一下內心對於出生缺陷篩查的認識:不是有病才去做檢查;在新生兒期對某些危害嚴重卻可防可治的疾病進行群體篩查,作為健康拼圖的最後一環,可以在早期,在一切還來得及逆轉的"特定時刻",挽救許許多多寶寶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