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也是儒學大師,怎麼感覺在當時不受儒家歡迎呢?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荀子是我國平代的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雖然荀子的成就很高,也是先秦時代最後一代大儒,有人稱他是最偉大的政治理論家,但是也有人認為荀子是儒家的異端,所以其學說不被儒家所重視,同時也不被統治階級所重視。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荀子是哪裡人

荀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的出生年月不祥,大約是生於公元前313年,死於公元前238年,也有說荀子是生於公元前330年,死於公元前230年,荀子是戰國末期的趙國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南部人,荀子名況,當時人們尊稱荀子為荀卿,漢人避宣帝諱(宣帝名詢〉改稱孫卿。荀子一生中到過很多地方,主要是在齊國的稷下學宮進行講學,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臨淄縣北,韓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在晚年赴楚,春申君用荀子為蘭陵令,後荀子廢官居蘭陵著書而卒。

荀子著有著名的《荀子》一書,現在《荀子》一書存三十二篇,其中《大略》等最後六篇也可能是荀子的門人所記載的。

荀子從儒家的立場出發,批判和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荀子把古代唯物主義發展到新的髙度。荀子的學說思想與儒家“天人合一”說針鋒相對,荀子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主張“天人相分”。荀子一生在政治上都沒有受到重用。

荀子否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指出“學不可以已。靑,取之於藍,而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強調“學而知之”。在人類本性問題上,荀子提出了“性惡淪”,反對孟軻的“性善論”,批判“先知先覺”和“良知”“良能”。

班固說:“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鹹有惻隱古詩之義”(《漢書•藝文志》),把荀子與屈原同列為辭賦之祖。屈原作品尚無賦名,以賦名篇最早見於荀卿。其藝術價值雖然不髙,但他開創的賦篇問答體,卻成為漢陚普遍採用的形式。清朝王先謙著有《苟子.集解》。《史記》有傳。

荀子不被儒家重視

荀子被後世稱為一代大儒,地位十分的高,荀子對於後世的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在後來的宋朝,元朝,明朝時荀子曾經從祀於孔廟;但是荀子的性惡論卻曾經抨擊孟子,從宋代以後也曾經受到不少的儒者的批評,甚至荀子還被認為是孔門的異端,還有人將荀子認為是法家人物。

荀子不被統治階級重視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氛圍比較開明,文人學者無政治迫害之憂,從而形成了諸子並存、百家共鳴的文化繁榮景象。當時,儒有孔子、孟子、荀子,道有老子、莊子,法有管子、韓非子,墨有墨子、晏子,至於其它雜家則數不勝數。荀子上承於孔子,下啟韓非子,其思想地位在中國文化史上非常重要,但自秦始,他的學說就沒有受到重視。

秦統一天下之後,懼天下文人之多議,故“焚書坑儒”以堵天下文人之口,儒家學說受到了沉重打擊。至漢代,武帝劉徹聽從董仲舒的建議,一改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獨尊儒術。孔孟之道深愛世人器重,儒家典籍也倍受推崇。漢時,曾立博士以講研孔子、孟子的學說,因此《論語》《孟子》等書得以傳習不絕,儒學大家也多為之註釋。唯獨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及其學說並沒有隨著儒學的獨尊而受到重視,讀其書者甚寡,曉其說者頗鮮。至唐代,大理評事楊倞深感《荀子》“編簡爛脫,傳寫謬誤”,於是博求諸書,推尋義理,始為《荀子》作注。到了宋代,荀子的學說更是受到世人的詬病,攻擊者益眾,荀子的地位更是與儒學的顯赫有著天壤之別。

荀子的著作最初是以單篇流傳於世的,至西漢成帝時,經劉向整理校定編次,始彙集成書。據劉向《孫卿書錄》所言:“所校讎中《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複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荀之所以作孫,是因為荀、孫語音相近而轉之故。唐楊倞據12卷本《孫卿新書》作注,因見文字煩多 ,始分為20卷,並改書名為《荀子》。楊注以後,《荀子》的寫本系統在流傳中逐漸分化出兩個版本系統:其一為北宋熙寧監本(《荀子》最早的刊刻本)的祖本;其二為監刻《四子篡圖互注》本的祖本。熙寧監本雖有台州本、浙北本等翻刻本,但流傳不廣。元、明時期眾多版本多以《四子篡圖互注》本為底本。至清時,盧文弨、謝墉以摹抄的浙北本為底本,參照元刻《篡圖互注》本等本合校而成謝刻本。此本不主一本,兼採眾說,擇善而從,成為當時比較完善的版本。

但終因底本未善,失校在所難免,訛誤之處尚多。此時熙寧監本系統的台州本在本土失傳很久。光緒年間,楊守敬隨黎庶昌赴日本時,從島田篁村處見影摹的台州本,即依原貌精工影刻,台州本的原貌才得以重現中國。清王先謙以謝本為據,又取台州本等諸本相校,得若干條例入註文,但正文基本上同於謝刻本。今之《荀子》通行本,多以王先謙為底本。從《荀子》一書的流傳過程也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致使《荀子》脫衍訛誤甚多。我每讀《荀子》,常以其正文多桀誤為恨,閒暇之時,亦熱衷於《荀子》一書的考證。

唐代思想大家韓愈曾評價《荀子》一書為“大醇小疵”。所謂“小疵”,概以荀子言人性為惡之故。荀子之學說,議兵則論仁義,富國則用儒術,強國則講道德,喜勸學重修身,其宗旨大抵本於孔子之學。後人因其以性為惡、以善為偽而拋棄其學說,實不可取。荀子雖然上尊孔子,然於孔子之思想,並非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他更注重從本質意義上對孔子的學術概念進行詮釋,他的法后王的思想,也為法家的重要代表韓非子提供了理論依據。荀子對孔子思想的發展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這也是為什麼韓非、李斯等人雖為荀子的學生,但他們的學說又不侷限於荀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後人之所以攻擊荀子之說,大多源於他的性惡之說,或以韓非、李斯之輩而責其師學不正。但我認為荀子之學不受世人推崇,不受統治階級的重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他的無神論的天命觀。自三皇五帝以來,統治者皆以天子自居,統治天下皆謂受命於天、得天所命。

百姓日久,也皆以為統治者是上承天命,貴為天之嬌子。文人學士對此也深信不疑,獨荀子不以為然。荀子在《天論篇》中言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其無神論的天命觀與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相左,又怎麼會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可呢?所以他的學說雖然多承於孔子之道,但不利於統治階級的愚民統治,故此歷來不受重視。 





貓三叔


荀子不受歡迎是很正常的,你看看的他的主要思想就知道,雖然他也是儒家,但是他的思想和“孔孟”兩位是完全不同的,說的不客氣一點,他就是儒家屆的“異類”。

孔子和孟子出生比他早,相繼發展了儒家的經典思想,重要的是發展的學生多。

荀子比他們兩個出生的晚,“先入為主”,所以在時間上,荀子不佔優勢,加上他的思想,和經典的“孔孟”思想,有很多衝突和矛盾的地方,所以你們說,“儒家圈”能歡迎荀子這樣的人嗎?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荀子的確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對後世也影響很大,下面簡單來聊聊荀子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往事。

荀子生平故事

荀子名況,又號荀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13年,卒於公元前238年。

荀子雖然出生在趙國,但是他的思想,不被當時的趙國重視,“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荀子決定換一個國家試試。

當然,其實像荀子這種人才,想要“出國發展”,還是有點難度的。

所以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才離開趙國,按照這個年紀,對古人來說,已經是垂暮之年了。

荀子去了齊國,但是當時齊國的情況,讓他很尷尬,就是孟子剛剛去世不久(這句話的潛臺詞是,齊國是孟子的地盤,人家直接在這裡幹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而你荀子不過是一個剛剛進來的新人)。

果然,荀子推行的思想和孟子差的太多了,齊國人可能一時間沒辦法接受,結果根本沒有人搭理他,甚至還有孟子的學生攻擊他。

好在當時的齊王比較賞識荀子,認為他的思想很有前瞻性,和孟子的不同,所以大力支持荀子,這樣荀子才在齊國站穩了腳跟。

但是不喜歡他的人,依然不喜歡,荀子也不甘示弱,一把年紀了,還是勤奮鑽研,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很多思想在後世得到了證明,堪稱是偉大的思想家。

當然,這都是後話,就像當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一樣,雖然後世證明是對的,但是在當時,真的是沒辦法接受。

後來齊王去世,新上任的齊王,不是很贊成荀子的思想,所以荀子就被趕了出來,被楚國的春申君收留,但是很快就又被冷落了。

可見,荀子的這一生,還是很不得志的,不過大家不要以為故事到這裡就完了,荀子雖然沒鬧出多大的動靜,但是他的兩個學生,一個李斯,一個韓非,在以後的歷史上大展拳腳,給荀子掙足了面子。

荀子一生有這兩個學生,足以在地府,和“孔孟”兩位“比劃幾招”,可以說是非常讓他驕傲的事情。

荀子究竟說了啥?為啥被當成“異類”?

我之前回答過一個問題,這個回答還獲得了青雲獎,下面是鏈接,大家可以看一下。

https://m.zjurl.cn/answer/6778720200482095367/?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78720200482095367

在這裡大家能看到,人家“孔孟”主張的是“性善論”,而荀子主張的“性惡論”,你們說,這是不是“對著幹”?

關於這個理論,還有一個小故事。

據說,在齊國的時候,作為“引進人才”,加上齊王的賞識,自然是要經常舉辦“學術論壇”的。

在一次“學術論壇”交流會上,荀子有點“狂妄”,他公開羞辱孟子及其“性善論”。

關於“行善論”和“性惡論”,大家可以參考我上面那個青雲回答,其實這兩種說法,本身都沒有特別大的漏洞,所以荀子和他們辯論,我是很支持的。

但是荀子,不能公開羞辱孟子吧?這好像有點託大了,面對這種狂人,大家肯定是很反對他的,雖然大家嘴上說不過荀子(畢竟荀子是和孟子一個級別的人物,這些後輩在“舌戰”上,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但是,大家知道,太狂了肯定不好。

還有,孟子強調個人自由,注重用道德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而荀子則強調社會控制,發揮自然主義(換句話說,這就是“宏觀調控”加“市場自由貿易”啊,可見荀子的思想真的很先進,但是和當時的主流對著幹,肯定要被打入“冷宮”)。

還有,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並且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這個倒還差不多,孔子也是不語“怪力亂神”的,但是人定勝天也不是孔子所主張的)。

總結:所以說,並不是荀子的思想不偉大,而是他的思想有“超前性”,不能被當時的主流思想所接受,當時“儒家圈”是把“孔孟”的思想奉為圭臬(事實證明,卻是很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荀子和人家對著幹,先進的思想在當時的時代,又得不到很好的證實,所以肯定不受“儒家圈”的歡迎。


太行山下小小強


荀子是孟子之後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對各家都有所批判,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可是他對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的質疑和對立,所以他在當時以至後來並沒有受到人的歡迎,而且還受到有些學者的抨擊。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政治家,他的辭賦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與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完善和創新,卻又有批判性的總結。最為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論直接相反。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善性,人人皆可為堯舜。荀子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最令有些學者對荀子的反感,那就是荀子身為儒家的傳承者,都培養出兩位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和李斯。荀子也因其弟子與他的背道而馳,令很多學者懷疑他是否屬於儒家學者,在中國歷史受到許多學者的猛烈攻擊。

儒家敬畏“天命”,天、天命、天道,一直是先秦時期各家關注的問題。

荀子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規律化。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之心。天是自然天,並不是神。宇宙的形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荀子對傳統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態度,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凶,沒有必然的聯繫。與其迷信天的權威,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類服務。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主宰自然世界。這也是人類早期人定勝天的思想的萌芽。

荀子講聖人,又希望借聖人的道德教化,使得社會大眾得以轉變性情,以至於善。聖人的重要作用,在於他能夠“使天下皆出於治”,禮法並舉,王霸統一。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為主體,博採眾長,吸取道家、法家及各家之精華,形成了他獨特的思想體系。正因為與眾不同,才被一部分人難以理解。


朱八戒CC


荀子是孟子之後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對各家都有所批判,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所以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史學界將荀子歸為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的儒家代表人物。然而在儒家五聖、孔門十哲的行列中始終沒荀子的身影,這位在史書上被稱為儒家的集大成者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呢?事實上荀子的思想體系和孔孟有極大不同,相反倒也法家思想有幾分相似之處,而且他最著名的兩名弟子韓非和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實際上儒家思想至遲在戰國時代就已出現分野:中國傳統的主流儒家是奉孔孟之道為正統的,然而荀子在推崇孔子思想的同時又對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的質疑和對立。所以荀子實際上是儒家之中的一個另類,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偏法家的儒家代表人物。這和孔孟一派的思想就顯得有些不同,也正因為如此也不太被後世的儒家弟子所認同。

荀子曾到訪秦國並留下這樣一段話“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這段話的大意是說:秦國山川險固、民風淳樸、吏治清明。這還是後世史書中那個虎狼之秦嗎?此時已是商鞅變法之後的事了,難道說奉行法治的秦國在荀子這個儒家代表人物眼中更實現了儒家眼中的教化?

荀子之所以能得出這樣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就源於他在儒家內部相對特立獨行的思想體系。長期以來孔孟的思想體系被視為儒家的主流思想,而荀子的思想體系幾乎和他們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立論上。我們知道孔孟之道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就說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而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

荀子認為: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荀子認為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荀子這裡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為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著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為,他認為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事實上荀子和孔孟一樣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孔孟認為人性本善,因此教化很容易就能深入人心;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但不能任由惡行發展,所以要用教化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與此同時荀子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在荀子看來:所謂人性自律是虛無縹緲之物,構建社會體系必須依賴制度管理,從這點而言荀子思想的確有和法家契合的地方。這也就是不難解釋荀子對秦國的看法了,因為在荀子看來:只要能建立一套導人向善的機制,至於用禮儀教化的手段或是刑法威懾的手段並不重要。

荀子“人性本惡”的人性觀來自於他的“天道自然”的天命觀。孔孟思想將天命人格化——所謂天命自我民命,就是說天命由民意體現,這對促使君主尊重民意具有積極作用。然而荀子卻認為:天行有常、天道自然——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就是說天命只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而不會對世人格外好或者格外壞。荀子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規律化。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之心。天是自然天,並不是神。宇宙的形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人在天命面前是無所作為的,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服務。荀況強調“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對天的態度作為君子、小人之分的標準。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的宣稱: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荀子講聖人並希望借聖人的道德教化使社會大眾得以轉變性情,從而達到”以至於善“的目標。荀子認為聖人的重要作用在於他能“使天下皆出於治”,禮法並舉,王霸統一。可以說荀子的思想其實以儒家為主體,同時吸取道家、法家及各家之精華,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思想體系。也正是這種與眾不同使其顯得與各家各派都有些格格不入。

荀子一生有韓非、李斯這兩個著名弟子:一個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另一個則是用法家思想構建大秦帝國的實踐者。按說有這樣兩個舉世聞名的弟子應該是荀子的驕傲,然而荀子這兩個弟子都是典型的法家人物。在諸子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之間的對立是最為尖銳的,然而身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卻培養出兩個舉世聞名的法家弟子,這本身就體現了荀子思想中偏法家的一面。後來被視為儒家正統的孔孟之道所提倡的是一種仁愛,也就是讓統治者用德行感化人民。而法家呢?卻是提倡一種霸道,也就是讓統治者用刑法來駕馭人民。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荀子的學生不一定要走老師的道路,但在當時門戶之別是被看得很嚴重的。在當時儒法對立的背景下身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培養出這樣兩個法家弟子自然是不被儒家內部的主流群體所認可的。那麼為什麼培養出韓非、李斯這樣兩個法家子弟的荀子會被視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呢?荀子的”性惡論“不是與法家思想更為接近嗎?應該說荀子思想的立論基礎是接近於法家思想的,但他給出的解決之道卻不同於法家:荀子終其一生都強調禮教乃是治理社會的最佳良藥——與其用鞭子驅趕百姓,不如用道德教化百姓,使愛國守法、孝敬父母、夫妻和順、朋友誠信等禮儀規範真正內化於心,所以荀子被後世認為是儒家代表人物。與此同時荀子又主張對那些不願遵從禮教,執意作奸犯科傷害他人的人則要使用律法懲處,乃至以法行誅,這是他和法家思想相似之處。總而言之:荀子的思想介於主流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之間——相比主流的儒家思想,他看到了禮教將一切希望寄託在人性自律上的不靠譜;相比法家思想,他又不主張嚴刑峻法,以暴力手段治理天下。

在國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禮”——荀子認為禮從區分與調節不同人的利慾關係中產生結果。在治禮的過程中不能只顧及人的慾望,而要讓物與欲兩者相持而長,在物質的增長和慾望的增長之間保持平衡。在荀子看來: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慾的,而禮的作用則在對人的利慾的無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間不免有衝突。為了確保公共秩序的正常運轉,禮的遵循不免要訴諸於一種強制性。由此禮轉為法。因此荀子常有“禮法之樞要”“禮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禮法並稱。在荀子看來:禮是介於義和法之間的一個範疇。在義禮並稱時禮多是指道德。在禮和法並稱時禮多指制度。荀子說禮是法之大分時既是指禮為立法的原則,又是指禮作為原則的道德立場。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純屬利益分配的問題,還有一個道義問題;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貴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禮的持守卻仍然使得有學養的人們不至於沉落。荀子可以說是顧及到現實的利慾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堅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間保持平衡的思想家。即使在我們今天看來:顯然一個國家也不能純粹使用暴力專政的手段進行治理,實際上法治與德治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由此可見荀子的思想在他那個年代是極為超前,也許正因為超越了那個時代大多數人的理解程度,所以才導致不被接受認可。


荀子思想的超前性還表現在他的歷史觀:主流的儒家思想是主張復古的——孔子終其一生都在為復興周禮而奮鬥,其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也樹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氣節精神。然而大河之水不可倒流——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人類歷史乃至整個生物進化歷程就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遞進的過程——正所謂三代不同法,便國不法古。荀子最先意識到這點,所以他在歷史觀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說,所謂“后王”蓋指“近時”之聖王或可能成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統治者。他認為“先王”的時代久遠,事蹟簡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謂“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即“法先王”必須通過“法后王”的途徑才能實現。他主張“法后王”,又提倡繼承“先王之道”,意在為封建統治階級尋求理想的人格榜樣。荀子批判以復古倒退為目的的“先王”觀,指責“俗儒”們的“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雜學,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荀子的”法后王“思想打破了人們對舊時代舊制度的迷信,提倡積極的改革創新,這就和孔孟的”法先王“思想形成對立。在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大環境下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當時學者都能較為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即使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也沒對荀子的地位造成太大影響。

漢武帝表面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漢代的政治是”霸王道雜之“的外儒內法型政治,這實際上就與荀子的禮法並用思想是契合的。我們現在常說一句話叫”漢承秦制而有所更張損益“:漢朝並不是像秦朝一樣實行絕對的法家制度,然而所謂的”獨尊儒術“其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實際上漢朝的政治體系更接近於荀子的思想體系,是一種兼採儒家與法家之長的政治體系。漢代儘管在表面上奉孔孟為儒學正統,然而實際上漢朝也並不排斥荀子。荀子的地位在真正意義上開始下降其實是在宋朝:宋朝出現了一種強大的社會思潮——理學。事實上宋代以後的儒家思想其實已是一種理學化的儒家思想,正是理學的誕生使孟子被推崇為亞聖。被理學樹立為亞聖的孟子思想也就被理學者視為不可辯駁的真理。偏偏荀子當年就辯駁過孟子的思想,而他的禮法並用、王霸兼治思想在理學者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言論。理學的某些觀點也許有一定可取之處,然而理學的思維體系實際上是一種高度僵化教條的體系。儒學的理學化過程實際上就是走向僵化保守的過程,其典型特徵表現為:機械性教條性地尊崇所謂”聖人之道“,拒絕排斥一切改革創新之舉。在這種形勢下荀子思想自然被已高度理學化的儒家學者所排斥。荀子這個儒家的另類人物始終不能被的被封建專制時代的大部分儒家學者接受,只有零星的幾個儒家學者會對他進行讚揚,但就如在平靜的湖面扔了一顆石子了,雖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無力改變全局。 直到近現代隨著人們逐漸打破思想禁錮才開始重新研究荀子的思想,荀子這位被正統儒家冷落的人物開始漸漸被人們接受,人們發現我們現代的一些治國理政思想、經濟運行思想是與荀子思想有契合的,至此荀子的地位才開始漸漸上升。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應邀簡答:我們的先賢名士帶“子”字輩的有很多人。也都為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榜樣。先賢的開明思想睿智要認真研究,學習傳承弘揚。

對於在那個歷史階段誰的重視大小,我看沒有多大的厚非。這也充分證明在那個歷史階段,我們民族的祖先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阿祥79874


荀子,先秦最後一位大儒,也是李斯和韓非兩位大佬的老師,但是為什麼他的思想在當時,以及後來的歷朝歷代,都不被許多儒生所接受呢?

總結的話,其實就是他和所有儒家正統對著幹。

1.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性本惡。這就遭到了很多的不待見。

2.荀子認為,需要維護社會的不平等,有分工。但他不認為這種不平等是絕對的,王侯將相也可貶為平民,這就觸犯了貴族的利益。

3.荀子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白了,就是鬼神都是騙人的。在當時的社會中,他的理論無疑是先進的,但是一定是不被接受的。

4.還有在性格上,荀子喜歡爭論,還爭論的有理有據,別人說不過他,就讓別人不舒服,別人也不待見。

5.荀子的思想遵從儒家,卻又有著法家的味道,在當時堪稱儒家中的法家,自然不受待見了。




洛侃侃


小時候,荀子是個很聽話的讀書人,隨著年齡漸長,他個性中叛逆的一面顯露無遺。著書立說的時候,他勇敢地對傳統儒學進行革新;生活中,他變具有批判性。在與人爭論時總是講大道理,總想著說服對方,任何事情都想爭論一番,頗有“大家”之風。

荀子出生在趙國,但是荀子卻不喜歡自己的國家,因為他勤奮好學,自我研究的很多東西都不被趙國統治者所重視,這對於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來說可是沉重的打擊,懷才不遇,這不單單對於荀子,而是對於所有有識之士都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啊。

在荀子五十歲那年,他決定離開趙國。荀子在想哪個國家可以收留他,百般思索下,荀子決定去齊國,齊國在當時雖然有些沒落,但是,不管怎麼樣,畢竟以前強過,根基還是在的。並且荀子的偶像也是在齊國的。所以齊國是荀子最好的選擇,這個國家是一個能夠收留自己的地方。

有人肯定會疑惑,荀子的偶像是誰呢,那就是帶領齊國發家致富的姜子牙。姜子牙帶領齊國,從一個無名小國,實力弱小,隨時可能被大國侵略的國家,變成了一個霸主國家,春秋時期的五霸才有了齊國的一席之地。可以說姜子牙在齊國的地位與作用相當於商鞅在秦國的地位。

姜子牙的種種事蹟荀子都爛熟於心,在他打算去齊國前,他便有了一個小目標,用自已的學識和理念,幫助齊國重現輝煌。他一路往東,翻過秦嶺,經過數月的艱苦跋涉,終於穿越中原大地,來到傳說中的齊國。對他而言,這將是自己的才華大放異彩的地方,他將傾盡畢生所學,讓這裡再次繁榮。

但是一到那裡,荀子便遇到了麻煩。當時孟子剛剛去世不久 ,齊國上下流行的也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荀子去那推行他的思想時,受到了很多阻力,在齊國人看來,荀子時一個異端,他的思想也是歪理邪說,根本沒人鳥他,但是,這不影響荀子,畢竟所受到的冷落也不少了,早就習慣了。

雖然荀子也奉孔孟為師,因此他和其他人同為儒家,但他跟傳統儒學“性善論”的觀點不一樣。在荀子看來,孔孟的思想都屬於那種理想化的,現實中很難達到,不過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罷了。荀子不同,他推崇的時性惡論,認為人們應該真實的去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停留在理想化的思想中。這在當時齊國人哪裡接受的了,所以一開始的阻力真的大。

荀子的思想其實挺有想法的,他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慾望的。這種慾望就是佔有感,想什麼都得到,想要克服這種慾望,需要後天的努力來剋制。總之,這個世界靠人為努力,是可以治理好的,不要什麼事都看老天的臉色,或靠個人自覺。

在一次學術論壇上,他甚至公開羞辱孟子及其“性善論”,認為自已才是孔子的正宗繼承人。這個來自異國的老頭,簡直狂得沒譜。但是,別忘了,荀子的懟人功底可不是蓋的,只要有人反駁他,他就跟那人講道理,還講的頭頭是道,讓人無從還口,這才是荀子最厲害的地方。

為什麼荀子的思想在當時不受待見,卻還能再齊國混下去呢?原來齊國的君主特別欣賞這種思想,感覺這種思想很前衛,很有特色。齊王認為他有能力對孔子以來的百家爭鳴進行歷史性大總結,稱他為“最為老師”,也就是在所有專家學者教授中,最牛的那一個。

當時荀子提出的君舟民水學說,齊王更是非常喜歡,都想把荀子封為宰相了。可惜啊,社會輿論壓力大呀。齊國人民包括很多官員都不贊同荀子這種異端思想的,要是封為宰相,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罵齊王瞎眼呢。思索之下,齊王決定讓荀子在齊國“皇家學院”裡擔任“校長”一職。這還是讓很多人驚訝不已啊。覺得齊王這個封的有問題,這個荀子憑著歪理學說居然能當這麼高的官職。社會輿論還是很多,齊王也頂住了壓力,心中也在想,還好沒封宰相,要不然壓力更大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荀子也慢慢證明了自己。他的很多“歪理學說”還是有他的建設性作用的。也就是是在這裡。荀子培養了兩個得意弟子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這兩個人可是幫助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重要人物啊。荀子一生能出這兩個徒弟,也算是值了。

後來啊,齊王退位,信任齊王對於荀子的學說不以為然,很多其他流派的人就煽風點火,落井下石。荀子一下子丟了飯碗,幸好被春申君收留。

春申君是一個有理想的人,總想造福天下百姓,荀子跟他見面時,正處於一生中最豐富完滿的境界,他們在一起嘮嗑喝酒的故事,完全可以寫一本厚書。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場景,就是因個知己在一起看對方、看世界。







風吹屁屁臀微涼


毛澤東主席對孔孟和荀子有一個評價,說孔孟是唯心主義者,荀子是唯物主義者。毛主席提出人定勝天的理論,就源於荀子的思想。

荀子是儒家人物,但荀子卻能入之於儒而出乎於儒,他兼採諸家,不收一家一人之所囿,思想更為開張宏闊,言論更為光彩犀利,提出了“天行有常”“人定勝天”“性惡論”等思想見解,這些見解顯然與傳統儒學觀點相悖,因而不受儒家歡迎,認為他是欺師滅祖的叛徒。

荀子的天道自然觀與儒家的禮法制度

荀子曾三次擔任以黃老道學為主導的“稷下學宮”的祭酒(校長),稷下學宮是齊國繼西周王室之後,創建的天下第一所官辦大學,是百家爭鳴的策源地。在學宮存續的150年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合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稷下學宮雖以黃老之學為主導,但提倡學術平等,因此學宮匯聚了天下道、儒、名、墨諸家學者於一堂(在此期間,沒有學派之分,學派之分是漢代的事),各家各派自由發展,不受限制。因此,荀子能夠廣泛接觸各家之長為己所用。

因此,在關於天人關係方面,荀子一反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傳統思想,公開反對神鬼之說,提出“明於天人之分”的辯證觀點。他認為天道恆存,有其自己的運行規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他不贊成儒家背道而妄行的主觀唯心論。他同時反對“天命論”,認為人有主觀能動性,因此他強調“制天命而用之”,只要遵循天道規律,將人道的“有為”控制在自然的無為基礎上,玩去哪能夠實現“人定勝天”的願望。

孟子的“人性善”與荀子的“人心惡”

孔子認為“性相近”(《水信無分於東西》),但沒有說人性是善還是惡。孟子認為人性善(《孟子·告子上》),強調人的變化是後天環境所致,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因此要求人們注重原始善良本性的挖掘和改造。重在後天自我修養。

但荀子則強調“性本惡”,他認為人之初都有自私自利、追名逐利,聲色犬馬的原始本性,要止惡揚善,就必須依靠禮的力量和道德的規範。因此,他認為人的知善興義是後天的環境使然,說“強學而求有之”。重在後天的環境影響。

表面上看起來,一個主張“性本善”,一個主張“性本惡”,其實質都在於後天環境使然,重點都在一個教化上,所以性善性惡,不是根本衝突,只是二人論證的前提條件不同而已,其結論都是要強化後天的努力,並把這種努力歸之於儒家的“仁政”理想的實現上。

但儒學的仁政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上的,是在此基礎上的人性自我改善;而荀子側重於人身之外的環境影響。在傳統儒學看來,荀子的“性本惡”勢必造成儒家學說的混亂,雖然荀子自有一整套完備的理論架構和實施路徑,卻不能為儒家後學所不接受。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大儒,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雜家,他不拘泥於一家一派之學說,能兼容幷蓄諸子的思想精華而成一家之言。在當時,荀子不僅對本門學說進行大膽改造,並對諸子各家都進行了批評。

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一篇中,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包括子思、孟軻、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等十二人均進行了批判,他說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自以為是,一心效法古代先賢卻不得要領,“子思倡導,孟軻附和,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荀子將社會上那些愚昧無知的儒生不知道子思和孟子的錯誤,跟著瞎起鬨,不加辨別地接受了他們的學說並不遺餘力地傳授,以為是孔子、子弓立此學說來嘉惠於後代的。這些都是子思、孟軻的罪過了。


問道黃老


Hello!大家好,我‌是(天地玄門隱宗)我是一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同​時也是文化領‎域創作者,針對筆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闡述下我的看‌法:

​荀子比他們兩個出生的晚,“先入為主”,所以在時間上,荀子不佔優勢,加上他的思想,和經典的“孔孟”思想,有很多衝突和矛盾的地方,所以你們說,“儒家圈”能歡迎荀子這樣的人嗎?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荀子的確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對後世也影響很大,下面簡單來聊聊荀子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往事。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文化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也可以共‌同討‎論,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問‌我,謝謝大家!


天地玄門隱宗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有三個代表人物。分別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至聖;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分別被稱為亞聖和後聖。

三任祭酒,戰國最具獨立品格的思想家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外出遊歷講學。他首先來到了齊國。當時的齊國首都臨淄是戰國中晚期的學術文化中心。被齊國國君三次任命為學宮的祭酒,也就是戰國時期最大大學的校長。也因為次,相比較孔子,孟子,孔子開創了儒家思想,但沒有與時代結合,極具飄渺性。而孟子,結合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套王道之學,告訴君主要施行仁政,又提出性本善。

而荀子則通過在稷下學宮和其它學派的交流和活動,最終在孔子,孟子的原有基礎了又增添了一個不一樣的色彩,也在此過程中,有了和別的學派交流的機會。

那麼,作為戰國時期最後一位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張必定會有很大的創新性。不然,在戰國那個諸子百家的時代,很多人都學習儒術,繼承孔子,孟子之學的有那麼多人,為什麼最終卻是荀子獨佔鰲頭?

荀子提倡性本惡,他認為人一出生就是帶著惡的,認為人生出來後,應該通過學習來讓自己向善。他不相信天賦,他只相信人後天的努力,他的思想更傾向於現實。相對於孔子和孟子,他沒有前兩位思想那麼飄渺。

其實如果認真去研習儒學,我們不難發現其實荀子的主張是隨著時代發展自然而然的結果。在那樣一個時代,儒學固然高尚,但是卻不會讓國君信服。士人的夢想就是能得到國君支持,自然而然,儒學不是好的途徑。因此,各代儒家代表人物都在為創新出一個更符合那個時代的儒家思想在努力。荀子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的思想更接近於現實,少了些儒家過去飄渺不切實際的影子,更接地氣。

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荀子在儒學的發展史上,也算是一個首創者。他認為性本惡,但他認為後世教育即可,他還是想要大同的社會;而韓非子便是講這個和刑名之術結合起來,創新了法學,最終成為了法家鉅子;而對於李斯,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法學家,他向荀子學帝術,到達秦國,隨著時代發展,在合適的機會,和秦王嬴政在一起,助力秦王君主專制,充滿法家思想。

孟子認為,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若充分擴充就可以變成四種“常德”,即儒家強調的“仁、義、禮、智”,這些“德”,若不受外部環境的阻礙,就會從內部自然發展。有如種子自己長成樹,蓓蕾自己長成花。那為什麼人應當讓“四端”充分擴充,而不是任其自由發展?孟子回答,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於有此“四端”,所以應當充分發展它們,因為只有通過發展“四端”,人才真正成為“人”。

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他的思想恨不得與孟子“正面剛”。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說”,這與孟子的“性善說”完全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然而並非如此。荀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教養的哲學,他認為人性必須加以教養,凡是沒有經過教養的東西是不會善的,所謂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其中,“偽”正為“人為”之義。

又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這四端本是天生的,只要予以充分發展,人就能成為聖人。但荀子認為,人不僅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在《性惡》篇中,荀子企圖證明人生來就有求利、求樂的慾望。

簡單地說,孟子和荀子學說的最大區別是:前者提出“性善”,後者主張“性惡”。孟子的“性善論”最終成為儒家的主流思想,後世常以孔孟並提。而荀子的性惡論直接為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故後世評價荀子是“大醇而小疵”,甚至將其歸為法家。儘管荀子的人性論與孟子恰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夠成為聖人。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是因為人性本善;而荀子言,“塗之人可以為禹”,則是因為人充滿智慧。


其實,對於人性到底是善是惡,孔子本人並沒有給出固定答案,只是說了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荀子把《春秋》經典地位的確認,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戰國時期,由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已經分化為諸多不同的派系,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便是以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派。思孟學派以心性之學為基礎,提出“性善論”,推崇“王道”,言必稱堯舜。他們趨向於以周朝禮樂制度為社會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為改造社會的手段,缺乏對社會現實及人性現實的冷峻思考,被譏為“迂遠而闊於事情”,不為現實政治所接納。

荀子則代表了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中另一個重要的派系。以荀子為代表的三晉儒家起源於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代表的西河學派。西河學派根源於儒家思想深層的救世濟民的理念,要求後來的儒者將儒家思想與戰國君主加強中央集權、富國強兵的需要結合起來,強化了儒學的現實性與在政治實踐中的可操作性。特別是荀子主張“法后王”“禮法並用”,與言必稱“先王之道”的思孟學派針鋒相對,非常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

荀子所說的“后王” 是指“當今之王”或“近世之王”,亦即那些在急劇變化的時代中變法自強的帝王。“法后王”就是要取法當代之王那些在現實政治中產生了積極有效作用的措施與方略,讓儒家理想與切實可行的制度結合起來,把外在制度的匡正作用與孔孟的自律、教化作用結合起來,引導人們走向君子人格,走向安定的社會。

在儒學史上,漢代以前孟荀並稱,唐宋以後黜荀申孟,荀子逐漸隱沒於歷史深處。因此恢復荀子本來的學術地位,把握荀子與時俱進的思想特徵,是我們今天準確把握儒家思想精華,為當前文化發展提供富有生機與活力之因素的重要保證。


荀子是孔門後學中第一個把《春秋》與《易》納入儒家經典體系的思想家。荀子納《易》與《春秋》入儒家經典體系中,確立了六經觀念的同時,還對各經在六經體系中的獨特作用作了明確的定位與分工。這樣就使六經形成了一個互為條件的有機體系,《春秋》也在這一有機體系中得到了明確的經典定位。《荀子·勸學》有言:“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荀子在這裡以《禮》的精神與要求為最終歸宿,從學習的角度論述了六經所各自擔負的獨特教育功能,以及通過接受六經的系統教育,學習者就會在“天地之間”達到“道德之極”。

荀子在“採摭《春秋》之文以著書”的過程中,按照孔子提倡的“《春秋》之義”對各家《春秋》學說加以取捨與應用,既避免了各家“眾說異辭”的現象,用時代主題意識超越了狹隘的門派家法觀念,在確認了《春秋》的經典地位的同時,也在實踐中對“《春秋》義法”進行了哲學概括,提出了“《春秋》之微”的命題,增強了《春秋》作為儒家經典的理論屬性。此後,荀子通過自己的講學,使自己結合時代特點所發展、豐富的《春秋》思想得以廣泛傳播,進一步推進了《春秋》成為儒家經典的進程,為漢以後“《春秋》三傳”先後成為儒家經典奠定了基礎。

雖然在戰國時代,各國之間兼併戰爭激烈,各國國君都致力於富國強兵,尚不及於思考國家如何長治久安的問題。讓人感覺在當時不受儒家歡迎,然而,歷史最終證明,單純崇尚功利的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後,很快就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滅亡了。進入漢代之後,漢儒受到荀子的深刻影響,將儒家思想與政治穩定的需要結合起來,很快就受到了尊崇,成為了封建社會大一統國家的指導思想,延續了兩千多年。因此,清代閻若璩指出:“嘗謂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從總體上說,《史記》對荀子的態度,淡漠中包含著批評。雖然,司馬遷對孟子的事蹟也記載得同樣簡單,態度卻大不一樣。寫孟子,司馬遷開首便是一段“太史公曰”,寫下了自己對孟子“罕言利”的感嘆。

《戰國策》與劉向《孫卿新書敘錄》,也有片段的荀子記載,也很簡單。顯然,生當戰國末世的荀子,在漢代就已經開始被淡化了。

其後兩千餘年,荀子的境遇每況愈下。至於宋代,甚至有了“滅荀”運動,理學家們將荀子大大貶低了。其後,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日漸淡化,“歸屬”也模糊不定,甚至連其生卒年月,也被歷史遺忘了。有人說,荀子是法家。有人說,荀子是儒家。有人則說,荀子就是荀家。就法家儒家而言,似乎都承認荀子,但在本陣營內的地位,卻又都很尋常。如此兩千餘年,荀子雖然未被淹沒,卻也只能被不死不活地拖著。

如此奇特的歷史現象,與荀子的偉大思想體系相配麼?

如此一位具有最鮮明獨立自由品格的思想家,卻被歷史弄得糾纏不清,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一點感慨

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古代哲學被歷代先賢發揚傳承,如今逐漸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處世之道。從最基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除此之外,儒學還拓展、影響、延伸出其他學說的優秀思想,共同締造了今天的中華民族。

遍覽其文字作品,最令人感動的,不是他的勇敢和直白,而是他在漫長歲月中的忍耐與堅持:

故聖者,眾之所積也(聖人也是一步步幹出來的);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他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世間一個至簡的道理: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有穿越順境逆境的堅持,最終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但在今天追熱點、刷流量、粉愛豆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是否還存有如先賢般的執著,不斷保持對人生與理想的追問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