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上海腎臟周:新冠之下,居家腹透的注意事項

2019年12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來,並向全球範圍迅速蔓延。全國軍民正團結一致地共同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通過全民動員、重點防護、精準施治爭取早日打勝這場疫情殲滅戰。尿毒症透析患者營養狀況差、基礎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是這場疫情的重點預防人群。所以,居家腹透患者有必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接受正確的健康指導。

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走親訪友和聚餐,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如超市、菜場、醫院。居家期間,同樣要做好自我防護,主動提醒家庭成員的手衛生和衣物清洗;勸阻不必要的親友到訪;注意照護人員的返城隔離時間。

2、室內消毒,定期通風

居家環境要堅持正確的消毒措施,每日紫外線照射腹透操作區域30~60分鐘;使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配製成0.5g/L的清洗液,擦拭地面及腹透相關物品。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有助於更新室內空氣,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細菌病毒量。

3、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做到家庭環境整潔、操作區域相對獨立、換液前後洗手、操作時佩戴口罩、注意無菌概念。操作前必須嚴格按照七步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清洗雙手,每次搓手時間不少於20秒。嚴格無菌操作,不僅可以避免因接觸感染新冠病毒,同樣可以減少因腹膜炎所致的發熱和就診。

4、營養支持,勞逸結合

建議患者每日補充1.2-1.5g/kg蛋白質,以優質蛋白為主,如:精肉、雞蛋、牛奶等。每日攝入總熱量為35kcal/kg,其中脂肪佔30-35%,還需補充必要的維生素,根據電解質水平調整食譜,避免電解質紊亂。保證充足睡眠和積極樂觀的情緒,適當活動完成家務,不僅有助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且可以避免因久坐、便秘所致的導管移位等機械併發症,避免意外就診。

5、自我監測,電話諮詢

疫情期間,患者應嚴格監測和記錄每日體重、超濾量、尿量和血壓的變化。如出現超濾、尿量持續減少;體重、血壓進行性增加,應及時電話聯繫透析中心,尋求調整透析方案,避免急性心衰、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每日監測體溫2次,如出現發熱、乾咳、腹瀉等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應主動與透析中心聯繫,尋求初級醫療指導。

6、儲備藥品,減少就診

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造成透析液無法保證及時的點對點配送和消毒隔離物品稀相對缺。所以,患者應儲備足夠的透析液、一次性耗材(如:碘伏帽、碘伏棉籤、敷貼等)和口服藥物。疫情期間,上海醫保政策已允許慢性病一次性處方3個月藥量,患者就診前應做好充分籌劃,儲備必須的藥品和耗材,減少往返醫院的次數。

7、預約診療,避免往返

目前,絕大部分醫療機構均已開通門診預約制度。患者就診前可通過App、微信、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諮詢和預約,掌握當日的開診情況。嚴格按照預約時間至醫院就診,做到錯峰就診、避免人群聚集和不必要的往返。

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考慮購買或臨時租用自動腹膜透析機。具有雙向遠程數據傳輸功能的新型APD機型,可實時收集患者的透析參數發送給透析中心,臨床醫生可遠程調節設備程序,及時更改透析處方,減少透析相關併發症。

新冠疫情下,腹透患者更應提高防範意識,加強自我防護、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掌握必要的衛生知識,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保證腹膜透析正常、安全、有效的進行,共同期待疫情的早日結束。

供稿:

  • 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分會
  • 上海市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
  • 徐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內科
  • 任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內科
  • 陳楠 上海市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會長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