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大禹的故鄉嗎?

蚌埠微門戶

關於大禹故里,一直頗具爭議,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大禹生活的時代距離現在非常久遠,歷史遺蹟及相關文獻資料欠缺,而歷代各類文獻史籍記載又互有分歧爭議。

隨著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開始對蚌埠禹會村遺址進行勘察和鑽探,並於2007—2011年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近萬平方米,獲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現在這個歷史疑問基本有了定論,那就是蚌埠就是大禹的故鄉。

禹會村遺址位於蚌埠市西郊淮河岸邊,東鄰天河,北依塗山。《左傳·哀公七年》及多部史書載有:“禹會(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會由此而得名。

遺址中現存的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臺基,是一處經過人工實施的具有專一性功能的大型盟會場所。祭祀臺裡有近百平方米的燒祭面、1米見方的方土臺、長達50米並一字排開的35個柱坑,證明了盟會過程中曾經進行過繁雜的具有宗教意義的禮儀性活動。

禹墟遺址中出土的文物特徵和碳14年代測定報告(距今4350年至4100年)看,該遺址屬龍山時代晚期,即夏代初年前後,這與典籍記載的“大禹治水”、“禹娶塗山氏”的年代吻合。

禹墟遺址出土的陶器帶有明顯的黃河中下游的龍山文化特徵,從陶器的聯繫上使黃河中下游 ——淮河流域——長江下游的龍山文化形成關聯。出土器物風格的多樣性證實了在該地點曾經有來自中原、黃河下游、蘇北地區、環太湖地區、長江流域、廣漢平原等不同地區的人群在此參加短期的盟會活動。

經同位素分析顯示,禹會村地區在距今4000年前後的環境總體趨勢大致經歷了暖溼—冷幹—暖溼—冷乾的氣候變化過程,其中有氣候的波動和環境突變事件。這種突變的事件應該與洪水有關,這也正是史載的“大禹治水”時期。

在民間傳說中,往往會把歷史故事說得栩栩如生;在文字記載中,也會把歷史故事描述得細膩逼真,但這些都離不開考古資料的支撐。由此可見,蚌埠是大禹的故鄉的這一說法,除了有相關文獻史料典籍的記載,更是得到了考古資料和自然科學測試、論證的支撐。

最後提一下,禹墟遺址出土的文物可到蚌埠市博物館觀看。


光與色

承蒙邀請,不甚感謝。就“蚌埠是大禹的故鄉嗎?”這個問題談談我個人淺見。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鯀子禹。” 又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高陽即現在的河南省商丘之地區。 眾所周知,蚌埠不是黃帝的出生地,也不是大禹祖父(爺爺)的出生地, 因此也就談不上是大禹的故鄉了,大禹的故鄉應在河南商丘。 那麼,蚌埠既然不是大禹的故鄉,兩者卻又有何源緣呢? 原來,舜在位時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 故爾,大禹“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禹會諸候於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 大禹在治水期間,曾路過蚌埠,取塗山氏為妻,“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 由此可見,大禹只是蚌埠的女婿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姑爺,蚌埠只是大禹的岳父家而不是大禹的故鄉。當然,大禹最終建立了夏朝,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是位仁德之君,至到今天,華夏的子孫都很敬仰他。


笛蕩晚霞

蚌埠懷遠塗山上的禹王宮,如今成為蚌埠人登山鍛鍊的一個終點,然後再從不同的山道下山。據登山的愛好者講,來這登山,一是可以強身健體,另也想沾一點禹王宮的靈氣。話不多說,言歸正傳。

大禹治水時曾在蚌埠工作過,蚌埠是"禹會諸侯"、"三過家門而不入"之地,禹娶當地人塗山氏為妻,塗山氐為禹妻之一,有史料記載,禹妻有兩位,另一位在武漢長江流域。當然蚌埠也有禹其中一個家。其時大禹治水遍佈華夏大地,各地都有不少大禹雕塑及廟祠,也都在爭"大禹故里"這個榮譽之詞。若要講大禹的故鄉屬於某地的話,其時已經無法考證了;到不如講大禹故鄉就是華夏大地。

另有史料也記載,大禹開創的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以國家型態出現的奴隸制王朝,中國古代史由夏開始記朝,夏王朝的主體就是羌部族。 大禹是中國上古史中著名的治水英雄和傑出的政治家,他開創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 他的族屬問題一直為學術界爭議,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傾向於他的族屬為羌的觀點,至少,大禹即使不能有確鑿的證據被證明是羌人,但也是在羌人中成長的。


總的來說,偏向其出生地是古代汶山廣柔縣石紐鄉。 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關於大禹是羌人的記載很多,《孟子》、《史記》、《吳越春秋》、《水經注》、《蜀本記》等,“禹興於西羌”或“出於西羌”。在近代學者、國民黨時期汶川縣長祝世德的《大禹志》中,明確地考證出大禹出生在汶川縣綿池鎮刳兒坪,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市南),仍存禹廟、禹陵、禹祠。

下面:

第一張圖片是蚌埠懷遠塗山望夫石,第二張圖片是武漢漢陽江灘大禹妻子的青銅雕塑,第三張圖片是蚌埠塗山風景區入口。


蚌埠新媒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是從小聽到大的。



小時候老師就和我們說,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為的就是把淮河修建好。治理水患,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蚌埠人,大禹的故鄉在蚌埠這是沒錯的。


記得小時候經常去懷遠東山爬山玩,東山的半山腰有一塊石頭,就像一個人坐在那裡往下看,相傳這就是大禹的妻子日日夜夜守候丈夫大禹回來,化作的石頭。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最終終於把淮河水患解除,現在在懷遠年紀大的人都會說很多大禹治水的故事。


懷遠東山還有禹王宮,就是為了紀念大禹修建的。


蚌埠微門戶

大禹的故鄉不在安徽的蚌埠,大禹的故鄉在全國有多個都認為是大禹出生地,最有權威的考證和說服力是,大禹的故鄉應該是四川的綿陽市北川縣。大禹治水経過蚌埠並娶塗山氏為妻,並在歷史上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歷史佳話,歷史上禹在塗山腳下舉行過禹會諸侯的盛典,並生子“啟”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所以說蚌埠不是大禹的故鄉。


粵來越好151019567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見仁見智的,因為這個人物是人類早期祖先代表之一,那時候還沒有準確的記錄歷史的方式。

因此,對於關於這個人物來說,很多都是大家口口相傳的故事,而對於蚌埠人來說,我們聽過的故事是這樣,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懷遠的望夫石等等。

因此,在蚌埠人的眼中,大禹一定就是蚌埠人了。

但是,關於大禹這個人物,國內的太多城市有太多的歷史傳說,自然,在他們的城市中也有不同或者類似的有關大禹三過家門的版本,這樣的故事說明了大禹是他們所在城市的。

這個答案尚無定論,蚌埠人認為大禹蚌埠的,這個答案沒有毛病!


蚌埠生活網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儘管蚌埠有不少關於大禹的古蹟和事蹟。但是全國除了蚌埠還有其他地方也有說大禹是那的,畢竟是很遙遠的之前的事情,介乎與歷史和神話中的人物,就是是否真的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大禹這個人,或者大禹是幾個人的結合,亦不可斷言。所以蚌埠是不是大禹的故鄉,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是你心中有是,那便是。


徽州古韻

關於大禹的出生地說法不一,但近年來的考古表明,禹的故鄉在四川省綿陽市附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北川縣就組織開展大禹研究,在北京圖書館,北川人找到了乾隆年間1768年寫的北川縣誌,這部縣誌清楚地記載了大禹的遺蹟,後來道光,民國年間的縣誌都明確記載了具體內容。所以請各位讀友自行判斷,畢竟時間很長了,這種歷史問題還是自我判斷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