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上海腎臟周:泡沫尿的祕密

泡沫尿,顧名思義,帶有泡沫的尿

【掌健識】上海腎臟周:泡沫尿的秘密

(圖片源於網絡)

通常新鮮尿液外觀澄清透明,琥珀色,無雜質。因尿液中各種物質的相互作用,尿液有較強的表面張力,而不易形成氣泡。

泡沫尿的產生,從物理學角度,是由於尿液表面張力的改變,表面張力的改變是由於成分的改變。在眾多尿液成分中,“蛋白質”最需要被引起重視。

健康成人每天通過尿液排出的蛋白質極少,約30~130mg,定性檢查呈陰性。當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大於150mg/24h時,定性檢查呈陽性,此時的尿液即可稱為“蛋白尿”。

蛋白尿與泡沫尿並不能劃等號,而是互有交集。有一些蛋白尿不會表現為泡沫尿,而出現泡沫尿也不一定就有問題。

排尿過急或排尿時站立過高,尿液強力衝擊液麵,使得空氣和尿液充分混合,從而出現泡沫尿;飲水過少、出汗過多、腹瀉等情況下,人體因嚴重脫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尿液明顯濃縮,尿液成分發生相對變化,也可出現泡沫尿。這時的泡沫尿僅是泡沫尿,而不是蛋白尿。

【掌健識】上海腎臟周:泡沫尿的秘密

(圖片源於網絡)

有時在發熱、劇烈運動、情緒緊張、改變體位後出現了泡沫尿,尿檢證實為蛋白尿(定性檢測一般不超過+,定量檢測通常小於500mg/24小時)。這一般是“生理性蛋白尿”,不過生命中一“過客”,隨(訪)它吧。

有生理性,自然就有病理性。病理性蛋白尿是由於身體病變所致。病理性蛋白尿據病變發生部位,可以分為腎性因素和腎外因素導致的蛋白尿。溶血、泌尿系感染等情況下,腎臟可能並未出現病變,屬於腎外因素導致的蛋白尿。而腎臟本身出現問題導致的蛋白尿,就屬於腎性因素,如各種腎小球腎炎、腎小管損傷等。病理性蛋白尿往往伴隨著血壓升高、水腫、食慾不振、易疲勞等伴隨症狀,需及時就診。

怎樣判定泡沫尿是否為蛋白尿?

首先最簡單的,將新鮮尿液裝入一個乾淨的容器,來回震盪幾番。如出現的泡沫較大或大小不一,很快消散,那它極有可能不是蛋白尿,因為蛋白尿產生的泡沫是非常細小且經久不散的。當然也可在家中藉助“尿蛋白試紙”來判別。此種操作方法簡單的同時,結果自然只能僅供參考。

如出現不明原因的泡沫尿,還是建議至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以判定是否有蛋白尿,尿蛋白的量,以及尿蛋白的種類。

這裡需要提醒各位,留取尿液標本最好選擇晨起第一次尿液標本。檢查前晚飯後至檢查前儘量不進食,可喝水。留取尿標本前的72h,要儘量避免劇烈運動,如賽跑、足球比賽等。女性需注意,要避開經期留取尿標本。

蛋白尿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當我們的腎臟出現問題時,血中的蛋白會經腎臟“漏出”,因此蛋白尿是腎病最常見的表現之一。最近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經由腎臟濾過的蛋白質,是也毒害我們腎臟的兇手之一,它對腎臟的損傷作用幾乎是全方位的,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

進一步研究更發現,蛋白尿的水平與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速度密切相關,是一個獨立的推動“腎臟病變”這部大戲劇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出現蛋白尿了,該怎麼辦?

生理性蛋白尿,通常為一過性,可進行隨訪。對於伴有血尿或間歇性轉持續性蛋白尿的患者需要注意,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腎活檢是確定腎性蛋白尿病因的金標準,各類腎臟疾病都有相應的病理學特徵,據此可基本做出診斷。

由於造成腎臟損傷及蛋白尿的病因各異,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具體治療措施應結合患者的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腎穿刺活檢結果等,在專業腎病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供稿:

  • 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科分會
  • 上海市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
  • 李 冰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腎病科
  • 郝傳明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腎臟科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