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豆花最出名在四川那裡,很多人會說是富順,這個答案當然正確,但是川南還有一個城市豆花也出名,不過低調罷了,那就是瀘州,瀘州人愛吃豆花,可能是受到富順人的影響,以前沒有分開始大家是一家人。

瀘州的豆花,又得分一下,合江早豆花又是瀘州的特色,當然早飯對於瀘州人來說,恐怕一般是合江人才是早豆花,喝點早單碗。在瀘州市區很難見到,不過沽酒客記得南園賓館的一道側面出來有一家瀘州早豆花飯點,曾經有段時間專門去吃,當然最後還是迴歸早上吃麵了。早豆花還是要去合江才有感覺。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瀘州人愛吃豆花,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做,以前沽酒客記得在麻沙橋老家,有一個大石磨,我婆(奶奶)是富順人,特別愛吃豆花,大約這樣影響我們一家人都愛。記得父親和母親常說,婆吃豆花很講究,邊吃邊楷嘴,反正吃完了也不會滿嘴都是。小時候婆推豆花我就給她加水和豆子,豆漿出來了,起的那層燒鍋的豆漿鍋巴其實糊了,我卻也愛吃點。

後來石磨不方便了,用來打,打出來的到底不如磨出來的。豆花其他家庭怎麼樣不知道,我們家一般都點的比較嫩,老豆花我不喜歡吃。蘸水是一絕,可以放很多佐料,當然我認為生菜油才是靈魂。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那麼豆花配什麼呢?配燒白。

燒白,是一道四川省地方特色菜餚,是川蜀民間不可不品的美味。由於燒白由於做法複雜費工時,故在以前一般過年過節家裡老人會做,就是本地人自己家也只有些老人會做這道菜,一般都是在炒菜館吃或者外買。網上隨便說點做法還說和扣肉是一樣完全是不瞭解。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燒白選的是三線肉,尤其對梭皮更是一個技術活兒,講的是手法和經驗不是有多年功夫很難達到。梭皮會直接影響整個肉的口感,肥而不膩這個也是訣竅。另外燒白的口感是鹹鮮味帶點微甜,其中還有花椒的微麻香。還有芽菜也很重要。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燒白配豆花簡直不擺了。那麼米飯呢?當然最好是甑子飯。甑子飯是先煮後蒸,熟後的米飯,其飯粒疏鬆粒散,男女老幼皆為宜食。先把大米淘洗淨了,下到燒開的沸水鍋中煮,在夾生半成熟時,撈出瀝出米湯,再放置到甑子中蒸至全熟,甑子飯就做好了。

做甑子飯的過程,要比直接用電飯煲類煮飯更麻煩,須經過幾道工序,經過燒米鍋水、下米(攪動,防止粘鍋)、瀝出米湯水、上甑。用甑子蒸至熟的米飯,大都帶有木甑的清新味。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而且不要把米弄的太軟,豆花已經很嫩,陰陽協調來說,飯必須硬一點,吃起才巴適。你說是不是。

今天豆花飯已經成為了川渝貴一帶常見的小吃。豆花鮮嫩,蘸水香辣, 清爽可口,開胃下飯。用豆花當做下飯菜的一種快餐食品,由一碗豆花,一碗大米飯,一小碟蘸水而組成。是最經濟實惠物美價廉的一種食品,而且很營養。當然依照傳統,真正會吃豆花飯的四川瀘州人,還要配一碗燒白(芽菜扣肉),或者喝點小酒。那感覺簡直就是家裡有礦啊。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沽酒客想念豆花飯和鹹燒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吃啊。今天沽酒客認為在瀘州,一碗燒白和豆花加上甑子飯,那是幸福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