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冬至來臨,又到了吃餃子的時候了,都說冬季吃餃子不凍耳朵,來年得元寶。餃子最開始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

那麼冬至吃餃子這個傳統,到底是為了紀念誰呢?其實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醫生”張仲景冬。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就是他的醫學傑作。

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圖:冬至吃餃子

餃子的來源

東漢末年,時任長沙太守的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陽故里探親,走到白河岸邊,看見很多窮苦的老百姓衣不蔽體,凍得手腳生了凍瘡,有的甚至耳朵也凍爛了。看到鄉親們這種情形,張仲景心裡特別難過,身懷高超醫術的他,下定決心要為百姓做些事情。

於是他就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個棚子,盤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做法是用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然後分給來討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圖: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為人謙虛好學

張仲景為人很謙虛,為了拜訪名師,不畏懼路途遙遠,不在乎旅途勞累,到了地方第一時間就要去拜師取經。當時有個綽號叫做“王神仙”的神醫,他在醫性和醫道上都很有研究,有著自己獨到的體會。張仲景將他的藥性和醫學都學得透透徹徹,然後融入了自己的理論之中。

張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後死的就剩70多人了,十之八九都在傷寒上。張仲景痛定決心要找出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拯救天下黎民蒼生,能夠控制瘟疫的發展態勢。

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圖:張仲景採藥

他辭官來到了嶺南,開始避世研究醫學,然後編纂醫書,他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更多的人懂得醫術,他特地用的都是一些樸素的語言,包括藥材都用圖畫在旁邊註釋,最後終於寫成了十六卷的《傷寒雜病論》。

為後世留下醫學瑰寶

《傷寒雜病論》開創了六經辨證的先河,是後世從醫者的必學經典作品,晉代太醫的《傷寒論》,宋代的《金匱要略》都是根據《傷害雜病論》的一些章節或者原理改編。張仲景除了編寫《傷寒雜病論》之外,還寫了《辯傷寒》《口齒論》等。

漢代之後,每朝都有專門研究張氏醫學的人,超過了五百家,到了現在,還有張仲景研究學院。他在亞洲地區,特別是日本,朝鮮,東南亞,都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現在中醫楷模,他的精神鼓舞的後世從醫者探索生命的奧秘。

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圖:傷寒雜病論

餃子象徵美好寓意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係: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裡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說有算財之意;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為何冬至要吃餃子?他用餃子湯,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至今被效仿

圖:祛寒嬌耳湯

冬至吃餃子的傳統,不僅僅是醫學的瑰寶,也是張仲景懸壺濟世優良美德的展現。如今餃子代表的更是幸福美好的寓意,閒暇之餘,一家人圍著火鍋吃餃子,更是其樂融融,瑞雪兆豐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