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汽車品牌,大眾在國內積攢了良好的口碑。無論從安全性、可靠性、還是新技術的運用上,可以說的上是標杆級的存在。站在今天這個節點回過頭看,質疑大眾的聲音不絕於耳。

造成今天的問題有多面性,誠然不能排除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隨著自主品牌造車技術趨於成熟,大眾的優勢不再明顯和國內民眾汽車消費觀的成熟"口味"越來越挑剔,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大眾本身。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安全性作為"籌碼"也可以拿來交換

中保研每次測試都讓我等普羅大眾"驚喜不斷"根據官方公佈的成績,一向以安全著稱的大眾,帕薩特在25%偏置碰撞成績是所有參與測試的車型中最差的。請看清楚這不是單指轎車,而是所有參與車型中最差的。

在帕薩特之前,轎車25%偏置碰撞最差的成績也就是一般(M),而帕薩特卻拿了一個較差(P),這足以讓人大跌眼鏡。更可笑的是大眾另一款主力車型途觀緊隨其後,這就不得不讓我們質疑了。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作為大眾核心車型的B級車,理應在車身結構和安全配置保持更高的水準,但是事實是隻顧成本問題,對安全的如此漠視,就不能否認大眾的"壞"了。

可靠性從來都不是大眾的"標籤"

試問修理廠最喜歡的車型,毫不猶豫的會告訴你是大眾,而修不好的不大眾這句諢話,足以說明了大眾在可靠性上的問題。發動機作為車輛的核心部件,從第一代EA888的燒機油,鏈條跳齒,水泵漏水等等一系列問題,試問擁有此款發動機的車主,那個沒有碰到過類似的問題。

到今天EA888發展到第三代在可靠性上也不能談的上優秀,而在其他外圍零部件上更是小毛病不斷,這些都在一步步消磨大眾攢下來的口碑。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技術上的更新也如此"傲慢"

一直以來有很多人用"大眾經常運用新技術所以問題比較多"這樣的言辭為大眾去正名,其實我正想說的是在新技術的更新和運用上大眾步伐"傲慢"了。

考驗汽車技術是否先進,發動機是重要的一環,各大廠家比拼的是發動機的升功率和熱效率,我們可以看到在日系品牌例如豐田、本田等從技術的更新和發動機的類型上看是走在了大眾的前列。拿剛剛完成更新換代的速騰說起,搭載大眾主流技術EA211 1.2T和1.4T,從技術角度上說並沒有多先進。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目前先進發動機開發思路總結下來有這麼幾個特點:小缸徑長行程,短而特殊的進氣道,提升發動機的滾流比;先進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來配合米勒(阿特金森循環)提高熱效率;先進的熱管理系統,缸蓋和缸體分別保持各自最高效的溫度來降低低速早燃和摩擦;渦輪增壓電氣化來高效控制進氣做到高熱效率的同時提升發動機的功率。

1.2T的發動機從設計理念上看並不是一款高效的發動機,更像是一臺"應試教育"的產物,而國內消費者就是應試的對象。發動機的熱效率無從談起,最大馬力只有116馬力,最大扭矩200Nm,需要達到2000轉才能發揮最大扭矩,而到3500轉就草草收場,1.4T更是老舊的代表。

大眾基於上述先進理念開發的EA211 1.5T evo才是符合主流技術的引擎,但是到現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款車型搭載,同時期的豐田1.2T和本田1.5T發動機在熱效率和升功率上達到了最優解,大眾目前與這些引擎從技術上存在代差,甚至看到自主品牌的長城1.5T和奇瑞的1.6T發動機技術都迎頭趕了上來。

技術:大眾在中國為什麼早晚被拋棄?

而在混動的車型上,最重要的參數是熱效率,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在提高熱效率有天生的優勢。豐田和本田都有相關技術車型量,而大眾全面渦輪化,以後只能去走48V輕混的技術思路,燃油經濟性比不上豐田和本田的HEV混動車型。

寫在最後,大眾安全性經過中保研的測試,節操碎了一地,可靠性的口碑經過幾年的揮霍早已消耗殆盡,"可靠性是因為新技術"這個論點在今天看來顯然也不成立了。

由於大眾進入國內的市場比較早,再加上原來良好的質量,中國的消費者對待大眾是有特殊的感情,而今天大眾如果繼續"混下去"那離開中國的市場也就不遠了,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