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西北老狼大盆骨


步驟1

調製湯料熬製湯料是製作大盆骨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前面說到,大盆骨有兩種不同的口味,下面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鹹鮮湯料

1.取老母雞4只、豬手2.5千克、豬脊骨5千克、老鴨2只、豬瘦肉1.5千克分別洗淨,然後分別焯水。

2.將焯水後的原料倒入不鏽鋼桶內,再注入清水7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水分剩餘50千克時,離火,將料渣撈出。

3.取一個特製的大鍋燒熱,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段和大蒜子各200克、拍松的姜塊30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倒入步驟2熬好的濃湯50千克,放入香料包,冰糖250克,雞飯老抽300克,東古一品鮮和海天生抽各5瓶(均為500毫升/瓶),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30分鐘,放入鹽800克(根據各地食客口味的不同來增減),雞精、味精各600克,攪拌均勻即可。

香料配比八角、花椒各200克,小茴香100克,白豆蔻、香砂、良姜、草果、香葉各50克,桂皮、陳皮各60克,丁香30克混合均勻,打成粗粒,用涼水淘洗一遍,然後倒入燒熱的乾鍋內,小火炒幹水分,出鍋用紗布包好。

麻辣湯料

1.取老母雞4只、豬手2.5千克、豬脊骨5千克、老鴨2只、豬瘦肉1.5千克分別洗淨,然後分別焯水。將焯水後的原料倒入不鏽鋼桶內,再注入清水7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水分剩餘50千克時,離火,將料渣撈出,倒入特製的大鍋內。2.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段和大蒜子各200克、拍松的姜塊30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倒入特製的大鍋內。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幹青花椒、乾紅花椒各25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再放入印度魔鬼辣椒500克,小火炒至辣椒變成深棕紅色,離火,將油脂、兩種花椒、辣椒也倒入大鍋內。

4.鍋裡放入黎紅花椒油5瓶(400毫升/瓶),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陝西秦椒面1千克,小火慢慢炒香,將油脂倒入大鍋內,秦椒面用紗布包好,也放入大鍋內,最後往大鍋內再放入家樂辣鮮露(448克/瓶)、東古一品鮮(500毫升/瓶)、海天生抽(500毫升/瓶)各5瓶,鹽、雞粉各500克,雞飯老抽、鮮花椒各300克,鮮泰椒段200克,冰糖250克和香料(配比、用量同鹹鮮湯料),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30分鐘,即成麻辣湯料。

步驟2

處理骨頭

製作大盆骨,我們選的是豬頸骨,按照上面介紹的湯料做法,一次可以加工約50千克的豬頸骨。在挑選豬頸骨時,我們還是有要求的,一般骨頭和肉佔的比例大概是5:2。頸骨上含有的肉不能太少,否則客人會感覺菜餚不實惠。豬頸骨前期處理非常簡單,洗淨後用清水浸泡5小時,撈出即可直接加熱。步驟3熟處理將豬頸骨直接放入燒開的湯料中,大火燒開後持續大火加熱10分鐘,改小火滷製約1小時,然後關火浸泡10分鐘。將豬頸骨撈出來,剁成3指寬的大塊。如果是天氣比較熱的時候使用,直接將頸骨塊擺入容器內上桌即可。如果是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我們將頸骨塊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淋入少許湯料,上桌加熱食用。我們店裡都是吃大盆骨送小涼菜,大盆骨分為四種規格:48元/份的放頸骨塊1千克;68元/份的含頸骨塊1.5千克;88元/份的含頸骨塊2千克;108元/份的含頸骨塊2.5千克,價格上還是比較實惠的,比較適合廚師開店。

在線答疑

Q製作湯料的湯是濃湯,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A我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一次調製的湯料,它就像滷水一樣,可以重複使用。第二次或者之後使用時,往湯料中注入水分,同時補充鹽分和其他的調料即可。

Q湯料如何保存呢?A跟滷水或醬湯的保存方式相同,每天晚上下班之前,濾出湯料中的料渣,用大火燒滾,關火後自然存放即可。Q但是為何要補充水分而不是其他熬好的湯呢?

A因為我們每天加工的都是頸骨,骨頭本身帶有很多的呈鮮物質,所以我們的湯料就會越熬越香,越用越濃,所以加入純淨水就能維持正常的使用。

試做大盆骨試做人/王祥

這道大盆骨的做法跟東北的醬大骨非常相似,不同點在於它有兩種不同的風味,可以滿足食客的多種需求。

試做之後,

我們廚房的廚師都品嚐了一下,感覺比東北醬大骨的口味還要好,所以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對比兩種口味的試做成品,我更喜歡麻辣味的大盆骨,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很多複合型的調料,比如冰糖、辣鮮露、鮮花椒、鮮泰椒等,所以它的麻辣不是那種幹辣幹麻,而是一種非常潤口的不上火的麻辣。但是有點小小的建議,我本人覺得麻味略微重了一點,建議將花椒的用量減少1/3。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當地食客嗜麻的程度來調整花椒的用量。

另外,我覺得香料粉粉碎得太細了,經過熬製後香料粉會附著在骨頭上,我覺得這樣不好,香料只需要略微粉碎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