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爲何要大力發展仁川級,爲什麼仁川級被稱爲亞洲火力最強的輕型護衛艦?


問題中說韓國仁川級護衛艦是亞洲武裝最強輕型護衛艦,略微誇張了些。 但是仁川級護衛艦確實有許多亮點,她真正的最有價值之處是先進的戰場感知與火控管理系統。



在武器方面,仁川級並未如蔚山級等過去的韓國護衛艦一般,從頭到尾密密麻麻塞滿中、小口徑火炮,其全新武器配置相當簡潔。

在反艦武器方面,最初仁川級計劃在艦艏設置一門與PKX快艇相同的韓國國產76mm 62倍徑快炮,但在2007年初第一次設計完成以後,便改成一門MK-45 Mod4型127毫米62倍徑火炮,強化對水面與岸轟能力。

艦體中段設有韓國國產的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發射器 ,早期方案只搭載兩組四聯裝發射器共八管,以後則可搭載至多四組四聯裝發射器共16枚導彈。 除了水面作戰外,仁川級十分注重點防空能力,艦橋後方裝備一具21聯裝MK-49 RAM拉姆近距離防空導彈發射器(使用最新型的RIM-116B拉姆Block 1導彈)。配有密集陣Block 1B近距離防禦武器系統,安裝在直升機庫頂端。


韓國海軍之所以捨棄已經用於KDX系列驅逐艦上的荷蘭守門員近距離防禦系統,除了密集陣系統價格比守門員便宜之外 ,還考慮了其重量比較輕巧,其安裝較為方便(無須貫穿甲板) ,能直接安裝在機庫頂而必擔心佔用下甲板空間,比較適合小型的仁川級。

仁川級最有價值的是其戰場感知與火控系統。韓國在FFX仁川級戰鬥系統的研發工作上投資1564億韓元,佔整個FFX計劃的二至三成。它選定的戰鬥系統基於英國BAE System技術轉移給韓國三星Thales的SSCS Mk.7/KDCom1作戰管理系統, 稱為海軍盾牌整合戰鬥管理系統(Naval Shield Integrated Combat Management System,NSICM),功能包括防空作戰、反水面作戰、航空管制以及兩棲作戰等; 此外, 仁川級據信還配備SYS-2整合式自動追蹤系統(IADT),將艦上所有探測裝備整合在一起運作。為了節省成本並利於日後的維護與升級, 艦上的戰鬥系統採用開放式架構,並大量採用民間市場上現成的COTS商規組件。


在起到關鍵作用的電子裝備方面, 仁川級的配備包括一具LIG Nex1開發的SPS-500K三維多波束對空監視雷達 、一套瑞典SAAB的CEROS 200射控雷達(設置在艦橋頂)、一套沿用自PKX快艇計劃的國產TEOOS光電追蹤儀 (含IRST)、韓國國防科學研究院(Agency for Defense Development,ADD)開發的SLQ-200(v)K SONATA電子反制/支援系統(包含韓國海軍制式的歐洲CSEE的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生產工作由LIG Nex1負責)以及同由ADD開發的SLQ-261K魚雷反制誘餌系統(TACM)等 ,此外還有美AN/SLQ-25A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據說最初還打算加裝美製AN/SPQ-9B追蹤雷達,但最後並未採用。

其中,SPS-500K是韓國LIG Nex1參考歐洲Thales集團SMART-S MK-2 3D E/F頻多波束對空搜索雷達而開發的國產版本,號稱研製過程中完全沒有接受Thales協助。原裝的SMART-S MK-2最大偵測距離250km,最大仰角70度,完全採用固態收/發元件,具備極佳的可靠度與靈敏度,並以多都卜勒等信號處理技術,能在複雜的海洋/沿岸背景雜波或電子干擾環境下有效偵測目標,並具備直升機管制、控制UAV以及替防空導彈提供資料上/下鏈傳輸等工作 。

水下偵測方面,仁川級艦底設有一個SQS-240中頻主/被動固定聲納。

不難看出,這些配置確實令韓國仁川級輕型護衛艦獲得了出色的武器配置。但如果說真的比中國056輕型護衛艦好一大截,也略微誇張了。


加特林


亞洲火力最強這個值得商榷,建造仁川級主要目的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通過一定數量的積累組建一個可以抵禦北南兩個勁敵的近海作戰,力求在小型近海作戰艦艇上用性能壓制對手。所以其火力還是相當可觀的,當然還能用來出口。


2013年6月18日,韓國海軍第二艘“仁川”級護衛艦“京畿道”號在蔚山現代重工造船廠下水。“仁川”級具有較強的防空作戰能力,可搭載直升機,同時具備近海巡邏、反潛作戰等綜合作戰能力。護衛艦全長114米,寬14米,艦員編制170人;動力系統採用羅,羅公司MT30燃氣輪機,最大航速27節。武備包括SSM-700K“海星”遠程反艦導彈、62倍口徑身管的127毫米艦炮、“密集陣"2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以及RIM-116B近程防空導彈。艦體採用隱身設計,並注重降低聲學、紅外信號特徵。

作為21世紀的“未來戰艦”,仁川級突出艦艇的隱身性能。其艦長114米,寬14米,設計吃水4米,標準排水量2 300噸,滿載排水量到3 200噸,艦員145人。仁川級的動力系統,以西方流行的通用動力燃氣輪機作為加速主機,2臺柴油機作為巡航主機。為降低噪聲,該級艦的主機艙採用隔音防振動艙壁,主機也安裝在由複合材料製成,具有減震、隔音雙緩衝效果的減震支座上。該建築的側壁傾斜,各面的轉角採用圓弧過渡,有一定的隱身效果。仁川級採用封閉型塔式主桅,大多數艦載設備均隱藏在艦體內,隱身效果進一步提高。

此外,艦體和上層建築大量使用吸收雷達波的材料,以降低雷達反射信號。同時,艦體局部採用非燃性玻璃鋼。這種材料質量輕、強度高、隔熱性能好,可較好地屏蔽艦體內部的紅外信號,同時能降低戰艦被雷達和磁性水雷發現的幾率。 仁川級艦的主桅杆內,裝有一套三座標搜索雷達。該雷達由荷蘭授權韓國三星公司生產,其峰值功率145千瓦,可同時跟蹤400個空中目標和100個海上目標,最大探測距離更達250千米。雷達精度也高,且有抗海面雜波能力,能迅速捕獲和跟蹤目標,為火控系統提供數據。該級艦的直升機機庫頂部,裝有一臺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可在嚴重雜波環境和電子干擾環境下,探測來襲的反艦導彈,低空探測能力十分強勁。


圖說軍事


在仁川級之前,韓國保有的都是一些小型護衛艦,類似東海級、浦項級等。這些小型護衛艦作為韓國軍艦的初期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壽已年邁,而且性能上已不足以擔負起現代化的水面作戰和近海任務。

所以,為了增強海軍實力,韓國推出了FFX護衛艦計劃,而仁川級就是這一計劃的主力產品。首艘於08年下單的仁川級護衛艦裸艦價格大約在1.11億美元左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型護衛艦的性能吧!

仁川級的滿載排水量為3200噸。在整體結構設計上,為了達到最好的適航性和航行效率,仁川級採用了平甲板方艉艦型,使整個艦體保持一個非常不錯的流線,這樣既降低了航行中的阻力又很好的提升了它的耐波力和穩定。

另外,仁川級十分強調自身的隱身性能。艦體使用了大量可吸收雷達波的隱身材料。


在動力方面,該型護衛艦使用的是來自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和英國的MT-30燃氣輪機。這兩具歐美輪機保證了仁川級的最大航速可以超過32節,為其執行近海巡邏追擊任務提供了可靠的動力保障。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仁川級的火力配置。攻擊性方面,仁川級相較而言更加重視自身的反潛能力,所以配套的設置了直升機飛行甲板和機庫,可搭載一架十五噸左右的直升機。針對水面任務則搭配的是韓國產的十六管SSM-700K反艦導彈。圖為仁川級艦載機

防禦性上則分別配置了短程防空系統(21聯裝MK-49RAM防空導彈)和近程防禦系統(RIM-116B導彈)。外加一門增強岸轟火力的M-45 MOD4火炮。

韓國從13年開始下水服役仁川級護衛艦,截止去年一共服役了六艘本級艦。總體而言,該型護衛艦並沒有太多亮點可言,如果非要選出突出特點的話,基本上就在美英兩國的輪機上面了。


軍武最前哨


【韓國仁川級護衛艦火力強悍,主要對付半島北方的小潛艇和海岸炮兵!】

韓國海軍一共擁有6艘仁川級護衛艦。這種排水量不大但火力強悍的護衛艦,主要在半島周邊海域執行反潛、反艦和對地攻擊任務,是專門對付北方的專用作戰平臺。

仁川級長114米,滿載排水量3200噸,最高時速30節。前甲板裝備的127毫米口徑艦炮以及8枚海星反艦導彈和密集陣速射炮,讓它的對海打擊火力遠遠超過北方的任何艦艇。MK-45-Mod4型127毫米口徑艦炮,每分鐘可以發射16到20枚炮彈,射程在15到23公里左右,完全能夠協助延平島、白翎羽島上韓國陸軍的K-9自行火炮,攻擊和壓制北方島嶼上的炮兵和海岸炮兵。所以,仁川級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海上移動重炮臺”。

韓國軍方人士表示,仁川級護衛艦還將加裝射程200公里的對地戰術導彈,以便深入打擊北方腹地目標。

反潛,是仁川級護衛艦另外一個主要功能。為了防範北方小型潛艇和常規潛艇的滲透和偷襲,韓國海軍需要大量艦艇巡防海岸線。仁川級有先進的對海搜索雷達和聲吶,對潛艇的探測能力強。艦上的6枚藍鯊魚雷,航速為45節,一旦鎖定水下目標,對方難以逃脫。艦上搭載的野貓直升機,不僅可以搜索攻擊潛艇,還可以發射輕型反艦導彈攻擊快艇、導彈艇等。





軍事觀察員東旭


韓國為何要大力發展仁川級,為什麼仁川級被稱為亞洲火力最強的輕型護衛艦?

仁川級導彈護衛艦也叫FFX-1,是韓國現代重工為韓國海軍開發的一款輕型多用途導彈護衛艦,也是韓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建造計劃的第一階段產物。主要是定於與替換東海級護衛艦和浦項級護衛艦等輕型護衛艦作為韓國海軍近海巡邏反水面作戰的主力。

(仁川級護衛艦是近年來韓國海軍大規模建造服役的一款輕型導彈護衛艦)


而從仁川級那堪稱豪華高配的武器配置上也不難看出其上文提到的近海巡邏反水面作戰與對岸火力支援這類主要定位。

首先艦首一門MK-45型127mm艦炮來強化對水面與對陸火力支援岸轟能力;艦體中段則設有2X4單元的韓國國產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除了水面作戰與對陸火力支援能力外,仁川級也十分注重點防空能力,艦橋主桅杆前方安裝有一具21聯裝拉姆近防防空導彈發射裝置,一門密集陣Block 1B近防炮武器系統則被安裝在直升機庫頂端,如此種種配置對於一款標準排水量才2500噸級的護衛艦來講是難以想象的,因此仁川級也被稱為亞洲火力最強的輕型護衛艦。

(仁川級全艦堪稱豪華的武器配置,其中艦首的MK-45型127mm艦炮格外搶眼)


而韓國為何要大力發展仁川級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替換日漸老舊的東海級護衛艦和浦項級護衛艦等輕型護衛艦。而這些型號,一直是韓國與其對手爭奪近海制海權的中堅力量,因此,強大的火力和高配的武器系統是其最主要的設計需求。

(東海級、浦項級這類老舊的輕型護衛艦是仁川級的主要替換對象)


而這種設計需求除了在仁川級上得以體現外,甚至影響到了其後續型大邱級即FFX-2型護衛艦——除了依舊保留了仁川級上的各項主要武器裝備外,大邱級護衛艦還額外安裝了16單元的K-VLS垂直導彈發射系統用於兼容海弓防空導彈、玄武-3C巡航導彈、紅鯊反潛導彈等裝備,繼續強化其反水面作戰與對岸火力支援甚至反潛能力。

(作為仁川級後續型的大邱級,通過加裝垂髮等手段繼續強化了其火力配置)


由此可見,對於韓國海軍這種必須擔負近海巡邏制海、對陸火力支援等特殊任務的海軍來講,他所裝備的各型船隻大到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小到虎頭海雕-B型巡邏艇一直都是非常重視強化武器配備的存在。而在輕型護衛艦方面,從早年的東海級、浦項級再到現在的仁川級與最新的大邱級也均是如此。


中外艦聞


目地很簡單就是為了對付朝鮮的小潛艇和海岸炮兵以備不時之需!

一般武器的研發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去進行的,那麼韓國的主要目標就是朝鮮。朝鮮什麼力量威脅最大呢?就是潛艇和炮兵,所以韓國才故意為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