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好長時間就想給大家聊聊我們班的 ,但又久久不能下筆 ,在這裡就給大家絮叨一下吧,與君共勉~

我是一名鄉村教師。所帶的班級學生人數也不多。教學壓力也並不大。平時市裡抽考,學生的考試成績都還不錯。但隱藏在成績背後的家庭教育卻令人堪憂。

雖說我們班只有二十幾名學生,但每個小傢伙們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體現出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小小一個班真的能折射出來很多現象,舉幾個例子。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關於懲罰

學生一,挺老實的一個小孩兒,在同學之間的人緣也比較差,經常低著頭拱著腰,就像被人欺負似的。他的學習成績一般,因為從來沒有寫完過家庭作業。這個孩子我也是用盡了很多方法。也熊過、也打過、也叫過家長、也罰過站,但是所有的方法都無濟於事。

每每和他家長談論起他的學習,他的媽媽就非常的傷心。說他在家裡就是個小霸王,作威作福。小小11歲的年紀,在家裡就敢打爸爸媽媽,一點話都不聽。

聽到這我比較震驚,這個孩子在學校裡可以算是十分老實的。但是他在家裡為什麼就會變成一個問題兒童呢?很明顯他是被他家長寵壞了。長這麼大,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打過他。看見他特別調皮,年邁的爺爺想管教他,媽媽反而護著他,和爺爺大吵一架。

現在小小五年級就已經管不了。那長大了以後不就更麻煩了嗎?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我和他家長談過幾次。我說他性格上沒有什麼大毛病,本身就是一個挺內向的孩子,如果犯了錯,你就應該責罰他。為什麼一直護著他呢?他這樣犯罪成本很低,下次還會再犯錯。就比如他不寫作業,作為老師不能對他進行任何的懲罰,那家長應該就要站出來。如果實在不捨得打。你可以嘗試對它進行一定的限制,比如適當減少他玩的時間以及看電視的時間。讓他知道哪件事是不能做的,做了以後會受到懲罰,以後他才不敢去做。懲罰不僅僅是意味著肉體上的痛苦,還可以讓他的心理上感受到痛苦,然後才能自責、才能羞愧、才能改正。

在家庭教育中適當的使用懲罰,絕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力量。

馬卡連柯認為: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有助於孩子形成堅強的性格,而且能培養他的責任感,能培養抵抗誘惑和戰勝誘惑的能力。現在老師已經沒有任何的教育懲罰權,假如家長也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一定的懲罰,那以後孩子犯錯的現象真的是會愈演愈烈。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關於愛護

班裡另一個小男孩比他更加的內向。上課提問如果答不出來就會哭。平時在班裡,那是大氣都不敢出。我找他談過幾次,一談就哭。我想這不就麻煩了嗎?這孩子以後怎麼踏入社會呢?

後來我在他的家庭中找到了原因。我沒有和他的爸爸媽媽直接對話。因為他的爸爸媽媽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媽媽在外打工,兩三年也不會回來一次。他在他的姥姥家,跟著舅舅舅媽生活。

我和他舅舅針對他的情況談過一次。一說他的情況,他舅舅直搖頭。說他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從小就沒了爸爸,媽媽也去這麼遠的地方打工。平時在家裡姥姥舅舅舅媽非常照顧他,覺著這麼一個苦命的孩子,能幫的儘量就幫,好吃的,好喝的從來不缺。但他就是十分的內向。在家裡不給大人說話。也沒有小夥伴一起玩。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這名學生呀,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安全感缺失。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安全感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怎麼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老師認為,首先要給孩子自信。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想做,並且他覺得他能做好,那就勇敢讓他去做吧,就算辦砸了又能怎麼樣?從頭再來就是。

第二,嘗試去尊重和理解孩子。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不去聽他的任何想法。作為家長式的關心,作為朋友式的理解可以縮小和孩子之間的代溝。

比如說上興趣班吧。有的孩子其實打心眼裡並不喜歡上興趣班,但是家長已經給他安排了,他只能去默默地遵守。這樣不情願的遵守,達不到任何目標。也進一步疏遠了家長和孩子的關係。

第三,平等和諧的家庭環境。我們班的這個同學就是家庭環境不能給他強大的安全感,寄人籬下的感覺,讓他做什麼事情都畏首畏尾。當然了,並不是說只有家庭離異的孩子才會沒有安全感。在很多家庭裡,父母雖然很疼愛孩子,但是總覺得他小,什麼事都一手包辦,不重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就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最近常聽到學生這樣唱:“學習使我媽媽快樂,我媽媽快樂我就快樂”,挺好玩兒的歌詞,但不也是體現家長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嗎?

當然了,放手讓孩子去做,尊重孩子的意見,並不是做什麼都可以,安全感也要是建立在有邊界的情況下,有規則才會有安全。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關於溺愛

我們班的另一個小女孩更有意思。很聰明的一個小女孩兒,也比較外向,但就是不怎麼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次作業寫得比較馬虎,錯了一大半。在課堂上沒有時間改,我又害怕她回家偷懶,所以我在微信裡(私聊)給他父親說明了一下這個情況,並請他在週末的時間監督一下孩子修改錯題,消息發過去,那真是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的回應。直到星期天晚上,他拍了孩子的作業,說“這個沒錯”,是的,就這四個字“這個沒錯”。好了,我巴拉巴拉解釋一通,“答案雖然對了,但式子列錯了也不行”,最後又是石沉大海。

星期一的時候,我檢查一下她的作業,結果一道題也沒改。而且,她爸爸把那道題上我畫的錯號用很粗的筆給我汙掉了,瞬間,我感覺到她父親深深的惡意。我氣極反笑,笑著說:好吧,好吧,那就利用課下的時間改吧。”

下了課我實在氣不過,向她的語文老師吐槽。她語文老師笑著說,你真不知道她家長呀?十分溺愛孩子。真是“捧在手心裡怕掉了,含在嘴裡又怕化了”從來不讓她幹活,一丁點委屈也不願讓她受,你讓她修改錯題,她爸爸不懟你才怪呢!

家長是非觀念的崩塌,也會讓孩子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將不知道做什麼是對的,也不知道什麼是錯的,而且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更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見微知著,我們班的這三個小故事,能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


學校教育主要是針對孩子智育開展文化課教育,雖說也有德育這一功能,但實際上孩子的性格、品德的養成,主要是在家庭教育這一環節。

如果家庭教育缺失或不良。孩子的這一生恐怕會走得十分坎坷。

三字經裡有句話每個孩子都會背:“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每位孩子都是一個完美無瑕的璞玉。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怎麼雕琢,都將會對孩子產生莫大的影響,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需要家長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如果突然有一天你覺得孩子變得不可理喻,變得出現了問題,不妨先看一看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