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首先來個真實案例:

美國特斯拉車主奧瑪·阿萬(Omar Awan)駕駛自己的2016款Model S在佛羅里達戴維市的南弗拉明戈路上行駛,不知因何突然偏離道路,導致車輛失去控制,橫跨3個車道後撞上隔離區的樹木,最後不幸喪生。而該車的鋰電池在事故發生一天後仍在警方停車場反覆燃燒。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雖然目前警方尚未確定事故是因車輛超速還是電池導致,但無疑又為特斯拉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是其中一個事故,還有其他的我就不列舉了,那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純電動車並非是很安全的。


純電動車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電動汽車真的做到環保了嗎?就目前的技術和使用情況來看,並不是特別環保,並且問題還很多,需求上也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氫燃料電池的優勢有哪些?

無汙染

燃料電池對環境無汙染。它是通過電化學反應,而不是採用燃燒(汽、柴油)或儲能(蓄電池)方式--最典型的傳統後備電源方案。燃燒會釋放像COx、NOx、SOx氣體和粉塵等汙染物。如上所述,燃料電池只會產生水和熱。如果氫是通過可再生能源產生的(光伏電池板、風能發電等),整個循環就是徹底的不產生有害物質排放的過程。

無噪聲

燃料電池運行安靜,噪聲大約只有55dB,相當於人們正常交談的水平。這使得燃料電池適合於室內安裝,或是在室外對噪聲有限制的地方。

高效率

燃料電池的發電效率可以達到50%以上,這是由燃料電池的轉換性質決定的,直接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不需要經過熱能和機械能(發電機)的中間變換。

區別

乾電池、蓄電池是一種儲能裝置,是把電能貯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出來;而氫燃料電池嚴格地說是一種發電裝置,像發電廠一樣,是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發電裝置。另外,氫燃料電池的電極用特製多孔性材料製成,這是氫燃料電池的一項關鍵技術,它不僅要為氣體和電解質提供較大的接觸面,還要對電池的化學反應起催化作用。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氫燃料電池的認識

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毋庸置疑,劣勢也是顯而易見。隨著科技的進步,曾經困擾氫燃料電池發展的諸如安全性、氫燃料的貯存技術等問題已經逐步攻克並不斷完善,然而成本問題依然是阻礙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最大瓶頸。氫燃料電池的成本是普通汽油機的100倍,這個價格是市場所難以承受的。

據悉,這批氫燃料電池車,最大輸出功率高達60千瓦,燃料消耗僅為每百公里1.2公斤氫氣,大約相當於4升93號汽油。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國家對氫燃料車支持的態度是怎樣的?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也走過了10年的光景。其中的發展思路,既包含了插電混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與進程,也有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部分,而且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要遠超於前者的水平。

在2018年四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提及,燃料電池乘用車按搭載電池額定功率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6000元/kW,上限為20萬/輛。客車、貨車進行定額補貼,依據車型大小補貼上限為30-50萬/輛。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按國補1:1或者0.5:1發放地方補貼,即一輛氫燃料客車最高可補貼100萬元。

同時,在《「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頂層規劃都可以看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戰略性地位。

而談論為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外“遍地開花”而在國內卻是“無聲無息”,主要的原因在於技術上的差距明顯。如前面所提到,日本車企在90年代初便開始氫燃料電池的研發,而在國內則是到2001年才開始投入,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成熟度還未如理想。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國內有氫燃料的車嗎?

答案是有的,國內首臺氫燃料汽車——格羅夫氫能源車亮相湖北武漢,僅需5分鐘加一次氫,續航里程高達1000公里,完勝豐田mirai。格羅夫氫能源車是國內首臺氫燃料車,顏值不輸瑪莎拉蒂levante。國內首臺氫燃料車的問世,或許預示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純電動車,技術瓶頸未突破,安全事故不斷,還有未來嗎

目前新能源中氫燃料的造價非常高,那麼使用成本就更高,氫燃料電池的成本是普通汽油機的100倍,這個價格是市場所難以承受的。

所以技術和成本都沒突破的情況下,大家覺得未來會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