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道真特製涼粉--黃金豆腐簡介

黃金豆腐(又名觀音豆腐,神仙豆腐),它是一種獨特的涼粉。凡是夏天,仡佬族群眾都會用它來招待賓客。製作這種豆腐的主要源料是生長在山坡上的一種叫(黃金葉或斑鳩蛋)的樹葉,這種樹是多年生冠木,大多生長在溝邊或土坎上、常與一些藤木、刺草伴隨。四五六月間,樹葉養份充足,是摘取製作涼粉的最佳時機。炎炎夏日,要使能夠喝上一碗冰涼的黃金豆腐,很快就使你感到涼爽三分。

製作黃金豆腐的工序較為複雜,尤其是製作過程中把握配料的純、靜、濃度和水質非常講究。一旦把握不住,就有可能泡湯。由此,當地人把“黃金豆腐”美稱為“觀音豆腐、神仙豆腐”。意思是“黃金豆腐’’是觀音菩薩施捨給仡佬族同胞清涼解暑的良藥。

製作黃金豆腐的工具主要有細紗布、筲箕、木盆(瓷盆)、木瓢。原料主要是黃金葉(又名斑鳩蛋)、柴火灰。先把黃金葉用清水洗淨,放入墊有細紗布的筲箕裡,筲箕下面放一盆,用水壺盛滿攝氏黃金豆藹60度的開水慢慢淋在樹葉上,一邊淋,一邊用木瓢背反覆搓揉、擠壓樹葉,儘量將葉子內的液汁擠壓出柬,經過濾後滴入盆裡,最後將細紗布包起樹葉的殘渣反覆搓揉,直至沒溢汁滲出為止。再將事先準備好而沒有經過汙染的柴火灰兌入開水,倒入另外一個衙裡。數分鐘後,灰水沉澱,去掉浮在頂上的雜物,將乾淨透明清潺的水滲入樹葉汁裡,用瓢攪拌,拌致灰水與之融合時停止,然後讓它慢慢冷卻,冷卻的溫度越低,涼粉的硬度越強,隨即呈現出乳白帶綠黃的顏色。絕對的乳白色,則是上等豆腐,若呈青黃色,質量就差一些了。

它的吃法和吃其他涼粉一樣,倒去盤裡多餘的水份,將豆腐取出切成條狀或塊狀,放入姜沫、蒜汁、辣椒麵、花椒粉、醋、醬油、味精、香蔥等佐料,吃起來涼爽司口,還可充飢。這種原生態的飲食及製作工藝,是古老的先民們在那原始森林裡生存的一種極好方式,真可謂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一條在大山裡生存的好經驗。

貴州道真特製涼粉--黃金豆腐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