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書桌》談談家庭教育

題記:在這個平臺上,希望寫點有意義的文字,希望這些文字能夠啟迪你的心智,也希望結識一些愛好文學愛好寫作的朋友。

前幾天,跟姐姐視頻聊天,心裡是五味雜陳,我既同情她目前的生活處境,更可悲她對子女教育意識淡薄和缺乏。

我的姐姐,80後,小學四年級輟學,從此混跡社會。姐姐的輟學可以說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80年代物質匱乏,家境一貧如洗,沒有那麼多錢供三個孩子讀書;一方面,就是中國幾千年的重男輕女思想,那個時候的人們普遍認為“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總不是要嫁人的”。

《買書桌》談談家庭教育

清晰地記得那年,姐姐拿著期末考試的成績單回家,哭得一塌糊塗,並將成績單撕毀,原因是留級。就是由於這件事,更加堅定了我母親不讓她讀書的決心。我的父親雖是小學文化,但他是一位慈祥和開明的父親,他是支持子女多讀書的,並時常教導子女:“讀書是教人聰明的,多讀點書總是有好處的。”

輟學後的姐姐,爸媽讓她去三叔家裡帶孩子當保姆,後來又做餐廳服務員,又到深圳工廠打工。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裡本來給她介紹了一個家境比較殷實的男方,可是她偏偏看不上家人介紹的,執意要跟我們那個鄉里小她一歲的小學文化的姐夫哥結婚。雖家人都極力反對,終究拗不過陷入愛情裡女人。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愛情是甜蜜的,婚姻是現實的,貓兒喜歡吃魚,但是不敢下水。

讓家人比較欣慰的是:婚後,姐姐育有一女一兒,女兒9歲,兒子4歲,雖然家庭還是較窮,夫妻也時常有爭吵,但是一家人還算是較幸福。去年,姐姐通過不懈地努力,還當上了兒童服裝店的店長,目前生活還算過的去。

前幾天,跟姐姐視頻聊天,看到了姐姐目前的居住環境,那是一間破舊的城中村房屋,兩室一廳一廚一衛,一家四口人住,有時候我母親還有過去住一段時間。客廳的餐桌,也是孩子學習的課桌。

《買書桌》談談家庭教育

跟她兒女薇薇視頻的時候,我問她讀書寫字在哪裡,她說就在那個餐桌上。腦海裡馬上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也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桌,而是爬在凳子上做功課。視頻過後,心裡一陣心酸,我們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情有可原,可是這個時代了,還不能給子女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難免讓人心酸難過。晚上,我立刻往姐姐支付寶打了500元錢,並囑咐她給孩子買一個課桌……不知道她照辦沒?

《買書桌》談談家庭教育

還記得前段時間,我給外甥女薇薇網上買了4本書,並囑咐我的姐姐:孩子現在小,愛玩,不喜歡學習,書到了,薇薇看完一本,你再給一本。可是,我的姐姐到好,書一到,她就一股腦兒的給孩子。

我本來是一個無神論者,不相信鬼神,不信因果報應和輪迴的,但是看了自己的前半生和姐姐的前半生人生經歷,我真的相信:因果報應和輪迴。

這因果報應和輪迴倒不是天堂和地獄,而是你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行動;什麼樣的行動,就造就什麼樣的習慣;什麼樣的習慣,就決定什麼樣的性格,性格就決定命運。

《買書桌》談談家庭教育

寫到這裡,我想到魯迅先生在課桌上刻的“早”字;我想到《魯濱遜漂流記》裡魯濱遜做了一張課桌並看《聖經》;我想到了傷仲永……家庭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重視家庭教育並愛好學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愛好學習的孩子,才能夠培養出家之英才國之棟樑!

此文贅言較多,還望各位看官多擔當多包容,如果您有所收益和感悟,歡迎評論,轉發分享,交流同修!

最後,用中國古代先賢的三句話作為本文結束語:

1.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2.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

3.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