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肩周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多是由於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引起。中醫養生治療肩周炎的方法。

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肩周炎的推拿療法

(1)舒筋活絡法

此為準備手法。患者取端坐位,醫者以右手全掌著力,從手腕部開始,由肘、肩推撫至頸部,由上肢、肩內側至外側、後側,依次推撫,反覆施術20餘次。

(2)滾揉法

患者仰臥或坐位,醫者用滾法或指揉法施術於患側肩前部及上肢內側,反覆數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動。再取臥位,醫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側或腋後部施用滾揉法,並囑患者做患肢上舉、內收等活動;再讓患者仰臥,醫者用滾揉法或指揉法在患側胸外上部、肩前部滾揉,然後讓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後伸活動。

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3)點按穴位法

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髑、肩貞,肩髂、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4)環轉搖肩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後,一手挾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關節為軸做環轉運動,幅度由小到大。然後,一手托起前臂,使患側肘屈曲,前臂內收,患側手由健肩繞頭頂、患肩、面前反覆環繞10次。同時,另一手拿捏患肩。

(5)上肢被動後扳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前方,一手握住患側腕部,以肩頂住患者患側肩前部,握腕之手將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後,逐漸用力使之後伸,反覆4—5次。

(6)背後拉臂法

醫者站在患者健側稍後方,一手扶健側肩,以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側腕部,從背後將患肢向健側牽拉,逐漸用力,加大活動範圍,以患者能忍耐為度。

(7)提抖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肩外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將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牽拉,牽拉時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醫者緩緩向斜上方牽拉患肢,活動幅度逐漸增大,手法力量由小到大,注意用力不能過猛,防止意外發生。

自我按摩

中醫認為,人的經絡有12條,其中6條通過肩膀,3條通過手背面,3條通過手掌面,因而疏通經絡可以治療肩周炎。治療時,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在手背面上,從手指朝肩膀方向按摩,然後在手掌面上從肩膀朝手指方向按摩,也可用毛巾做按摩工具,一般按摩3—5次,把皮膚擦紅即可。

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手指按摩有4種方法

①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反交叉,同時拉伸手指根部的關節,然後手指再正交叉,有節奏地一張一合,做3~5次。

②手指交叉,猶如基督教徒禱告似的,使手掌彎曲,以刺激手掌和所有的手指持續30秒鐘。

③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心揉另一隻手的手指,動作要輕柔,左右手的手指都要揉。

④採用指壓法,用大拇指指心刺激手掌的肌肉和指根部,一面數“一、二、三”,一面有節奏地按壓,每處按壓3次。

中醫外治法

1、熱白酒拍打法

本法為中醫簡易外治法之一。中醫認為,白酒有解表散寒、升提陽氣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白酒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肩周炎有良好的效果。

用法:取40度以上白酒100毫升,倒入搪瓷碗中燉熱至稍燙(約70℃)取出,趁熱使用。先洗淨雙手,擦乾,蘸上白酒先拍打頸後(第七頸椎處)及其附近;再拍打肩關節疼痛處。

每處拍打20~40次,以拍打至發紅、微痛為止。手勁要由輕到重,第1次拍打完後,休息3小時,再按前述拍打第2次,每天2次(早晚各1次)。

在採用本法治療的同時忌風寒,可適當飲酒。此法如能配合推拿、功能鍛鍊,則效果更佳。

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2、麩子熱熨法

也為中醫簡易外治法之一。中醫認為,麩子有止痛、祛風、除溼的功效,以麩子為主加蒼朮、廣木香、生乳香可加強其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上述藥物合用可有消炎、止痛、緩解肌肉神經痙攣的作用。

本法適用於因感受風、寒、溼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肩周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疼痛(恢復期)等。

用法:取麩子500亳克,蒼朮60克,廣木香60克,生乳香30克,共研成細末。先把麩子放入鐵鍋炒熱,再把蒼朮、廣木香、生乳香細末放入鍋內同炒3分鐘,灑幾滴清水,使鍋內產生蒸氣,以便更好發揮藥力,炒好後放入布袋,置於肩關節疼痛處熱熨,每次30分鐘,每天1~2次。注意事項同上。

除此之外,肩周炎的物理療法還有一些,如揉動療法、燻蒸療法、挑刺療法等。總之治療肩周炎的方法還是很多的,關鍵是要對症,希望各位朋友根據上述方法舉一反三,積極治療。

肩周炎中醫推拿法+外敷法,收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