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種類的麵食,中國的麵食文化由來已久、風味各異、種類繁多等等,但現在的麵食常出現在我們北方人的飯桌上,幾乎一日三餐都有。其實我們北方人對面食是很熱衷的,它可用麵粉做出各種各樣的美食,如:餃子、包子、餅、麵條等等,五花八門。在這些當中和麵這塊往往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的。當然它和麵粉的分類也有關係,但是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和麵的方法,和麵的技巧。

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奶奶做麵條的方法,奶奶做的麵條可是被十里八鄉的人稱讚的,說是吃起來爽滑且有嚼勁。奶奶偷偷的告訴我,和麵時的步驟可不是一樣的,要根據自己要做的麵食選擇合適的做法,而且不是和所有的面都要用到水。奶奶和麵有竅門,不加一滴水,做出來的麵條柔軟勁道有嚼勁!

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1、普通人和麵只是用水把面和起即可,可是奶奶不是這樣的,奶奶是用麵粉和雞蛋液,然後放一點鹽和少量食用鹼,切記讓雞蛋液慢慢而均勻的流出來,左手轉圈似的,緩緩向盆中一點點的加雞蛋液(切勿一次倒入太多的雞蛋液),右手攪拌,也是一個方向將麵粉和雞蛋液一起攪拌成像柳絮狀似的。

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最後,雙手用力將所有的絮狀揉在一起,揉成麵糰,有乾麵的地方需要再加少量雞蛋液繼續揉,直至所有的麵糰揉在一起成為一個比較滑溜溜的麵糰,而且手和盆都乾乾淨淨。訣竅:用雞蛋液和麵是為了使麵條筋道,加入少量的鹽和鹼,是為了使麵條口感好,不容易斷。如果不這樣做,麵條會失去筋骨,變糊。切記,整個過程中加的都是雞蛋液,沒有一滴水。

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2、普通人把麵糰應付的揉兩下就可以了,然後放在盆裡就好了,奶奶則是費好大的力氣去揉麵,再用用保鮮膜包住麵糰,而後醒面30分鐘後。這樣做是為了給面增加筋骨,使做出來的麵條吃起來更有勁道,更有嚼勁。訣竅:一定要用保鮮膜把麵糰包起來,這樣經過醒面,麵糰會更筋更彈更順滑,吃起來更有勁道。奶奶告誡我,切記:揉麵的時候一定要有力道,有多大勁、就使多大勁!勁越大,做出來的麵條越不容易斷。

今天分享一個和麵的小妙招

就這樣,面就和好了。大家都學會和麵了吧,趕緊去試試吧。一定要記住以下兩點:1、和麵時加雞蛋可以增加營養,也可以使面勁道。2、和麵時加鹽和鹼可以使面更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