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共享經濟時代,泛娛樂投融資版圖漸顯

目前,在共享經濟火熱的背景下,泛娛樂產業已成為金融資本關注的投資熱點,金融資本的良性投資對於泛娛樂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楊望、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員郭曉濤、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員張繼元在《當代金融家》撰文表示,掌握金融資本的投資方,只有在深入瞭解泛娛樂產業的基礎之上,充分把控影響投資回報的各相關因素,才能在助力文化娛樂產業良性發展的同時,獲得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楊望:共享經濟時代,泛娛樂投融資版圖漸顯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 楊望

近年來,在金融資本、互聯網、傳媒等關鍵要素的助推下,我國的泛娛樂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影視、動漫、遊戲等多業態的創新融合成為行業熱點,各類投資主體對泛娛樂產業均表現出了很高的投資熱情。

泛娛樂產業經濟嶄露頭角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7 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泛娛樂”的概念,最早由騰訊公司於2011 年提出,指的是基於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粉絲經濟。作為“泛娛樂”核心的IP,通常是著作、動漫角色、系列遊戲以及各類深受消費群體喜愛的人或事物。例如,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於2005 年推出的長篇推理小說《嫌疑人X 的獻身》,已成為各國推理小說粉絲喜愛的知名IP ;日本、韓國、中國的製作團隊,先後以其為藍本,拍攝了同名電影。2017 年3 月31 日,於國內院線上映的中國版《嫌疑人X 的獻身》,電影上映14 天,票房迅速突破了3.8 億元。

泛娛樂產業的本質是內容產品在多元文化娛樂業態之間的迭代開發,通過內容產品連接、受眾關聯和市場共振,有效地降低文化娛樂產業的前期開發風險,同時擴大受眾範圍,挖掘產品的長尾價值,實現規模效應,提高產業回報率。

2014 年9 月,文化部在《2013 中國網絡遊戲市場年度報告》提到了“泛娛樂”概念。2014 年12 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的《2014 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指出:“泛娛樂”戰略盤活遊戲與其他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泛娛樂”正式被官方機構認可,獲得政策層面的鼓勵與支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以及智能移動設備的大面積普及,以IP 為核心,涵蓋影視、遊戲、動漫等泛娛樂內容逐年倍增,打造以明星IP 為核心的泛娛樂生態圈,已成為文化娛樂領域投資者重要的戰略佈局。

泛娛樂生態佈局全面進發

2017 年初,藝恩網發佈的《金融業與泛娛樂產業融合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 年底,泛娛樂產業整體規模突破5000 億元,消費用戶達10 億人次;金融業與泛娛樂產業衍生出眾多的創新融合模式,投資平臺利用資本優勢,助力泛娛樂產業創新升級,娛樂業則通過自身龐大的客戶基數,為金融品牌實現用戶引流,金融業與泛娛樂產業形成互補、實現雙贏,“金融+ 文化娛樂”的合作模式逐步落地生根。

2017 年3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7 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顯示:泛娛樂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拉動力量,2016 年泛娛樂產業總產值約為4155 億元,2017 年預計將達到4800 億元以上,增速預計為15% 以上。雖然泛娛樂產業白皮書的統計口徑不同,但都顯示出中國泛娛樂產業的規模產值已達千億級別,消費用戶達億級人次;同時,泛娛樂產業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率,高於2016年中國GDP 6.7% 以及第三產業7.8% 的平均增速。

泛娛樂領域投融資模式分析

公司模式

大型集團成立專門的泛娛樂領域投資公司,對目標領域進行專項投資運作。依託大型集團雄厚的資本優勢,旗下的娛樂投資公司,通常會以全產業鏈進行佈局,中長期的戰略發展為主,注重渠道的建立,

運營週期相對較長。例如,萬達旗下的文化集團,業務涉及影視產業、主題娛樂、兒童娛樂、體育產業、文旅規劃院、聖汐遊艇、字畫收藏等細分領域,2016 年收入641 億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之一。作為萬達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萬達院線”,最新的經營數據顯示,2017 年4 月,萬達院線實現票房收入8.1 億元,觀影人次1798.9 萬人次;2017 年1 ~ 4 月, 萬達院線實現票房收入30.8 億元,同比增長13.1%,累計觀影人次7194.5 萬人次,同比增長8%。萬達院線已連續數年在票房、觀影人次、市場份額方面位居國內首位,牢牢掌控了國內電影上映的線下影城渠道,擁有強大的市場話語權。專業的泛娛樂領域公司,聚焦泛娛樂領域的內容生產,在泛娛樂領域擁有深厚的資源積累,項目投資運作經驗豐富。該類公司多數擁有獨享的IP 資源,通常以專項領域投資為主,會全程主導具體項目的運作。例如,1923 年創立的華特迪士尼公司,以動畫製作為事業起點,現已發展為世界著名的傳媒娛樂企業,並創造了唐老鴨、米老鼠、美女與野獸、冰雪奇緣等擁有大量粉絲群的著名IP,以這些IP 為基礎構建的線下實體主題樂園,成為了迪士尼粉絲的旅遊勝地。由於華特迪士尼公司擁有迪士尼樂園的獨家知識產權,任何計劃建設迪士尼樂園的相關團體,均需獲得迪士尼公司的授權;以華特迪士尼公司為主投資方,投資的迪士尼主題樂園項目,樂園從規劃到建設再到後期的運營,全部由迪士尼公司進行主導(東京迪士尼樂園除外),大部分的相關收益歸其所有;華特迪士尼公司僅通過經典動畫3D 重置、海外主題公園授權、周邊紀念品發售等方式,每年就可獲得穩定、可觀的收益。

基金模式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借鑑成熟資本市場“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由發起人定向募集,委託專業機構管理基金資產,主要以股權投資方式解決文化產業的融資需求。目前,大量資本正通過專項基金等形式,進入文化娛樂領域。2016 年7月25 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佈發起設立文化產業基金,目標資金為20 億元,將投資電影及電視娛樂行業價值鏈上的公司。數據顯示,2016 年文化產業基金新增241 只,募資額較2015年增長27%,募集規模已達264.5 億元,主要集中在影視、音樂等方面。《金融業與泛娛樂產業融合白皮書》分析指出,未來,文化產業基金的投資領域將主要集中在投資回報週期短、易退出的影視、音樂、文藝演出等文化娛樂業態;同時,聚焦於特定領域的文化產業基金,則會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而成為主流模式。

然而,並非所有投向泛娛樂領域的專項基金都可以獲得滿意的回報。據媒體報道,由於場地、票務、審批、天氣等諸多環節都存在不可控因素,資本難以有效把控風險,國內超過九成的演唱會私募基金未能實現盈利;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2017 年備案的演唱會私募基金數量為0,資本對於該細分領域已十分謹慎。

眾籌模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普及應用,網絡眾籌的方式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資金來源渠道。數據顯示,2016 年影視眾籌平臺已超過50 家,成交額達4 億元。目前,眾籌已逐漸成為文化娛樂領域全新的營銷方式。通過眾籌一方面能夠為項目作品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通過網絡眾籌的方式,使項目作品在正式面世發行之前就通過網絡眾籌平臺起到了廣告的宣傳作用,並且所有參與眾籌的客戶都會免費幫助該項目作品進行宣傳,創作團隊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項目作品的內容架構,以獲得良好的市場收益。例如,2015 年7 月在國內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收入超過9 億元人民幣;2014 年末該影片的出品人路偉通過朋友圈發起了影片宣傳與發行經費的眾籌項目,合計獲得780 萬的眾籌資金支持。最終通過票房收入的分成,這部分眾籌資金的投資回報達4 倍以上。

泛娛樂領域投融資趨勢漸明

內容資源投資比重逐漸增加

無論面對何種產品和服務,消費者進行選擇時的首選要素永遠是質量,泛娛樂行業的內容質量,同樣是影響資本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素。內容資源的質量已逐漸成為泛娛樂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隨著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用戶版權意識的提高,泛娛樂領域的潛在消費人群,已逐漸開始從免費到付費的消費體驗模式轉化。例如,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在線視頻付費用戶已從2013 年的410.8 萬人增長至2016年的5441.8 萬人,滲透率超過10% ;用戶付費市場規模已達96.2 億元,同比增長90.8%,逐漸呈追平廣告收入之勢。用戶付費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各大視頻網站在海外版權引進和娛樂IP 創造等內容資源方面的努力。同時,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影響泛娛樂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曾經,盜版的橫行和國民免費試用的習慣壓榨了正版娛樂產品的生存空間,嚴重打擊了從業者的積極性,並給投資方造成了很大的資金損失。2015 年以來,隨著我國對於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和“最嚴版權令”的頒佈,多數盜版已沒有生存空間,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了從業者的創作積極性,併為投資者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泛娛樂領域的投資呈逐年上升的態勢。未來,內容消費者只會為高質量的內容資源付費,粗製濫造的內容資源將逐漸淡出主流消費市場。高質量的內容資源將成為穩定經營性現金流的重要保障。泛娛樂領域的投資方對於內容資源的投資比重將逐漸增加。對於內容資源的投資趨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第一,投向內容創作團隊,獲取相應高質量內容資源的支配權,獲取版權收益;第二,通過收購、獲取特許經營權等方式,獲取高質量內容資源的版權、使用權,通過內容消費者付費的方式,取得相應的收益。

新技術投資可能會帶來超額收益

隨著互聯網、3D、VR/AR、特效處理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熟落地,投資者可以關注此類技術在泛娛樂領域的應用,提前進行投資佈局,以期獲得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1986 年,史蒂夫•喬布斯投資1000 萬美元成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開發出應用於動畫製作的尖端電腦三維軟件,成功取代了傳統的手繪動畫製作方式,為二次元市場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1995 年11 月,工作室推出的全球首部全電腦製作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在北美上映,1.92 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當時的動畫電影票房紀錄。2006 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 億美元收購,正式併入華特迪士尼公司的版圖。2016 年7 月,應用了全新現實增強AR 技術的手遊Pokemon Go,為玩家帶來了全新的遊戲體驗,遊戲短時間內風靡全球;遊戲發行商“任天堂”的股價快速飆升,公司市值激增數十億美元,投資者獲得了超預期的投資收益。進入2017 年,VR 技術在泛娛樂領域的應用場景嵌入,開始逐步商業化落地。未來,VR 遊戲、VR 直播等細分領域,將成為泛娛樂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前佈局於此的金融資本,有望獲得良好的收益。例如,2017 年1 月,日本著名遊戲公司CAPCOM 為《生化危機7》嵌入了全新VR 遊戲模式,根據RE.net 網站數據,遊戲發行至今,使用VR 模式體驗遊戲的玩家已超過20 萬人次。2017 年2 月,旨在為消費者帶來創新旅遊體驗的“中國VR 旅遊雲數據服務平臺”上線。英特爾則在完成對Voke VR 的收購之後,聯手特納體育,推出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 的籃球聯賽VR 視頻直播,試水付費VR 直播。新興技術領域的投資帶來了更多的風險點,風險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技術的不成熟影響產品質量。新興技術在泛娛樂領域的佈局面臨成熟技術平臺缺乏、專業開發人員短缺、開發週期難以確定、客戶體驗不能保障等實際問題。第二,新興技術需要切實的應用場景。在泛娛樂產業的具體細分領域找到適合的場景,推出優質的內容,才能夠被廣泛應用,如果不能進行成功的商業化嵌入,可能面臨投資付之東流的困難局面。第三,新興技術的開發以及商業化應用場景嵌入的嘗試,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本實力較薄弱的投資方,並不具備該領域的投資能力。

遊戲、直播等細分領域吸金趨勢明顯

在泛娛樂的眾多細分領域中,遊戲已成為市場體量最大的一部分;藝恩網發佈的《金融業與泛娛樂產業融合白皮書》預測,2016 年遊戲領域的市場規模已達1650億元。目前,國內金融資本投資遊戲領域時,偏好開發週期短、現金流入量大、運營效率高的手機遊戲領域;對於核心遊戲玩家集中的主機類遊戲(遊戲以PC、PS4、Wii 、Xbox 等為主要運行平臺)的投資,主要是由各大老牌遊戲製作公司主導出資進行開發。直播也逐漸成為金融資本重點關注的細分領域,數字中國聯合會發佈的《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直播平臺用戶數達到3.3 億元,平臺數量超過200個。對於直播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目標消費群體活躍的電競類、綜合內容類直播平臺;遊戲直播相對於其他內容的直播,更受目標消費群體的喜愛,用戶活躍度更高。值得一提的是,高端知識類直播平臺的投資需要比較謹慎。此類直播平臺的內容資源雖然質量很高,但線上的互動體驗並不理想,該細分領域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線下渠道。例如,2016 年上交所上市公司“大智慧(601519)”(2017 年5 月2 日,變更為“*ST 智慧”),將業務重心投向主打財經大咖的直播平臺“視吧”;最新年報顯示,“視吧”項目共耗費資金超16 億元,收入5.5 億元,淨虧損超10 億元。因連續兩年的淨利潤為負值,大智慧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被打入ST 系列。

投資性質將受到監管層的嚴格管控

近年來,部分資本通過投資文化娛樂公司參與運作上市、收購重組等資本方式,進行套現退出,以此來獲利。該模式下,部分投機性資本可能會參與到正常的公司運作當中,致使經營穩定的公司,為了快速上市等目的,逐漸脫離正常的經營軌道,給公司的長期投資者造成損失。少數情況下,投機性資本在不明確標的公司質量的情況下,通過投資獲取相應股權,運作該公司進入上市或收購程序,最終給新接手的市場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2017 年4 月8 日,深交所上市公司“東方網絡(002175)”發佈公告,鑑於影視行業市場和政策環境發生了較大轉變,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所涉及的重組標的進行調整,取消收購“山東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嘉博文化”)的100% 股權。在這筆原定交易金額超16 億元的收購案中,多名影視明星作為嘉博文化的股東實繳出資額為0。同時該公司做出的業績承諾,與其實際運營狀況存在較大差距;該筆交易已涉嫌嚴重的投機性套利,在金融業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最終夭折屬情理之中。目前,在共享經濟火熱的背景下,泛娛樂產業已成為金融資本關注的投資熱點,金融資本的良性投資對於泛娛樂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掌握金融資本的投資方,只有在深入瞭解泛娛樂產業的基礎之上,充分把控影響投資回報的各相關因素,才能在助力文化娛樂產業良性發展的同時,獲得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原刊於《當代金融家》2017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