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資產證券化護航消費金融創新發展

編者按: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楊望、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員郭曉濤在《當代金融家》撰文

表示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消費對支持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將發揮重要作用。析消費金融ABS業務,使投資者明晰其中的交易結構及關鍵要素,對於保障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穩定、良性、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楊望:資產證券化護航消費金融創新發展

當前,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消費對支持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將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財富的積累,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漲,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及消費能力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客觀上為我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對於消費金融的從業機構而言,如何有效解決資金問題成為影響業務開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資產證券化在國內金融市場的興起,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迅速崛起,已經形成千億“盛筵”,逐步成為消費金融重要的資金來源。因此,分析消費金融ABS業務,使投資者明晰其中的交易結構及關鍵要素,對於保障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穩定、良性、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消費金融市場巨大,痛點猶在

2017年4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顯示,我國當前消費金融市場規模近6萬億元,以年均20%的增速預測,至2020年,我國消費信貸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隨著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消費金融模式正在趨於成熟,呈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服務主體層面,既有持消費金融牌照的專業化金融機構,也有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通過自身的電商系平臺切入消費金融業務;同時,傳統的商業銀行也開始通過小額現金貸款等方式進入消費金融市場。

第二,服務對象層面,消費金融服務主體的目標人群集中在20〜35歲,他們是具有較強消費意願和還款能力、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青年人群,也是現階段經濟社會的中堅力量。

第三,在對影響因素定性判斷、定量測算的基礎上,參考理想損失率確定指示級別,最終確定信用等級。

楊望:資產證券化護航消費金融創新發展

楊望:資產證券化護航消費金融創新發展

未來,消費金融ABS重在風控與定價

消費金融ABS的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是產品的預期收益、回款週期以及安全性;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可通過持續跟蹤產品發行後基礎資產的實際表現情況,發揮重要的監督作用,直至基礎資產的本息清償完畢;消費金融ABS具有入池資產筆數多、同質性高的特點,通常一個具體的消費金融ABS產品入池資產可達數千至上萬筆,評級機構只能對消費金融ABS的基礎資產進行歸類化的分層評級,很難具體到單筆入池資產。

在具體實踐層面,投資者通常不能直接接觸入池資產,對於入池資產的具體運營情況並不明晰,多數情況下只能依靠計劃管理人披露的書面信息瞭解產品的運營狀況;基礎資產的真實運營狀況往往只有發起人最為清晰。如果產品發生大規模違約,最終承擔損失的往往是該產品的投資者;發起人在此之後發起的消費金融ABS將難以再找到合作伙伴,發行渠道很大程度上會受阻,而市場上的投資者同樣不會再對該發起人的消費金融ABS進行投資。

消費金融ABS的本質是墊資人通過金融手段出讓原始受益權,從而進行融資;金融的本質正是資金融通和借貸交易,核心是信用風險管理。沒有信用的支持,融資必將成為空談,離開金融本源的理論則是空中樓閣。信用是金融市場交易的紐帶,蘊含著多元化的商業和金融風險。因此,必須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持續完善風控系統,構建完善的“風控—信用”體系,才能保證消費金融ABS的良性發展。

對於消費金融ABS基礎資產的原始受益人(通常為發起人),只有對入池的基礎資產,從源頭進行嚴格的風控,才能在資產證券化市場始終保持強勁的競爭優勢。

(文/楊望 郭曉濤 原刊於《當代金融家》2017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