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市場——歐美市場

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發展的較為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歐美市場

金融市場的控制權


從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談起

金融衍生品自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開始盛行,從1972年和1973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上市金融期貨和期權品種至今,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從20世紀60年代以規避稅收與政府法規為主的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以適應全球化和管理風險需要的發展,再到20世紀80年代以管理和規避各種金融風險的發,而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則可以稱為是產品創新的全面發展時期,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這期間,爆發於美國,蔓延至全世界的次貸危機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場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低谷,但是,由濫用衍生品帶來的問題不能否認衍生品本身的成績。

危機之後,金融衍生品市場得到了更完善的發展,市場規範程度逐步提高、交易規模快速增長,國際地位也在日漸提升。

在這40多年當中,源自於各方面的壓力促使金融衍生品不斷推陳出新,一些金融衍生品包括利率、匯率和信用類等品種相繼出現,各類機構不斷加入到其中,金融衍生品市場不斷擴大,全球都在積極接受金融衍生品,除了美國以外,還有很多發達金融市場,包括歐洲(法國、德國、英國等)、新加坡、印度、日本、韓國、墨西哥、澳大利亞、巴西等等,金融衍生品已然成為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

發展歷程及現狀

現代意義的金融衍生品就是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美國經濟結構轉型和金融創新的成果。首個金融衍生品品種——外匯期貨,就是

1972年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推出的,現在金融期貨產品已經佔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總成交量的98%,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從一個二流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成為最大的金融期貨市場。

隨後的1975年,CBOT推出第一張利率期貨合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期貨合約;1982年,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推出期貨價值線綜合平均指數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股票配資,金融期貨由此形成匯率、利率、指數三大系列;同年,CBOT推出期權,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的交易提供了新的對沖工具。

1988年,《巴塞爾協議》催生了對政府債券的需求,此後,諸如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衰亡、互聯網泡沫破滅、次貸危機等一系列信用事件的發生進一步促進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到如今,美國依舊是世界規模最大、創新最為活躍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其交易規模佔全球份額近40%,

是全球商品、金融交易中心、定價中心,並引領著全球各地金融衍生品的發展趨勢。

監管

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模式則採取的是政府監督、行業自律、交易所自我管理的“三級監督管理制度”,但主要以政府監管為主。

美國的監管制度有兩方面特點,一是集中設計有條理且完善的市場法律制度,國家和比較獨立的金融市場管理機構具有承擔市場監督管理的責任。第二是層次性,重點關注國家監督下的證券交易所,行業協會等各個自律組織的職能,行業自律,交流監督三個層次。從政府部門監督管理的角度上來看,金融衍生品交易參與的中介包括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證監會(SEC)、美聯儲和貨幣監理署。


歐洲金融衍生品市場

發展歷程及現狀

從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來看,不同的市場存在著不同的產品創新路徑,主要取決於市場發育程度和制度環境差異。不同於美國匯率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複雜衍生品的順序,歐洲較先發展的是股指期貨、股指期權、股票期權(備兌權證)股權類衍生產品,在成功之後則陸續開始發展利率和匯率衍生產品,這與亞洲很多國家的發展順序相似。

歐洲的衍生品市場歷史悠久,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則比美國晚了十年左右,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目睹了美國逐步繁榮起來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倫敦主要的商品經紀商、商業銀行、外匯經紀商和證券公司一致要求英格蘭銀行設立金融期貨市場。

1982年9月,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1992年與倫敦期權市場合並後改名為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正式開業,最初上市的是3月期歐洲美元存款利率期貨、英鎊對美元外匯期貨及長期金邊國債期貨等品種。

交易所的組織採取會員制形式,市場參加者中個人投資者較少,交易的目的也主要是套期保值

隨後,歐洲開始了金融自由化改革,推動歐洲各國衍生品交易所成立,到九十年代的時候,歐洲的主要國家已經紛紛成立了各自的衍生品交易所,交易所衍生品標的以本國金融產品為主。

隨後,歐盟正式成立,為了適應歐元區經濟體、泛歐金融市場的形成,歐盟各國自身交易紛紛合併,衍生品交易所之間、證券與衍生品交易所之間合併,成立交易所集團。德國、瑞士的期貨期權交易所合併成為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法、比、荷、葡等國的證券與期貨交易所合併後組建了泛歐交易所(Euronext)

21世紀之後,隨著電子交易的普及和全球化趨勢的增強,這種整合併購變得更加激烈,2000年Euronext成立後,頻繁經歷了多次股權變更。又在2002年合併倫敦國際金融期權期貨交易所和葡萄牙交易所。2012年,ICE又通過併購獲得了NYSEEuronext,並將其LIFFE、Euronext進行分拆。

大規模併購之後,英國、德國成為歐洲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近年來,歐洲衍生品市場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超過了證券現貨市場,成為歐洲資本市場最具活力的增長點。歐洲證券市場監管局(ESMA)10月18日發佈了首個歐盟衍生品市場年度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歐盟衍生品市場公開交易7400萬筆交易,名義總價值達到660萬億歐元。其中,利率衍生品佔比最高,達到69%;貨幣(外匯)衍生品次之,佔比達12%。

不過,2017年以來英國脫歐事件動搖了歐盟統一的金融市場,也影響了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脫歐導致的不確定性讓一些金融機構撤出倫敦,也給歐洲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帶來了一定衝擊。然而,這對於其他市場,比如發展中的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日本、香港等)來說,卻不失為一個搶佔市場的好機會。

監管

次貸危機之後,歐盟的金融監管體系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有了較大程度完善,新設了歐洲系統風險委員會(ESRB),同時原銀行、保險、證券三個監管委員會升級成為歐洲銀行業管理局(EBA)、歐洲保險和養老金管理局(EIOPA)、和歐洲證券市場監管局(ESMA),共同組成歐洲金融監管機構體系。

其中,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監管由ESMA負責。

歐洲各國在金融衍生市場監管體系改革中,重在區域監管合作和協調溝通,充分整合各國的監管力量,提高監管效果。這其中,ESMA主要負責監督各國證券監管機構執行歐盟證券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擬定歐盟統監管規章指引、技術標準和立法草案等。對各國金融機構和市場交易的日常監管權利仍然掌握在各國證券監管機構手中,但ESMA有權對各國監管機構執行歐盟法律法規的情況發佈指令或提出警告,並可在“緊急情況下禁止或限制可能威脅歐盟金融體系穩定的金融活動和產品”。

2018年之前,在歐盟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都要遵守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MiFID,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2018年1月開始,新的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MiFID II開始實施,MiFID II修訂的內容涉及投資服務提供方式、指令豁免範圍、交易場所的組織規定、數據服務提供商的授權和義務、合格監管部門的制裁權利、第三國公司設立分公司等方面,MiFID II不僅覆蓋更廣泛的交易場所,也將覆蓋所有的金融工具。

MiFID II提出了關於場外衍生品、中央對手方和交易存託機構的立法建議,要求標準化的衍生品交易從場外轉入場內交易,將監管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商品衍生品及其他符合要求的衍生品,並確保相應交易發生在受監管平臺。

MiFID II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安全、公平和透明的交易環境,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防範技術發展可能為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MiFID II的實施使得機構的運營成本大幅度提高,盈利空間縮小,導致一部分機構面臨生存挑戰,短期內,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歐洲金融市場整體的交易量,但從長期看,MiFID II的實施有助於市場的透明化和規範化。


小結

美國和歐洲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次貸危機時期,都同樣遭遇了很多批評意見,也都經歷過監管混亂、缺失的年代。然而,時間證明了金融衍生品對於一個國家發展金融市場的重要意義,

在全球化趨勢之下,我國也不可能迴避金融衍生品市場,國家也在積極研究各種金融衍生品的創新產品,創建我們自己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就像“金融衍生品之父”利奧·梅拉梅德說的,中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是個孩子。我們在正走在歐美金融衍生品市場走過的發展之路上,但有歐美的發展創新經驗和監管不力的教訓在前,中國的金融衍生品創新之路可以走得更加順暢,孩子終究會長大,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就將會看到一個更加成熟和完善的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