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時,有些炒房客都去售樓處鬧,那為什麼房價上漲時,沒見剛需族去售樓處鬧呢?

野狼99156068


主要還是各自面對的實際狀況不一樣,心理不同。房鬧也的確是國內一大奇葩現象,嚴重違背投資盈虧自負的市場原則。

炒房客是已經買了房子,房價已經和其自身利益切身相關了,房價上漲則賺心喜,房價下跌則焦急,如果大跌那就是鬧了。畢竟房子是大投資,涉及金額巨大,並且炒房客,顧名思義,是炒房來的,所用資金往往是涉及各種槓桿,資金成本較高,是冒險進行的博弈投資,看著利息翻滾而房價下跌本來壓力就大,這一類的炒房客往往也是遇上房價下跌就去售樓處鬧的主力軍,有點無賴。

實際上,房價下跌,房鬧的誕生和不斷能夠出現,背後還和房地產商的妥協有關,正是因為此前房鬧出現,房地產商就讓步補償,乃至停止降價,助長了房鬧的繼續出現,也讓一些房地產商因此看到了“拯救房價”的招,甚至進而模仿。

而剛需族雖然很想買房但是在沒有真正出手買下前,都只是旁觀者,房價大漲了也只能望房價興嘆,心裡感概和吐槽下,和房地產商尚沒有真正發生關係,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得失,也就談不上去售樓處鬧。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您好,這是消費的心理問題,就像即將到來的雙11也有人提前做好價格登記,避免當天買到比平時還要貴的商品一樣。佔了便宜當然是沾沾自喜了,而虧了就難受了。


在中國房地產發展里程中,自2007年開始,經歷了4波房地產銷售低潮,每次低潮都會有“房鬧”事件,而“房鬧”事件的發起不管是炒房人和剛需購房人都是會參與的,這個去銷售中心維權的事件彷彿成為了一種傳統事件了,虧了的錢要想辦法讓開發商吐出來,開發商也樂的“房鬧”事件發生,因此增加樓盤知名度。


維權需要代表,有代表就有談判的機會,談判就有填補虧損的機會,因此房價下跌的時候不去,購房者沒有辦法爭取更多有益自己的籌碼。


曾經有開發商為了說服“房鬧”出現退款和免十年以上物業費等情況。



峰少樓市資訊


今年房價下跌的太歷害了,年初在廈門買房,現在跌了30%,買房者損失慘重,換誰都受不了。

比如年初島內買一百平方房子,至少要五百萬,現在跌了30%,損失就是一百五十萬,而且還有價無市,不好賣,將心比心,應該理解這些剛需買房者苦處。

剛需買房者掏空了自己的存款,父母的存款,借了銀行一大筆債,才交了30%首付,將房子買下,現在突然損失了30%首付,換誰都很憤怒。

開發商,炒房者,為了忽悠剛需者買房,說了多少真實的謊言,才讓民眾用“六個錢包”付首付買房,現在他們套現了,讓民眾買單,換誰都會去找開方商評理,要麼退房,要麼降價。

好比你去商場買大件消費品,商家必須提供售後三包,售後服務,有一年以上無理由退貨的權利。

房子也是大宗消費品,買房者也有退房的權利,國家也沒規定不能退房,買房者當然就可以要求開發商要麼退房,要麼補差價的權利。

萬科在廈門七折甩賣別墅,買房者就要求萬科要麼退房,要麼降價30%,萬科也答應了,讓利30%給消費者,就是對契約精神的尊重。

個人一直認為開發商一定要有做人的底線,不能不遵守遊戲規則,不能只做穩賺不賠的生意,還是要有社會關懷。


光芒萬丈34957


房價上漲符合心理預期,也和開發商當時忽悠的房價將上漲相一致。這時感謝還來不及呢!有什麼可鬧的。都在慶幸早買一步,晚了就要多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同時個人資產不費吹灰之力也翻倍了。開發商後期沒有按前期許若的上漲價位買房,而是低於前期業主的房價賣房。其實也可以認定為“違約”,雖然只是口頭上的說辭,不夠成法律要件,但是從道義上來說還是有理虧之處。

好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站在所謂道義的制高點來譴責“房鬧”的人。其實憑心而論如果你被商家忽悠買東西,說再不買就更貴了,買了後發現還很多而且更便宜,這時你是什麼心態?

當然作為開發商他也不願意降價,作為商人誰不願意賣得越高越好呢?降價的原因是一時的調控政策決定的,開發商也是很無奈。就跟你做生意進商場,商場跟你談好分配比例。結果進來後強制執行他們定的價格,不這樣就讓你馬上退出,你忍氣吞聲接受了。結果買過的人來找你討要說法,因為你為了促銷虛誇了它的價值。這時候你就是“開發商”,商場就是調控政策,消費者就是“房鬧”。現在大家是不是覺得“板子”打錯人了呢?


老楊 Liven


我認為,這個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

面的原因:

1 與一般的剛需族相比,炒房客的心態不同,慾望比較大,甚至可以說是特別貪心。炒房客一心想著“一夜暴富”,並且很多炒房客都已經嚐到了很多的甜頭,炒了幾棟房子就大賺了幾十萬甚至好幾百萬塊錢,心裡頭樂滋滋的。突然之間房價下跌,炒房客過去賺的錢可能就會打水漂了,甚至可能會欠下鉅額債務,炒房客的心理防線就可能會崩潰了。過度的貪慾,就可能會驅使炒房客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比如說去砸售樓部鬧事……

2 與普通的剛需族相比,炒房客所

處的狀況不同:房價下跌的時候,

意味著炒房客原來賺的錢,會打水漂,甚至會虧損欠下鉅額債務,心

理壓力很大;而房價上漲時,普通

的剛需族看著房價,望而卻步。最

多也不過是抱怨一下自己沒有早點

買房,或者抱怨既得利益者推高房價。而且,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對土地財政收入的過度依賴,也不是開發商一方面的原因,大不

了買不起房子就繼續租房子住啊,

不至於衝動去砸售樓部鬧事。


人在旅途2420557


告訴你們,炒房客眼光精準,錢多,信息渠道廣泛,絕不至於剛買了就降價,他們是市場上最聰明的一群人,房價為什麼漲,什麼時候漲,都非常清楚。往往能做到剛籤合同沒幾天就有重大利好消息,有的時候手續還沒辦完,房價就漲百分之30-50,這都是很正常的。

房鬧情況是因為房子降價了,降價是極端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在此之前一定很早就出現了市場轉冷的徵兆,炒房客絕不會在這種盛極將衰的頂點入場。這個時候套上的全是被之前房價暴漲幹懵的剛需或是盲目投資的大媽。

剛需在市場火熱房價暴漲的週期中缺乏眼光,也往往捨不得掏錢找關係,投資客卻捨得花錢 找關係買優質房產,所以上漲時一旦投資客入場剛需基本沒有機會,剛需只能等著他們炒完接盤,可謂是被血坑了一把,眼看著六個錢包的錢隨便一跌就沒了,你說他急不急?


顏社沒房窮比


房價跌了,投資客損失的是真金白銀,好比你10塊錢買的股票,買入的總市值100萬,過一段時間,它一下子就跌到5塊了,你的市場直接縮水一半,心態肯定崩了,售樓部還在那裡,肯定要去發洩一下,其實實際上也沒什麼用,情緒上的發洩而已。如果房價上漲了,最低價格買進的,口袋進的是真金白銀,你看到過賺了錢,還去售樓部鬧?


愛雲生


16年40萬的房子,現在漲到90多萬。沒買房的剛需是不是應該要求開發商補差價?房子降價20萬,給買房的人補退10萬,過三年又漲30萬,是不是要給開發商補差價?房子是商品、也是資產,沒有哪個約定房子只能漲不能跌


鐵騎


這是個很好的問答題。因為炒房團豬狗不如,什麼事都想得出來做得出來,剛需的沒錢沒底氣,每天都在拼命賺錢來養家餬口買房,沒有精力和資源渠道去鬧,也沒辦法把各個剛需人群集合起來!而炒房團就不同了,一堆炒房的都是相互認識,甚至財大氣粗的自己都不用出面,一天兩百可以叫幾十號人賣力的幹活去鬧。所以國家政府如果不主動保護剛需,為剛需者著想將是狼狽為奸太可怕了!!!


淵遙


鬧事兒的大多數是炒房子的 自己住漲跌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