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近現代名人——李彌

李彌(公元1902年-1973年),又名炳仁,號文卿,國民黨軍陸軍中將(病逝後追晉二級上將)。1902年生於今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祖籍今保山市騰衝縣)人。他小學畢業後,轉去騰衝升學,就讀於清末舉人王承漠的私館。1924年,李彌離家謀求職業,輾轉到廣州,經人介紹在雲南駐粵滇軍第7師師部當差,任勤務兵。該師師長李根雲是時任廣東韶關督辦李根源的胞弟,見李彌有一定的文化,好學上進,勤奮肯幹,甚為喜愛,不久提撥他為副官。韶關督辦公署顧問袁恩錫,與李根雲過從甚密,知李彌是雲南同鄉,頗為賞識,便收為義子。不久李彌被保送上了黃埔軍校第四期衛生隊。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彌由保安團調回正規軍。1938年,先後任第36軍96師268旅副旅長、旅長。次年,升為該軍5師副師長,駐防重慶。蔣介石召見該軍軍長姚純,問道:“李彌這個人怎麼樣?可靠嗎?據報他有些活動。”姚聽後誓死力保,斷言李彌是可靠的。事後李彌多次對人講:“危險啊,要不是軍座(指姚純),頭掉了還不知為什麼?”

1940年,李彌調任第8軍榮譽第1師師長。次年4月,他率部增援宜昌。在天皇寺、雨台山一線與日軍對峙,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

1942年初,經軍長鄭洞國的保薦,李彌升為第8軍副軍長兼湖南芷(江)綏(寧)師管區司令。不久,該軍開往雲南的河口、馬關一帶,以阻止日軍經由越南向雲南的進犯。李彌留在芷綏師管區。1943年底,他返歸第8軍,在馬關的古木,主持該軍的幹部訓練班。

1944年5月,駐印度的國民黨軍和滇西遠征軍經過整訓後,同時向緬北和怒江以西的日軍發起攻擊。第8軍奉命從保山開赴龍陵,增援滇西遠征軍左翼軍,擔負攻打松山高地的任務。7月,第8軍軍長何紹周指揮部隊與固守松山高地的日軍56師團23聯隊反覆爭奪,兩月餘未能攻下。李彌接替指揮,他把指揮所搬上了前沿陣地,集中火炮,近距離直接瞄準日軍堅固工事;由美軍飛機配合,低空投彈,挖地道炸燬敵人的主堡。9月1日,蔣介石下了一道死命令,限第8軍在“九·一八”國恥日前必須拿下松山,否則正副軍長均按軍法從事。於是李彌抓了頂鋼盔往頭上一扣,親自帶領特務營衝上松山主峰陣地,一連激戰數日,9月6日,他被人從主峰扶下來,據目擊者描述:……鬍子拉碴,眼眶充血,打雙赤腳,呢軍服成碎條狀,身上兩處負傷,人已經走形。第二天,松山戰役結束,參謀長向他報告:副軍長,我們勝利了!李彌坐在指揮部外一塊石頭上一動也不動,像個木頭人,只見著眼淚滾下臉頰……在這次艱苦、激烈的—戰中,該軍1師3團傷亡3000多人,整編時僅存1連人。為此,惠通橋邊和昆明的圓通山曾建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松山作戰獲勝後,何應欽調第8軍軍長何紹周任昆明警備司令部副總司令,擬由中央軍校高等教育訓練班主任劉伯龍接任軍長。陳誠力持異議,駐第8軍的美國顧問組組長認為李彌有戰功,也向蔣介石推薦他任軍長,李彌因而晉升為軍長。隨後,他率部隊前往雲南的陸良,路南、師宗等地整補訓練。

1948年李彌所部改編為第13兵團,李彌任13兵團司令官。淮海戰役中,奉命支援黃百韜部未果,不久第13兵團全軍覆沒,李彌化裝潛到山東濰縣、青島,乘海輪赴南京、上海。後任第13編練司令部司令兼重編第8軍軍長,往閩西、雲南徵兵。1949年12月9日,盧漢及其軍政人員率部起義,李彌等國民黨軍將領在昆明被扣。為解除國民黨軍對昆明的圍困,盧漢擬將李彌、餘程萬放回。李、佘也表示出城後,願說服進攻昆明的國民黨軍向解放軍投誠。但李彌離昆後,即與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湯堯商議,將部隊撒到滇南的開遠、蒙自一帶,準備重整軍隊,捲土重來。

1950年,李彌率部逃往緬甸、老撾、泰國交界地,大部被殲於境內。同年9月,9月,蔣介石派李彌等人到緬甸北部,糾集外逃殘部和部分土頑武裝,組成“反共抗俄救國軍滇南邊區第一縱隊”。12月,李彌被委為“雲南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

1953年1月,在緬國民黨軍殘部改稱“雲南反共救國軍遊擊總部”。緬甸政府對李彌殘部進行軍事圍剿;同時向聯合國提出控訴。蔣介石當局將李稱殘部改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953年底至1954年,李彌殘部多數被迫陸續撤往臺灣。李彌到臺灣後,先後充任—民—民大會代表、中央評議委員和“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等職。1973年在臺灣去世。

雲南近現代名人——李彌

李彌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