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李彌爲什麼不接應黃百韜?原因其實在這裡

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慘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國民黨黃百韜第7兵團被華東野戰軍重重包圍在碾莊地區,導致國民黨“徐蚌會戰”計劃落空,被迫在徐州一帶與解放軍開打,最終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三股軍事力量被解放軍圍殲。

淮海戰役中,李彌為什麼不接應黃百韜?原因其實在這裡

直到現在都有人說,黃百韜是國民黨慘敗的罪人,如果他不被圍,國民黨軍隊絕對有可能全身而退。那麼黃百韜兵團被包圍,完全是他自己的問題和責任嗎?肯定不全是,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民黨13兵團司令李彌的問題。真是他不願意接應黃百韜兵團,導致黃百韜兵團周邊形成了一片軍事空白,為解放軍圍殲黃百韜兵團創造了有利條件。那麼為什麼李彌不願意接應一下黃百韜呢?

首先,如果李彌當時留在曹八集接應黃百韜兵團,那就意味著他要在危險的境地等待兩天之久。兵貴神速,解放軍尤其以行動迅速著稱,而北面擔任掩護任務的國民黨第3綏靖區部隊是西北雜牌軍,戰力低下、士氣不穩,幾乎不可能擋得住解放軍大軍南下。而且,李彌兵團當時編制只有兩個軍,兵力少,戰鬥力也不強。對李彌來說,多待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所以他為了自己不被包圍,才不願意接應黃百韜。

淮海戰役中,李彌為什麼不接應黃百韜?原因其實在這裡

其次,李彌的撤退(不接應)不是他能決定的,也就是說李彌手中握著徐州剿總司令劉峙的命令,撤退是名正言順。同時,李彌也沒有義務留下接應黃百韜兵團。所以說,坑黃百韜的不是李彌,而是國民黨“豬將”劉峙。據說,黃百韜兵團之所以在新安鎮等待第9綏靖區44軍歸建,耽誤了撤退時機,是因為44軍在海州為劉峙經營私鹽生意,劉峙捨不得這筆生意,所以讓黃百韜給自己“壓鏢”,把44軍帶到徐州。

淮海戰役中,李彌為什麼不接應黃百韜?原因其實在這裡

最後,國民黨軍隊派系爭鬥非常嚴重,一個不服一個,誰看誰都不順眼。黃百韜雖是國民黨一員悍將,但出身雜牌,而李彌是正牌黃埔系;因為派系不同,所以李彌覺得為黃百韜冒風險不值當。總體來講,黃百韜兵團被圍,最主要的原因不在黃百韜身上,而是被上級坑了。在形勢極其危急下,劉峙一方面讓黃百韜兵團原地等待44軍,這本身就是昏招,另一方面劉峙又讓其他軍隊趕緊撤,離黃百韜兵團最近的李彌這才撤走,留下了黃百韜兵團孤零零在外,豈有不被解放軍包圍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