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習於智長”,教育能夠使人挖掘出自己的潛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在這其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孩子從咿呀學語,到自主學習,最終參加高考,這一路上都離不開父母的關心與陪伴。可以說,一個父母的行為方式,會完完全全體現在孩子身上;而高考能夠大捷的學生,也離不開家長的悉心教育。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1、學霸也離不開愛的滋養

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採訪中,99%的孩子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 啟發: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夠的寬容,允許不良;足夠的堅定,糾正不良。”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2、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 啟發:對孩子說點什麼,不如去做點什麼。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3、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 啟發:我們無法逼孩子學習,卻可以培養孩子對思考的興趣。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4.學會放手

老人常說:“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養育孩子也是這樣,學會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象中厲害得多。

☞ 啟發: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斷長大,獨立,超越父母。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5. 閱讀經典,擴寬思維。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典,這是許多狀元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閱讀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

☞ 啟發: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更是理解人生的途徑。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6. 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 啟發: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須針對孩子自身特點,靈活運用。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7. 題不在多,在於總結

96%的狀元並不贊成“題海戰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勤奮並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做題不在量在質,其實題型就那麼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啟示:比起死讀書、傻做題,善於總結,找到方法,才是獲得高分的金鑰匙。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8. 作息規律,熱愛運動。

這點雖然很簡單,但我卻覺得特別重要。也許正是由於學習中並不崇尚“題海戰術”,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學習是場持久戰,沒有強健的體魄,如何能撐過12年。

☞ 啟發:從小培養孩子規律作息,運動習慣,將令孩子受益終生。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9. 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們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麼選擇,我都絕對支持!”——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之處,父母可以借鑑

看了以上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啟發和思考。其實,無論孩子是否能成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