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酸菜豆腐腦湯,老長沙都懂的味

一碗酸菜豆腐脑汤,老长沙都懂的味

《織機街133號的故事》連載(12)

文 | 阿信

那個年代的早餐,一般的人家都是吃米飯,而且是先天晚上多煮點米飯,第二天早上把剩飯炒熱吃。下飯菜最好的就是豆腐腦湯。湯泡飯,一呼嚨,一碗飯就吃下去了,還營養。所以,早上起床買豆腐腦,成為那時家裡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豆腐腦,是豆腐製作過程中的半成品,最大的特點是細嫩。豆腐腦如妙齡少女,豆腐則似半老佳人。

一碗酸菜豆腐脑汤,老长沙都懂的味

1972年的下水道井蓋

離我們院最近的豆腐腦店是東慶街光榮豆製品店。這是一家國營商店,規模大,品種全,質量好,價格平。它早上供應豆腐佬,下午供應豆腐、油豆腐,天天如此,從不關門。買2分3分錢的豆腐佬打湯,夠一家五六口人吃。如果買5分錢的,還可以留一半到晚上吃。豆腐是4分錢一塊。它早上只做一缸豆腐腦,賣完為止。所以,要買到豆腐腦,必須起早床,夏天5點多鐘、冬天6點多鐘就要去排隊,否則,就買不到。買豆腐腦都是每家小孩的事。天還沒完全亮就要出門,小孩都有些害怕。於是,大家往往相約同行。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大家互相問明天早上去買不買豆腐腦。

一碗酸菜豆腐脑汤,老长沙都懂的味

小贏洲,從我們家去光榮豆腐店必經之路

我們家買豆腐腦是由我姐姐負責。去東慶街光榮豆製品店要經過省人民醫院的落氣亭(即停屍房)。姐姐膽子小,如果是一個人去買,她就要停在遠處,見有人路過,便連忙同行快速走過那落氣亭。有天早上,她買回豆腐腦,在路上一不小心,把蒸缽打爛了,豆腐腦撒得一地,她又急又怕,不敢回去,怕大人罵,於是躲在院子外駱藝家的窗戶下,幸好不久被鄰居萬四媽發現了,連忙寬慰她,並送她回家。

一碗酸菜豆腐脑汤,老长沙都懂的味

馬王街,去光榮豆腐店必經之路

到店裡買豆腐腦,先要排隊買籌。籌是用竹子做的。買了籌後,再到另一邊排隊取豆腐佬。賣豆腐腦的師傅手拿一個大鐵瓢,從一缸的豆腐佬表面輕輕地“瓦”一層,放到顧客的盆裡。師傅這一“瓦”是很有學問的。他要把豆腐腦的面積儘量“瓦”得大一點,但是薄薄的一層,這樣,給人的感覺好像豆腐腦有蠻多,而實際重量並不多。為了省去排隊買籌的時間,有時我跟著姐姐一起去,把第二天的籌也買了,到第二天她直接拿籌取豆腐腦。記憶中我就去排隊買籌的次數不多。

一碗酸菜豆腐脑汤,老长沙都懂的味

豆腐腦加酸菜打湯最好吃。我們家每年都自己做酸菜,自己做的,既乾淨,又脆嫩,還經濟,比買的好多了。酸菜用排菜做最好,買回來洗乾淨,曬乾,撒上鹽,放進罈子裡醃一段時間,等帶點酸酸味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家裡洗菜、曬菜,姐姐都要幫著大人做。有時候,她正和鄰家小孩玩“跳房子”、橡皮筋的遊戲,突然聽到大人喊收酸菜,她好煩燥,但又無可奈何,只好極不情願地去收菜。她一走,害得大家都也玩不成了。

未完待續…

回顧前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