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都說去到一個地方旅行,想要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學著當地居民過幾日本土生活,那麼一頓當地的美味早餐是必不可少的。但對生在潮汕長在潮汕的人來說,除去清晰的地理界限,它更是一群人、一種飲食文化,一個外來人可以通過味蕾來認識的人文地標。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街頭巷尾那些傳承至今的美食味道,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最貼近生活的早餐,清晰地顯露出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與飲食文化。在潮州這樣一個閒適的小城裡,悠然地享用一頓早餐不再是奢望,哪怕是早起的上班族,也擁有一份“講究”早餐的時間。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潮州美味

凌晨的朦朧光線裡,早餐奏響一曲鍋碗瓢盆的交響樂,慢慢地,迎來了早起人們的腳步聲與問候聲。熱騰騰的霧氣中,三兩口美味下肚,溫暖漸入心腸,褪去了惺忪睡眼的人們如夢初醒。晨光驅散了街巷裡的最後一片混沌,一天的生活便開始了。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潮州白粥和鹹雜

不少潮州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開始。

清晨,潮州西園路上熙熙攘攘,素面朝天的菜市場裡兜售著新鮮水靈的蔬菜,品種豐富的海鮮整齊地擺放在石板上,這座城市最鮮豔的色彩、最鮮活的生命似乎都匯聚於此。說菜市場是窺探市井生活的絕佳去處,一點也不為過,提著魚蝦菜肉回家燒菜煮飯的人們個個都是生活家。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潮州粥鋪

穿過菜市場,空氣裡氤氳著的嫋嫋水蒸氣是最好的指路牌——當地人鍾愛的白粥店就藏匿其間。西園路上的白粥店大多比較逼仄,三、五張桌椅便能撐起整間店面。

粘稠,是潮州粥與米粒分明的廣式粥最大的區別。因此,潮汕方言又把粥叫做“糜”。潮州人熬粥一定要一次性加足水,用大火猛攻,煮至米粒剛要爆腰時,整鍋粥讓餘熱糜化,米粒下沉,上面浮著一層如膠脂的粥漿,這就是“糜”了。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潮州白粥

香港人把“買菜”講作“買餸”,潮州人則習慣講作“買鹹”。“鹹”在潮汕方言裡有“菜”的意思。喝粥,潮州人喜歡搭配“雜鹹”,雜鹹以鹽漬為主,除了橄欖菜、醃雪菜外,還包含姜醃橄欖、鹹巴浪魚、姑蘇豆腐等美食。新鮮捕撈的巴浪魚經高溫油炸,外酥內嫩透著海鹹味,浸漬著白粥下肚別有一番風味。愛吃會吃的潮州人甚至連小蟹小蝦這樣的小生物也不肯放過,經曬乾鹽漬後也成了一味下飯小菜。

“食在廣州 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吃什麼

鹹巴浪魚

至於雜鹹裡的姑蘇豆腐,則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傳說清初有一姑蘇道士來潮州遊歷,把姑蘇城精製香腐的做法傳授給了潮州老君堂的道士,故稱之為“姑蘇香腐”。走在潮州的牌坊街上,隨處可見竹編簸箕乘放著晾曬的姑蘇豆腐,每塊約一寸見方的姑蘇豆腐,經過糖水和香料反覆滷煮,色澤烏亮,咀嚼起來韌性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