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將控制金融業占GDP的比重

近年來,中國金融業發展迅速,金融機構過度膨脹,各類金融創新“野蠻”生長。中國社科院在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國金融業高增長:邏輯與風險》稱,考察金融業增加值這一核心指標可以發現,近10年來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翻了一番,從2005年的4%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8.44%——該數值不僅高於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高於美國、英國等傳統經濟發達國家。值得警惕的是,2012年以來我國金融業的高增長是在製造業快速下滑的背景下發生的,這意味著金融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正在喪失,預示著風險爆發的可能性正在提高。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尋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必須理清金融部門與實體經濟部門的關係,探尋中國金融業高速增長背後的邏輯、潛在的風險以及化解之道。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金融業快速增長與工業佔比下滑形成鮮明對比,可以用兩個產業的增加值佔比、增加值增速以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三組數據來說明。(1)從增加值佔比來看,2012-2016年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穩步提高,依次為6.51%、6.92%、7.25%、8.44%和8.35%;同期工業增加值佔比則快速下滑,分別為38.66%、37.35%、36.31%、34.5%和33.31%。(2)從增加值增速來看,2012-2016年的GDP增長率分別為7.9%、7.8%、7.3%、6.9%和6.7%,同期金融業增加值的增速為9.4%、10.6%、9.9%、16%和5.7%,而工業增加值的增速為8.1%、7.7%、7%、6%和6%。金融業增速全部高於工業增速,除2016年外均遠高於同期經濟增速。(3)從各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2012-2016年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5%、8.9%、9.5%、16.4%和7.1%,而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顯著下降,分別為40.59%、37.9%、35.3%、30.4%和30.7%。從宏觀層面看,中國金融業發展過度,這一點已經被決策高層認可。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日前表示,中國要處理金融業過度膨脹的問題,未來金融業佔GDP的比例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實體經濟行業。不過,雖然國內有多項金融問題要持續改革,但不會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及資本賬對外開放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