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這羣守護者 開啓「大魚」種羣恢復的希望

電影《大魚海棠》,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女孩衝破困難與阻礙,幫助大魚迴歸大海。在長江邊上,也有一群這樣的人,為了幫忙大魚“中華鱘”迴歸大海而一直努力著。7月31日,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跟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採訪組,來到了位於湖北宜昌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見到了這群“中華鱘”的守護者。

過度捕撈 壽命最長的淡水魚數量劇減

追鱘中華鱘的起源,要從距今約1.4億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堊紀,當時鱘魚是恐龍們的小夥伴。我們先民很早就認識了中華鱘,根據文獻記載,在周代,就已經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它是一條“大”魚,成魚可以長到兩米多身長,500斤體重,而壽命幾乎和人的正常壽命差不多,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

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華鱘是大型經濟型魚類,據統計,1972年到1980的期間,長江流域成年中華鱘的年均捕獲量為517尾,相對平穩,但在1981年的捕撈量達到了800多尾,1982年更是高達1163尾,過度捕撈使中華鱘數量大幅減少。1983年,國家禁止中華鱘的商業捕撈,並嚴格限制人工繁殖科研用魚。

36年護鱘之路 科研技術突破帶來種群恢復希望

從1982年水利部發文成立三三〇工程局水產處(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開始,我國正式開啟了中華鱘人工繁殖和保護的大門。

长江边这群守护者 开启“大鱼”种群恢复的希望

中華鱘研究所人工繁殖的中華鱘

1984年,科研員利用雄魚腦垂體催產成功。1985年,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進一步推進,人工合成激素代替腦垂體進行催產實驗成功,不必再為獲得腦垂體而捕殺野生中華鱘。1995年中華鱘研究所在國內率先突破大規格幼鱘的培育技術,將規模化培育幼鱘的成活率達到了70%以上。2000年,中華鱘活體無創傷取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結束了為繁殖而犧牲親魚的歷史。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華鱘在中華鱘研究所三峽壩區基地誕生。

长江边这群守护者 开启“大鱼”种群恢复的希望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副所長 李志遠

“我們在2013年率先實現了單性繁殖技術,用最普通的話來講,就是隻有媽媽也能生寶寶。”中華鱘研究所副所長李志遠告訴記者,這項技術是利用中華鱘雌魚的魚卵,用其他的精子把它激活,單用雌魚魚卵就可以繁殖出中華鱘。這項技術的突破,也讓科研人員看到了其他珍惜魚類種群恢復的希望,“我們當時評判,如果這項技術在一二十年前實現突破,把它用在白鰭豚或者白鱘這樣的珍惜魚類上面,它們的生存史也許就會改變了。”李志遠說。

為了“大魚”的生存 對非法捕撈說不!

從1984年第一次中華鱘人工放流至今,中華鱘研究所總共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503萬尾。中華鱘數量的增加,也一路見證了科研人員為保護“大魚”所付出的努力。

长江边这群守护者 开启“大鱼”种群恢复的希望

科研人員正在進行環境DNA實驗,可檢測出中華鱘以及長江四大家魚類(草魚、青魚、鰱魚、鱅魚)的產卵情況

李志遠介紹,為了探究中華鱘洄游的情況,2014年開始中華鱘研究所開始建設覆蓋長江中下游的首個監測系統,通過數據分析,超過50%的放流中華鱘順利從長江宜昌的放流點回到大海。“這個數據是很不錯的,但是還有40%多的中華鱘沒有回到大海,因為長江提供的生存環境給中華鱘帶來極大的挑戰。如果要更好的保護長江魚類,非法捕撈一定要禁止。”

(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餘麗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