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發脾氣,根據情緒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

如果孩子的情緒不穩定,總是控制不住發脾氣,是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共情、安慰不管用,自己壓不住心火,也跟著孩子一起爆發,可就演變成家庭戰爭了,這樣對引導孩子沒有好處,反而適得其反。

孩子經常會說惹父母生氣的話,而且很容易激怒你。這是切記要穩住。提醒自己不要被孩子的語言和情緒影響,保持平和、堅定的態度。不用情緒對抗情緒是好的示範的基礎。

面對孩子發脾氣,根據情緒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

第一階段:情緒發展期,特點是孩子會升級自己的行為,對父母發起強攻。

應對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描述孩子的行為,梳理孩子心中的渴望,給出具體的建議。

孩子:“我就是要出去玩!”“不行,不能等,馬上出去玩!”“我就要!就要!”

爸爸:“你發脾氣了,心裡不開心。我看見你剛才狠狠的剁腳。”“你希望爸爸可以現在陪你出去玩,你很喜歡跟爸爸一起玩。”“爸爸現在有工作要完成,我們過半小時就可以出去了。你可以自己平靜一下,感覺好點了,就告訴爸爸。”“不可以扔東西,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訴我。”

面對孩子發脾氣,根據情緒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

第二階段,情緒平臺期,孩子會聲東擊西,轉移問題。

策略:以不變應萬變,繼續重複行動建議。

孩子:“我想出去踢球。”“我一天都沒出去玩了。”“你總是沒時間。”

爸爸:“好的,玩什麼我們一會可以商量。但要等爸爸忙完手裡的工作。”“嗯,過一會我們就可以一起出去玩了,你先平靜一下心情。”

面對孩子發脾氣,根據情緒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

第三階段:情緒整理期,安靜的梳理。

策略:趁熱打鐵,鞏固,鼓勵孩子的進步,讓孩子產生約束自己的內動力。

孩子:“爸爸,別說了,您不說,我還能好的快一些。”“我就是太想出去玩了。”

爸爸:“來,喝口水。”“深呼吸,來爸爸抱抱你。”“爸爸覺得你找到了一些控制自己的方法。”“跟爸爸說說你是怎麼安靜下來。”“嗯,下一次,你可以平靜的跟爸爸商量出去玩的事情。”

面對孩子發脾氣,根據情緒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

情緒是有發展過程的,遇到孩子情緒化語言,父母不能往心裡去,平和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示範。

關注到孩子的情緒,替他表達出感受,給予積極、具體的行動建議。冷靜的堅持,再堅持。

在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幫孩子梳理情緒過程,強化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培養孩子的反省和自我認知。

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孩子就越來越接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