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數位化貨幣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5月25—26日,在杭州舉辦的2018中國交易金融服務創新論壇(TFIF)暨第10屆中國商業銀行財資論道以“看財資看未來,論道交易新金融”為主題,聚集了全國業界近60家商業銀行140多位專家。與會嘉賓圍繞數字經濟下,以科技驅動交易金融服務創新,共同交流與探討立足交易場景、鏈式金融,藉助金融科技賦能,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本文本文根據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公司董事長傅哲祥本次會議演講內容整理。

刊於《財資中國》雜誌2018年7月刊,有刪減

新金融:數字化貨幣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公司董事長 傅哲祥

本文從金融演進和數字化金融兩個方面來對新金融進行探討與分析。

金融的演進

從銀行的發展史來看,它起源於倉儲和受託管理,現在的存單就是從過去的倉單進化而來。倉單觸發了存款銀行和貸款銀行的產生,又從單一的存款銀行或貸款銀行發展到現代意義上的各類金融機構。由於社會的發展,金融業的業務,包括銀行的業務也在不斷地細分。隨著專業細分和機構擴張,社會利潤和泡沫風險也向金融業集聚,引發了實體企業也紛紛地轉向金融。

近年來,實體經濟“去實就虛”除了人性和資本的逐利性外,可能還受到另外兩個方面的客觀因素的影響。第一,金融並不完全是虛擬經濟。在過去的幾百年社會經濟發展中,金融通過對“碎片化時間價值重組”,扮演了資源配置的角色;第二,對金融的投資不同於對實體企業的投資。對金融的投資無需經過“貨幣——實物(廠房、原材料、加工、銷售)——貨幣”的轉換,直接是“貨幣——貨幣”。因此,在整個金融投資與持續經營循環中,貨幣形態始終不變——這是

金融投資不同於實體投資本質的差異。

直到本世紀初期,按照《金融的邏輯》一書中的定義,“金融的本質是跨時空的資源配置”。由於金融是以貨幣為媒介反映“本質”、實現功能的,因此,這個定義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貨幣的時間價值,也是資源的時間價值;二是相同的資源在同一區域不同時點、或同一時點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價值(這也是區域優勢理論的基礎之一)。正因為金融是跨時空的資源配置,使我們長期以來把金融當成是萬業之母,也由此產生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所有的實體企業圍繞金融轉。儘管我們今天探討、倡導銀行業要從傳統的“存貸業務”向“交易銀行”轉型,然而這種“轉型”無非是把銀行服務的鏈條延長些而已,所謂“一攬子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等,由於對銀行的本質、對信息時代的基本特徵缺乏理解,其實質依然是希望實體企業繼續圍繞金融轉。

這種思維忽略了兩個悖論

首先,銀行對實體企業的雙重依賴(實體企業的存款和貸款都是銀行的“資源”,但兩者的訴求是對立的);其次,銀行是以貨幣為對象的“信用經營者”,貨幣信用越高價值越大,但“貨幣”作為價值的反映形式承載的卻是“匿名信用”,這就導致銀行陷入“經營信用”與“信用不可信”的兩難境地。

隨著技術進步,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尤其是區塊鏈、電子貨幣的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對稱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其對傳統貨幣的替代已見雛形

數字化金融

目前,我們面臨的社會生態和經濟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包括思維、技術、貨幣以及交易行為等。本質上,金融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就是數據。從貨幣起源或貨幣從“特殊商品”到信用貨幣的進化歷程看,已經脫離了“特殊商品”屬性,成為純信用產物,在現實經濟中成為標識、定義以及計量交易行為的工具。而作為交易行為的工具,其原本具備的“供需雙向耦合、可分割性和便攜性”等基本屬性已經被互聯網和計算機替代。

因此,數字化貨幣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企業已經開始拋棄只計算組織內部成本的做法,轉而計算整個經濟流程的成本”的時代來臨之際,金融機構是否需要放下身段,重新計算經濟流成本中歸屬於銀行的利潤是多少,從而據此評價銀行自身的經營成本。過去,金融被稱為“萬業之母”,是實體經濟圍繞金融循環的時代。今天,隨著商業模式的變革和經濟生態的改變,眾多產業鏈“平臺”和行業跨界的交易模式展現在現實經濟生活之中。在此境遇下,金融恐怕只能依附於產業鏈平臺才能生存。所以,金融不僅僅是一項業務,一種工具,或一個機構;金融是對經濟生活和社會關係的定義、標識和計量,是用數字來定義、量化、表達一切交易的過程。由此可見,金融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

『 全文可訂閱本期雜誌瀏覽。加財資君微信treasury-westlake,進微信群與行業大咖交流。』

新金融:數字化貨幣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點擊瞭解更多,訂閱《財資中國》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