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萬億金融帝國,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

“一個人在這個位子上遲早要離開,不能把個人的興衰跟企業綁起來,我只是一個‘打工的’。”

有一次在被記者採訪時,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如是說。

不得不說,這句話背後,是深深的智慧,和作為平安創始人對平安深沉而理性的愛。

4.7萬億金融帝國,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

也因為如此,馬明哲帶領的中國平安,成就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金融奇蹟。

從13人,到今天的一百四十萬代理人隊伍;從籍籍無名,到今天的世界500強第39位。

平安只用了三十年。

這三十年,平安也一直在創新的路上快馬加鞭。


2013年,中國保監會批覆同意眾安在線財產保險開業。

這個還沒上市就估值800億的在線保險公司,三大股東分別是螞蟻金服、騰訊和平安保險,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是馬雲、馬化騰和馬明哲合開的。

這是馬明哲第一次和馬雲馬化騰比肩而立,之前,馬明哲低調的讓人甚至無法理解。

即使在面對6600萬年薪的質疑之時,馬明哲也並未公開發聲。

這背後,是馬明哲做事的一貫邏輯:

把精力聚焦於公司的快速發展上,至於其他的,順其自然。

馬明哲做事很快,在金融領域,馬明哲之前的行為一直是不被理解和看好的。

但馬明哲的厲害之處是:當別人看好了認準了去做了的時候,馬明哲已經做好了,然後收穫成果。

4.7萬億金融帝國,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

馬明哲的貴人,是袁庚

18歲高中畢業後,馬明哲下鄉當知青。

回城後,他先被分配到陽春市八甲水電站,後被調到深圳蛇口,從勞動人事處做到社保公司的經理助理。

一次工業區開會,社保公司經理不在,馬明哲代之參加。

討論中,袁庚記住了馬明哲的名字。

後來,馬明哲建議袁庚,成立一家保險公司。

在袁庚的支持下,有了平安保險。

但平安保險不好管理。因為招商局是更大頭的管理負責機構。

馬明哲開始股權改革,讓員工集體持股,平安職工合股基金公司成立,馬明哲任董事長。實現了真正的掌權。

後來,工行,招商局,中遠集團先後退出,伴隨著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和匯豐銀行的入股,同時伴隨平安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馬明哲用了15年,掌握了平安掌門人的權杖。

4.7萬億金融帝國,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

高效的公司管理

馬明哲年齡不小了,但在公司管理上,心態很年輕。

資本運作上,平安做了三件大事:

與摩根的合作,解決了發展綜合金融最需要的資金問題;

與麥肯錫的合作解決了組織過於膨脹、分散之後的協同管理問題;

與匯豐的合作,完成了綜合金融的全產業佈局。

人才管理上,馬明哲的理論是,“河水湍急,我們為什麼不請懂的人搭座橋,幫助我們過河?

查閱平安的高管清單,國外人才佔比在60%以上。

綜合金融的前瞻性

1993年,馬明哲提出:做綜合金融,朝金融控股這條路走下去。

沒過幾天,國務院就頒佈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

監管部門對平安的要求是:沒有完成分業前,不審批新的產品和分支機構。

拖到了2002年,國務院批准中信、光大、平安為3家綜合金融控股試點集團。

至此,平安保險在綜合金融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租賃。

此外,平安保險還成功地吞併了三家銀行(深圳商業銀行、東亞銀行、深發展銀行)。

平安銀行的橙色,在剛出現時,成為城市的熱門話題。

行業領軍人物的形象

2018年,平安成立三十週年。

平安的慶典,幾乎簡單的令人驚訝。

馬明哲的講話主題是:我是一個保險推銷員。

即使在世界五百強中排名39位,馬明哲對平安的定位也依然準確而低調。

保險推銷員,這五個字,永遠是中國保險從業者的代稱。

同時,平安的三村工程也開始進行。扶貧先扶智,村官,村醫,村教。平安在慈善上,做的很踏實。

2018年,李健成為平安代言人。

單曲《懂得》,很好聽。

4.7萬億金融帝國,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