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何祚歡專欄 I “勾魂奪命草”

I 何祚欢专栏 I “勾魂夺命草”

何祚歡

愛聊天的老頭

用嘴聊了半世,筆聊了700萬字

但還是嘴佔上風

許多人不曉得我還出過一摞書

其實這無所謂,咱們接著聊,聊武漢

I 何祚欢专栏 I “勾魂夺命草”

武漢小吃有名,武漢小吃勾人,所以一說到武漢美食,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吃。其實,武漢的家作小菜也是很值得說說的。

憑什麼要說“家作小菜”?

要知道,作為商業城市、移民城市的武漢,在21世紀以前的歲月裡,家家都少不了“待客”的活動,而且家家的待客都會是家宴與“上館”交替進行的。

如果是生意上的客人,來武漢又只呆兩三天,那你可以不管他的食宿,但一接一送這兩餐飯最好不要省了,而且最好是家裡一餐,館子裡一餐。上館子請是為了表現主人的“捨得”,“講味”;在家裡請則是表示親近、貼心。更重要的是,武漢這碼頭水旱兩路都方便,生意上的客人你連家門都不讓人家進,人家曉得你在漢口有沒有根啊?

同樣的道理,老家來的三親六眷,不管住長住短,館子裡、家裡都要請,日常三餐還馬虎不得。客人在老家吃糠咽菜是他的事,你這裡日常沒有四菜一湯是說不過去的。

I 何祚欢专栏 I “勾魂夺命草”

於是,武漢人只要成了家,差不多都是學著做幾個菜,掂幾下鍋,在客來無廚之時,就好招架一陣了。

於是,常上館子的武漢人會從館子裡偷得幾個菜式,回家做著改著就改成了家居的口味。

於是,館子裡的師傅也會從家廚中拿走幾個菜式,堂皇地懸牌,以示其無所不會。

漢口廚師,不論專業、業餘都有一種心態,自己做的菜一上桌就被搶光,他們會感到榮光。

在下也是天天要吃飯,餐餐不能少的。一生吃的菜不少,會做的菜不多。居然偶爾也獲得過這種榮耀。

那一盤被人一搶而光的菜,名字就叫:勾魂奪命草!

像武俠小說中的獨門暗器。

那天它就是我擊中客人的“暗器”。因為它不是我做的,而是女兒回家,自告奮勇自己選料,臨時加上的。

她在廚房裡搜索,找出了一包粉絲,一看就說它質量上好,於是便說“有了!”然後拉出一大把,燒開水,燙粉絲,讓水與粉絲一起待著,不管了。說是要泡透。在這空檔裡,她又找來紅紅綠綠、硬硬軟軟、脆脆酥酥的各樣東西,一一切成細絲,一起碼好後又不管了。待到上菜時,才見她撈出粉絲,丟到開水鍋裡滾上三兩滾後撈出來加油和過、攤涼,再才把那一堆絲絲倒上,並左一瓶右一罐地拿出種種調料灑到盤裡。

我說:這不是過年常見的“十樣菜”——說雅一點,什錦菜嗎?

女兒說,它不是什錦菜,它比什錦菜勁道、有彈性,鮮香之外,還要嚼出韌、脆、酥、滑的感覺,應該比什錦菜好吃。

於是,我端盤上桌,大叫一聲:菜來了——

叫什麼,這菜?

我答不出,因為“拌粉絲”太擋嘴,說出來沒勁。

女兒說:“各位長輩嚐了再說!”

於是筷子下去、上下翻飛,底料一露,誰不識粉絲?女兒不等失望者說話,搶先又提醒道:“吃了再說!”

“吱溜——”一片吸溜之聲,一片吧嗒之聲響過,便有一片贊聲參差而出:“好吃!”“爽口!”

接著是詢問之聲:“這菜叫麼事?”

女兒一聲笑:“何家獨門暗器:勾魂奪命草!”

客人們略一思忖,齊呼道:“叫得好,確有勾魂奪魄之功!”

我們幾個“好吃佬”事後偶爾說起,都覺得這道菜作料固然重要,而燙粉、煮粉的火候才是它的要命處。火嫩必生,久煮必粘,恰到好處,談何容易。

家作菜,作好了也是美食。

I 何祚欢专栏 I “勾魂夺命草”

文 | 何祚歡

圖片 | 來自於網絡

排版 | 王時青

文字校對 | 肖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