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畢業季租房警惕網貸陷阱 租金迎季節性上漲週期

酷暑6月,成千上萬的莘莘學子即將走出象牙塔,變身“社會人”。對於絕大多數的他們而言,租房是成為“社會人”的第一步。“租房”市場也因他們而火熱,時值畢業季,騰訊房產北京站對租房市場進行了一輪調查摸底。

在市場淨化、政府監管等因素影響下,很多租客明顯感受到“黑中介”越來越少,不過,新的租房陷阱也時有發生,需要警惕;此外,隨著消費觀念升級,以及90後租客大軍加入,長租公寓成為年輕人的寵兒。

「案例」畢業季租房警惕網貸陷阱 租金迎季節性上漲週期

租房的那些坑

(一)明明交的租金卻被辦成網貸

如果不是換房,小帥大概還不知道自己被辦理了網貸。

今年3月,畢業不久的他辭去老家工作來到北京,通過一個小中介,小帥找到了一所價格很便宜的房子。籤合同那天,中介告訴他可以押一付三,但要線下一次性結清,也可以押一付一,走線上第三方平臺,每個月多付7%的利息。“當時手上沒有錢,就選了押一付一的形式,並不知道第三方平臺是網貸公司。”

但住進去沒幾天,小帥就後悔了,環境特別糟糕:一個複式樓住了6戶人家,2個隔斷間,房子的隔音效果差到小帥能清楚聽到隔壁房間所放電影的臺詞。忍了3個月後,小帥終於決定重新找房子。

找房子過程中,小帥從其他中介口中知道了自己被辦理了網貸,“我們的房租實際上是交給了網貸平臺,中介公司是一次性從網貸平臺那裡拿走了12個月的房租,而我被辦理了這12個月房租的分期貸款。”

上述中介告訴小帥,這種情況在中介市場非常普遍,小帥並不是特例。好在,小帥成功將房源轉租出去,對方一次性付清了12個月租金,自己與對方都未遭受損失。小帥對中介的這種隱瞞行為表示不滿,他說,如果對方告知是網貸,雖然擔心會有風險,但這種押一付一的方式的確減輕了初次付款的壓力,還是會選擇。

(二)第一次整租當二房東,就損失了五六千

與小帥遇到不良中介不一樣的是,小黃的真金白銀損失多半是由於自己經驗不足造成。

去年,小黃和她的男朋友剛畢業,兩人都在北京找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為了上班方便,便在通州北苑找房子。“一開始我們只想找單間,但租房高峰期,附近並沒有合適的單間,中介建議我們先選擇整租。”於是,小黃聽從中介建議,以每月2900元的價格租了個一居室。

“當時以為很快就能租出去,所以簽了合同”,但令小黃沒有想到的是,“二房東”並不那麼好當,2個月過去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租客。後來,小黃終於通過一個平臺發佈的信息,找到租客。可是3個月後意外又發生了。這位租客與男朋友吵架了,一聲不吭就搬走了,招呼都沒打。鑑於他們關係尚可,小黃還是把租金如數退還給對方了。

由於小黃和她男朋友的工作都較繁忙,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找下一位租客,“帶人看房很麻煩,要約時間,要帶人過去,對方還不一定中意”。就這樣拖來拖去,2個月左右的時間又過去了。最終,小黃覺得房子空著是在太浪費了,下定決心終於又找到一位租客。

整個過程中,小黃算了一下,因為第一次整租也沒什麼經驗,前前後後相當於損失了5000多塊錢。

租房市場素描

5月租金同比漲5% 租金季節性上漲週期到來

隨著需求增多,北京租房市場開始進入季節性上漲週期。來自多家機構的數據顯示,北京5月租房交易量與租金都環比上漲。

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5月,北京通過我愛我家(普租)及我愛我家旗下相寓(長租公寓)達成的住宅租賃交易總量環比4月增長10%,同比2017年5月增長8.5%。租金均價為4572元/套,環比增長0.2%,同比上漲5%。分析人士認為,這也符合近幾年北京租金每年上漲個位數百分比的趨勢。

Real Data數據顯示,通過鏈家平臺租房的交易量與租金價格也環比上漲。從租金來看,單平米月租金環比上漲2.4%。分析人士預計,畢業季逐漸臨近,需求集中釋放市場供需矛盾加劇,租金將面臨一定的上漲壓力。

對於畢業生而言,初次租房,一切都很陌生,更不用提各區域的租金價格。鏈家“5月北京各城區租賃量價表現一覽”數據統計顯示,在北京,租金最便宜的區域為房山,最貴的為西城。

「案例」畢業季租房警惕網貸陷阱 租金迎季節性上漲週期

租房年齡分佈上看,我愛我家的數據顯示,5月80後仍是主力租房人群,佔全部租客的41.4%;90後次之,佔全部租客的29.3%;70後佔17.7%,其它年齡段租客佔11.6%。相比4月,90後增幅最大,這也是大學生畢業租賃旺季到來的前奏。

行業現象:

長租公寓份額在提升 租金貴、難盈利被吐槽

與以往相比,不少租客表示“黑中介”減少了。對此,麥田房產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這是一種叢林法則,“大公司可以拿到更多的房源,小公司沒有生存空間,市場集中度在提升,其次政府也在加強對中介公司的管理,再則,租客的消費意識也在提升。”

這種消費意識也體現在租房平臺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人偏向長租公寓。據騰訊房產隨機採訪,多數人選擇長租公寓的原因在於省心省力,真實房源、裝修時尚、室友靠譜、保潔保修服務方便等。

但也有不一樣的看法。租客小海認為,“長租公寓的房子太貴了,”他舉例道,“對門與我們一樣的房子,房東租給某長租公寓平臺,對外出租的價格是8200。”而他從房東手上租的房子僅五千多,而且除了交房租與房東幾乎沒有交集。“我不會選擇長租公寓,能租房的渠道很多的。”

據我愛我家的人士分析,目前北京市場上93%左右的租客還是選擇傳統租賃,7%左右的選擇長租公寓,但之後選擇長租公寓的佔比會提升。這位人士指出,長租公寓十幾年前就誕生了,只是叫法不一樣。

“長租公寓近兩年來爆發,是因為資本的催化、政府的鼓勵,加上租客及業主年齡層的變遷,觀念不一樣,以前租客想著怎麼省錢,現在是怎麼住得舒服,而業主也不想操心,前景還是很好。但十餘年,長租公寓的盈利模式沒有變化。”

我愛我家的分析師表示,目前長租公寓平臺還沒有盈利,都在講故事,“金融創新少,稅收高、改造成本高、收房成本高等都是難盈利的因素。”

對於長租公寓主打的“社群概念”,相關人士認為也是一種噱頭。“要做社群,整棟的公寓才有可行性,市面上90%以上是分散的,而且分散還會是一種趨勢,因為對於企業而言,整棟的房源很少。”

他進一步分析,即便拿到整棟的房源,投入也相當高,改造成本、政府的政策等,“未來整棟的長租公寓更多的是概念產品,有,但是難量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