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買房常見的“陷阱”,尤其是首次購房者要警惕

伴隨近些年房價的增長,人們的購房熱情也在膨脹。不過,購房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算是一筆花費最大的投入,理應慎重。況且買房過程中不斷上演著各種防不勝防的"陷阱",很多房子看起來佔了大便宜,但是等你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原來你處於巨大的陷阱中。下面,筆者盤點一些買房常見的陷阱,希望購房者能避開這些陷阱。

一是交易合同空白陷阱。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已擬好的合同有許多空白處待雙方確認後填入,購房者對於這些地方一定要填上對自己權益有利的內容,否則就為為開發商日後作弊提供了條件。

盤點買房常見的“陷阱”,尤其是首次購房者要警惕

二是吞定金。簽訂正式的商品房合同前,雙方簽訂認購書的法律性質:如果認購書含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如商品房的位置、總面積、單價、總價、簽訂正式預售合同的時間等,商品房認購書具有合同約束力,當事人違約要承擔違約責任,認購書中約定的款項應當視為解約定金,適用"定金罰則";如果認購書沒有含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則認購書只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購房者所繳款項應當退回。所以購房確定交納房屋購買定金時,一定要看房本,看和開發商介紹的信息是否相符。謹防由於開發商刊登房產信息失真,造成客戶違約,損失購房定金。貸款買房,交定金前好做貸款預審。

盤點買房常見的“陷阱”,尤其是首次購房者要警惕

三是特價幌子。不少樓盤以低價的"特價房"來吸引購房者,其實可能是位置不佳、戶型結構存在問題或者朝向採光不好的房子。對此,購房者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房屋信息,一定要看仔細、權衡好性價比,不要被搶購的氣氛和誘人的價格所蠱惑。

四是按揭款算法。大部分開發商在售樓廣告中寫明:提供多少年的幾成按揭、列出月供數,表示供樓是件輕鬆的事。可提供按揭的是銀行又不是非開發商,如果銀行不批准按揭或根本就不存在按揭,而購房者已繳部分房款,那購房者會十分被動。

五是房屋面積偏差。商品房銷售合同約定面積與實際面積發生差異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未做約定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若不退房,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的(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所以建議仔細瞭解開發商的相關資質及開發手續,注意樓盤宣傳海報,重視"不可抗力"條款的約定。

盤點買房常見的“陷阱”,尤其是首次購房者要警惕

六是配套縮水。不良開發商推樓盤時,推介園區周邊配套規劃,幼兒園、運動場、商業街等。可是這些內容並不會寫在合同裡,因為那些配套他根本無法保證。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明確是否長期免費;調查設施是否為部門所認可;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

七是搶購假象。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樓盤銷售處人頭攢動異常火爆,這種時候就要想想是不是開發商找的"托兒"?購房者可以明確告訴售樓小姐除非這套房,其他房都不要;要求查看合同,看你選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經銷售;到房產交易查閱正確的房源銷售數字,以免跌入"搶購"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