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一:補鈣會導致泌尿繫結石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泌尿繫結石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因為對泌尿繫結石的分析表明,泌尿繫結石中80%是鈣質。近年來研究證實,這一觀念是錯誤的,而且結論剛好相反:增加鈣的攝入反而可以減少患泌尿繫結石的危險性。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二:泌尿繫結石病人不能補鈣

泌尿繫結石大多是草酸鈣在尿中沉積,主要是草酸攝入過多,在泌尿道排出時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沉積形成泌尿繫結石。防治泌尿繫結石的關鍵是減少攝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草頭、竹筍、茭白等,這些食物應少吃,吃時應煮沸,去除草酸含量。鈣攝入量多的人群比鈣攝入量少的人群,泌尿繫結石的發生率要低。一般居民膳食中鈣攝入是不足的,應當增加鈣的攝入,鈣在消化道內增加,與草酸形成草酸鈣,減少草酸的吸收,也可以減少泌尿繫結石的發生。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不痛的腎結石相反可能因為沒有及時被發現,而引起極為嚴重的惡果。結石作為異物長期存在於腎臟中,不僅會引起感染,摩擦腎黏膜引起血尿,還可能引起泌尿系統梗阻,導致腎積水,甚至使腎功能完全喪失。臨床已經證實,結石的長期慢性刺激,還有併發腎臟腫瘤的可能。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四:體外碎石對人體沒有損害

體外能擊碎結石,必然就會對腎臟有損傷,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如果重複2-3次仍不見效,就應該考慮改用其他方法,如手術。

汪哲耀主任提醒,以下人群不能採用體外碎石:

不能治癒的出血性疾病病人:因碎石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尿路的微小損傷,若已有出血性疾病,可能形成大的出血及出血不止。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五:所有結石都能溶排

大於0.5釐米的結石,要採用藥物排石是很困難的。中藥排石主要是利用其利尿的作用,絕不是像廣告上所說的可以將結石溶解排出。如果吃了1-2個月的藥仍不見效,最好換個方法試試。長期吃藥只會損傷腎臟功能。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六:補充維生素C易患腎結石

維生素C是酶的輔因子,與膠原的合成、創傷的癒合、血管的脆性有關;維生素C還有抗氧化,促進鐵的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成人每日的推薦攝入量為 100毫克,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1000毫克。維生素C的補充,只要每天攝入量在1000毫克以內,是不會發生腎結石的。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七:結石不痛是好事

腎結石之所以痛,多數是因為結石在泌尿系統內移動造成的,當結石逐漸增大後,基本上不再移動,人也不會覺得痛了。此外,當大的結石長期存在於腎內產生積水越來越多,腎內壓力增加會導致內部感覺神經破壞,也不會覺得疼痛。因此,當結石不再疼痛,反而更可怕。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八:結石都能體外震碎

目前還沒有發現能夠包治一切結石的療法,體外碎石也有適應症。5毫米以下的結石一般不需要體外碎石。一些特殊成分的結石,碎石機上是不顯影的,無法碎石。而積水嚴重的腎結石患者,本身腎臟的排石功能已經受到了損害,即便將結石擊碎,也無法將其排出。在輸尿管內堵塞時間過久的結石,會產生息肉將結石包裹,即使體外碎石將其擊碎,一般也很難排出,不宜體外碎石。

對於大於1cm的輸尿管結石、大於2cm的腎結石,也不宜選擇。因為此類結石被粉碎後,容易形成“石階”,阻塞腎臟和輸尿管,後續處理更加複雜,增加了手術難度。另外,鹿角狀和生薑狀的結石也不宜採用此法。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九:手術取出結石更易復發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泌尿繫結石的10大誤區

誤區十:藥物排石不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