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沒有昏君,為什麼還是難逃滅亡?李鴻章: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眾所周知,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皇帝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其所在的朝代。一個昏庸至極的君王,極有可能使一個原本強盛的帝國毀於一旦,比如秦朝的滅亡。究其緣由,主要在於,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社會最高層的領導人,權力大多集中於他一人身上。他的一句話,往往可以直接決定很多人的生活,改變很多人的命運,甚至是一個王朝的命運。歷朝歷代,既有相對不錯的“明君”,也有昏君、暴君,這早已被大眾視為歷史常態。

​然而,有一個朝代,放眼望去,仔細觀察,其所有的皇帝,沒有一個可以被評定為昏君,可是這個王朝依舊滅亡了,這個王朝就是清朝!清王朝是否真的沒有昏君?假若清王朝沒有一個昏君、暴君,為什麼這個強大的王朝滅亡了?我們先來看看大家對昏君的一般定義,百度詞條是這樣寫的:昏君,古代對無道的君主的貶稱,一般而言,他們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 也藉以批判昏昧誤國之王侯。比如紂王、秦二世等等。

江南靖士《屈原》詩:"浩氣幹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不是所有朝代的滅亡都與昏君有關,比如人人稱讚和嚮往的北宋,最後一位皇帝是宋徽宗,但是,他並不是一位昏君。宋徽宗在藝術方面有很高的才能,算得上一位地地道道的藝術家,但他沒有做好皇帝的本職工作,最終搞得民不聊生,”靖康之變“興起,北宋亡國。可是清朝的皇帝,不僅沒有一個是荒淫無度之輩,也沒有一個人是好吃勞作之輩,甚至連一個人懶政惰政的皇帝都沒有。

“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自是不必說,赫赫有名,把清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富民庶。超巨典型的,是清朝由盛轉衰時期的皇帝——道光皇帝。他本人沒有直接推行偉大的政策,促使清朝更上一層樓,但他的節儉,是歷代皇帝中少有的典範:據史書記載,歷史上道光帝穿過打補丁的衣服;他的皇后過生日,主宴是打滷麵;他還曾經下令,“宮中用度歲不可超二十萬”,那時的皇宮之中,所有的嬪妃、皇子、皇女、侍衛、太監、宮女等,加起來可是幾萬人,可見道光勤儉程度。

道光為什麼如此勤儉?他的主要目的,身先士卒,壓縮宮中的開支,以此來支持前方禁菸,也表明了禁菸決心。這樣的道光,儘管治理結果不是十分樂觀,但他本人不可謂不聖明。還有道光的兒子咸豐帝,咸豐是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握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他繼位後,為了挽救清朝政權,立刻大手筆地對朝政進行改革,革除弊政,重用賢才。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雖然咸豐的努力沒能挽救清政府,但是他絕對稱得上一位有作為的好皇帝。

除了皇帝給力,此前歷朝歷代積累的一些漏洞和缺陷,也基本上被清朝彌補。比如說,清朝沒有宦官專政,更沒有外戚專權,甚至連地方政權割據也蕩然無存。最重要的一點,最容易動搖王朝的皇位傳承爭奪的問題,清朝皇帝們也很好地解決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九子奪嫡”事件,清朝的皇權爭奪因為被限制在一個框架之內,皇子爭權基本沒有影響到國家社稷。李鴻章的一席話,道盡清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清朝皇帝的原因,也不是封建王朝的詬病,而是因為,時代變了,世界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勁敵不再是北方遊牧民族,也不是內部政權顛覆,而是科技的衝擊——一種外來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生產體系,、先進的國家制度,是資本主義社會體制對封建社會體制的一種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