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前幾天碰到一位鄰居這樣諮詢我:她的兒子今年6歲,剛剛上小學。這孩子從小很頑皮好動,喜歡各種打鬧,以前覺得是男孩子,喜歡打鬧正常。但是現在上小學了,前幾天收到老師的信息說他在學校特別喜歡與同學逗打,跑來跑去,經常做一些小動作,讓家長幫忙說教一下。這也引起了我這位鄰居的注意,並直接問我:“

我這孩子會不會是大家說的小兒多動症啊?

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小孩好動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這位鄰居一樣,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孩子特別好動,他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嚴不嚴重?實際上,人們常說的小兒多動症在醫學上名為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又名兒童多動症。我們不妨通過以下內容來了解一下它:

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又名兒童多動症,是兒童時期最為常見的行為異常綜合徵,往往表現為與其年齡不相適應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我控制差、情緒不穩、衝動任性或伴有學習困難和心理異常,但這類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

關於兒童多動症的病因目前仍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是由遺傳、環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的一種行為疾病。

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好動

本病多在兒童6歲前發病,7歲前表現出來,而且6~10歲為本病的好發高峰期。並且由於該階段是兒童習慣和性格形成時期,有可能還影響兒童的發展趨向,因此兒童多動症的危害具有長、久、遠的特徵,不僅是個人、家庭、學校的問題,甚至成為社會問題。

兒童多動症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1、注意障礙

這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主要分為主動注意力不足和被動注意力相對亢進。表現在聽課、做作業或參與其他活動時注意力難以持久,粗心大意,丟三落四,與人交談時心不在焉,被動注意力亢進則往往表現為對被吸引的電視、新奇的遊戲等會全神貫注或注意力相對集中。

2、活動過多

這也是本病的核心症狀之一。孩子往往表現出過分的不安寧,小動作過多,跑來跑去,不能靜坐,話多。

3、衝動行為

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哭鬧等,不分場合、行動不考慮後果,容易和同伴逗打或糾紛,常常會出現危險舉動或破壞行為。

4、學習困難

因為注意力難以集中,往往表現為不能有效學習,隨著疾病的發生而逐漸出現,學習成績逐年下降。但智力為正常

怎麼區分正常兒童的多動和兒童多動症?

那麼是不是好動的孩子都是兒童多動症的呢?並不是,但如果孩子表現為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話,則需要與一下這幾種情況相區分:

  • 正常兒童的好動

其實正常的兒童個別也會表現的十分好動,但是與兒童多動症的患兒不同的是,正常兒童的好動是出於某種動機的,是想要達到某些目的的。多動症的兒童往往是不分場合、不計後果,難以自我控制的,且多具有衝動性、攻擊性或破壞性的好動。而正常兒童的好動則表現為動作是完整性、系統、有始有終的,在某些條件和環境下(如父母教導、陌生環境等)多動的症狀能得到有效的自我控制和約束。

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好動

  • 精神發育遲滯(智力遲緩)

這類孩子常常因伴有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多而容易被誤認為是多動症,但多動症的患兒往往經過治療後症狀會得到改善,並且智力與正常兒童基本相當,而精神發育遲滯者的學習成績始終與其相對低下的智力水平相符合,經多動症相關治療無明顯改善,同時由於智力和運動發育遲滯,其判斷能力、理解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均普遍低下。

  • 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的患兒主要表現為頭部、四肢或軀幹肌群的不自主的快速、短暫、不規則的抽動,如擠眉弄眼、聳肩、歪頸、揮手、蹬足和扭動等,少數也可伴有不自主的發聲。此病也可以作為兒童多動症的共患病,注意在醫師指導下鑑別。

如何診斷兒童多動症?

關於兒童多動症的評估方法,目前主要按照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兒童多動症診斷標準:

若一下行為頻繁發生計3分,一般計2分,輕微計1分,無計0分

(1)玩弄四肢或擺動身體;

(2)坐姿不穩,易晃動;

(3)易受無關刺激分心;

(4)參加集體活動,無法耐心等待;

(5)說話或行為衝動;

(6)不遵從外界指令;

(7)無法專心做一件事;

(8)說話多,不喜歡聽別人說話,容易打斷別人說話;

(9)經常丟東西;

(10)做事情常常不考慮後果;

積分超過14分即可診斷兒童多動症。

關於兒童多動症的治療,應以合理教育、訓練和藥物治療相結合,患兒的家長、老師應該熟知該病的特點,注重教育的方法,避免不良刺激,多鼓勵孩子,應在安靜和諧的氛圍。

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對於藥物治療,目前的藥物治療療效是肯定的,但必須在醫師指導下用藥。目前利他林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在治療本病上能取到較好的效果;對伴有焦慮抑鬱的兒童亦可考慮使用丙咪嗪;而伴有抽動症、攻擊行為、對立違抗行為以及失眠者可試用可樂定;近幾年鹽酸託莫西丁因其療效好、副作用小亦受到推崇。

對於好動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對於好動的孩子,雖然並非所有都是兒童多動症的患者,但是亦需要引起家長、老師的重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防治:

十分好動的孩子會不會是小兒多動症?

鼓勵孩子

  1. 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起信心,使其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鍛鍊意志,明確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興趣;
  2. 家長、老師應該多關心孩子,加強管理,鼓勵的同時亦不能過於遷就;
  3. 注意飲食營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分活動。

對於育齡婦女、孕婦的2點建議:

  1. 優生優育,避免嬰兒先天不足;
  2. 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悅,精神安寧,避免刺激,在孕期內預防疾病,謹慎用藥,預防異常分娩的發生,減少新生兒大腦受損的機會。

我是嶺南林大夫,專注分享健康知識,歡迎關注、評論留言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