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好動就是多動症?

這兩個誤區一定要注意!

聊到“多動症”,一般人都會認為,好動、坐不住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多動症”。

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與我們通常的印象相反,好動恰好是健康孩子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寶寶,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太大太新奇了,有那麼豐富的東西需要去探索。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在我個人看來,只要孩子能夠遵循“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的兩個原則,我是鼓勵孩子多探索的。小時候暖暖才開始學吃飯的時候,特別愛把勺子和碗一遍一遍推到地上去,還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撕紙,再大一點喜歡不停的在沙發跳上跳下,每天會把廚房的鍋碗瓢盆敲出各種聲響,我覺得這都是孩子正常探索的過程。相比起從小就特別安靜的孩子,我反而更喜歡孩子“皮”一點。

關於“多動症”還有一個特別大的誤區,就是文靜的孩子不可能是“多動症”。

多動症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出現於兒童期並表現為多動、衝動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狀的疾病。通俗的講,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興奮過度和容易衝動。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多動症”分為不同的類型:注意缺陷型(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上課注意力分散、不專心聽講、做事虎頭蛇尾、家庭作業拖拉、認為有興趣的活動也只能集中一段時間的注意力、迴避用腦、丟三落四等),多動衝動型(主要表現為不分場合過多地奔跑或爬上爬下、坐不住、小動作多、難以安靜地參加遊戲或業餘活動、活動難以停下來、自己感覺坐立不安、講話過多、搶答、插嘴或打斷別人講話、難以安靜地等待等),當然還有兩方面都明顯存在的混合型

其中,如果孩子是注意缺陷型的話,可能平時看起來並不好動,但仍然有可能患上“多動症”。

真假“多動症”怎麼判斷?

我也問了醫生朋友,既然說好動不是“多動症”的判斷標準,那我們家長又該怎麼來判斷呢?醫生朋友說,孩子是“真多動”還是“假多動”,通過這5個問題就可以來初步預判。

1、孩子“調皮”分場合和時間嗎?

真正有“多動症”的孩子,“皮”起來是不分場合和時間的。比如大家都在安靜的上課,他會突然沒理由的發出怪聲。但僅僅是好動寶寶,在嚴肅的環境裡,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2、孩子能有目的的做事情嗎?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注意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分心,做事沒有任何目的性,也沒有“完成”的這個概念,通常虎頭蛇尾,有始無終。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動,遇到感興趣的事情,也都基本能有足夠的意志力去做完。(但孩子的注意力是隨著年齡增長的,沒辦法一來就能專注於某件事情很長時間。對於2、3歲的小寶寶來說,三十分鐘左右已經是不錯的注意力了。)

3、孩子有特別喜歡的事物嗎?

興趣愛好就是一旦感興趣某種事物,大腦就會處於興奮狀態從而能夠保持新鮮度。然而,“多動症”孩子通常沒有真正的興趣愛好,任何事情一會兒就心不在焉了。

4、孩子多動和衝動有原因嗎?

正常的孩子,可能會因為環境或情緒,也會變得“調皮”不受控制,比如遊樂園裡玩瘋了,或跟小朋友鬧了彆扭,可能會有點收不住,這是因為孩子前額皮質還未發育完全,對情緒和行為沒辦法像大人那樣控制得很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也控制不好),只要脫離這個環境和情緒就能慢慢平靜下來。但“多動症”孩子是不受自我控制的,多數的多動和衝動都是無意識,沒有理由的,在任何環境下,都會不受控。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5、孩子能與小夥伴相處友好嗎?

“多動症”的孩子社會性關係是會受到影響的,通常沒辦法跟小朋友好好相處,也不能很好的融入集體。雖然健康的孩子,也可能會存在沒辦法跟周圍小夥伴相處的情況,但是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通常還是可以逐漸跟小朋友好好相處。但如果孩子一直無法融入,即使孩子排除了多動症,家長也要引起重視。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裡面也列舉了已一些“多動症”的表現,大家也可以對照的看一下。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當然,這個表格不是要讓家長立馬對號入座,如果孩子偶爾出現表格裡的情況,並不能說明孩子有“多動症”。

如果孩子出現了上面說的症狀,同時還符合下面幾條判斷標準,這時候就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了。

● 症狀經常出現

● 在一種以上的環境中出現(例如,學校和家庭)

● 至少持續6個月

● 在12歲之前出現

● 損害了學業、社交或職業活動的功能

● 對於兒童發育水平而言是過度的

最後,仍然還需要醫生通過一些問卷評估調查、家長老師的問題反饋、以及排除腦部其他疾病,很嚴格的綜合評估才能確診。

孩子被確診為多動症怎麼辦?

其實“多動症”本身是不影響孩子智力的,但因為孩子的精力無法集中,無法自我控制,長期各方面能力不能得到發展,所以會比普通孩子落後很多。

但多動症早發現早干預,大部分都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08年北京奧運會,獨攬八金的泳壇傳奇“飛魚”菲爾普斯,他小時候其實就是一個注意力不足的多動症患者。在7歲的時候,菲爾普斯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離異,給這位神童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上學後,菲爾普斯經常無緣無故騷擾身邊同學,老師勸阻多少次都沒效果,最終母親黛比在心理醫生那裡瞭解到菲爾普斯有多動症,於是帶兒子積極治療。從而讓菲爾普斯在12歲那年踏入泳池,讓人生命運有了根本改變,也就有了後來的泳壇神話。

所以,即使孩子患上“多動症”,只要積極配合行為干預、藥物治療、社會技能訓練、心理干預、體育活動等等多種治療,並且多鼓勵、多陪伴孩子,孩子肯定會發展越來越好。

好動≠多動症,我們又在誤會孩子了

其實,大部分孩子都只是好動而已,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跟孩子的情緒、認知、感受有關,孩子“調皮”,我們可以多問問孩子原因,但別再給寶寶貼上“多動症”的標籤啦。

如果家長還是覺得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怕影響孩子的各方面發育,其實也可以循序漸進的幫孩子做一些專注力的培養。比如玩一些桌遊、數學宮格、下棋、捉迷藏等等比較靜態的遊戲,都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一個“治療”孩子好動的好方法,那就是找一個遊樂場,甚至一塊空地也可以,讓孩子撒開了跑跑跳跳,放放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