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半導體產業在消費領域的衝擊較劇烈


疫情對半導體產業在消費領域的衝擊較劇烈

分析結論:

中國的電子產業以出口為主,雖然芯片的客戶大多在國內,但是終端卻以全球為主。所

以全球物流運輸的通暢對我國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各國都對

國際航班以及貨物進出口執行了更為嚴格的檢疫檢驗。貨物運輸受阻,國際貿易受到很大影

響。同時,國際間人才交流幾乎凍結,跨國的人才流動在今年上半年幾乎凍結。從商務談判、

上下游合作,到工程師之間的溝通,都效率大降,這同樣給產業帶來陰影。

分析過程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愈發明顯,尤其是半導體消費端的波動,比如手

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的銷量下滑,負面影響正在傳導到上游。目前疫情影響擴及全球三大經

濟體與重要製造業地區,故在市場供需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需求市場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

的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引發部分半導體企業下修財報預測的共識。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復甦時

間尚無法確定,增加了半導體產業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困難。從供給面來看,半導體產業面

臨因疫情造成人力短缺與物料運輸效率降低等問題。同時,需求端的下降,將導致2020年

全球半導體產值下降7.34%到3913億美元。

至少從今年上半年看,終端電子產品的銷量預計大幅下滑,需求端的疲軟,眼下已經成

為半導體上游產業的嚴峻挑戰。以手機行業為例,近期,蘋果宣佈取消每年3月底舉辦的春

季新品發佈會,轉為線上大會的形式舉辦,並且3月27日之前,將關閉大中華區以外的所有

零售店。同時,華米OV等國內手機企業也紛紛轉向線上發佈會。中國信通院發佈的2020年

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其間出貨量為638.4萬部,同比下降56%。根據調研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的預計,歐洲市場今年整體銷量將同比下滑20%以上。

與手機等電子消費品息息相關的半導體公司也受到影響。比如IC設計企業,據統計,

2019年全球前三大IC設計業者分別為博通、高通及英偉達。從數據看,在2019年中,三家

龍頭的營收均出現下滑,而2020年也要面對疫情帶來的新衝擊。歐美各國的疫情對於其實

體消費將受到不小的打擊,這將直接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消費力度。加上美國商務部的實

體列表政策仍未解除,主要的美系設計業者大多仍會持續受到影響。對於IC設計業者來說,

將會是2020年首要的經營課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博通近期撤回了其2020財年業績預測,該公司此前預期2020財

年營收達250億美元,同比增長11%。博通首席執行官霍克坦(Hock Tan)表示,疫情並未

讓其供應鏈受到任何影響,但需求確實有所放緩,疫情帶來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另一家巨頭,

高通雖然在2020年預計將重回蘋果手機供應鏈,但全球疫情無法有效控制,預計將衝擊蘋

果手機銷售表現,屆時高通的芯片營收將受到波及。英偉達也確定受到疫情影響,下修財會

年度2021年第一季的財報預測。在2020年上半年表現已受影響的情況下,整體產業要在

2020年重回成長可能不甚樂觀。除了設計企業,晶圓代工產業也受到需求端的變量影響。

比如近日業內傳出蘋果將減少對臺積電AirPods芯片的下單量。不過臺積電預計,7nm、5nm

等先進工藝製程需求強勁,有信心今年營運優於產業平均。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性市場需求短期內不易出現反彈機會,因此對半導體產業在消費性

產品營收方面衝擊較劇烈。而在非消費性需求部分,5G、AI等重點產業發展雖受到國內製

造業復工率不佳而稍有放緩,但與中長期產業發展相關的基建需求沒有受到損害,或成為半

導體業者回避產業逆風衝擊的領域;另一方面,受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和工廠自動化則提

供半導體企業新興需求增加的機會點,可能藉此多少彌補消費者市場需求衰退造成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