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你怎麼又打人了?跟你說過多少遍了?總是不聽?”我剛走到小區單元門口,就聽到鄰居昊昊媽在訓斥孩子。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放學後,幾個學齡前小朋友在單元門口的小坑裡玩水,玩水就得需要瓶子裝水。孩子們紛紛從地下室裡找來了瓶子等工具,唯獨昊昊找了一圈沒有找到。於是,他想搶康俊的瓶子。

康俊死活不想給,昊昊就打了他的頭一下,還推了一把。嚇得康俊“哇哇”大哭。看到孩子哭了,大人第一反應就是過來處理問題。所以,我一到門口就聽到了昊昊媽在訓斥。

這不是昊昊第一次動手了,為什麼反覆跟孩子說“打人不對”,就是不管用呢?昊昊媽很苦惱。其實我跟她一樣有著相同的苦惱。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我家老二3歲了,每次出去玩碰到比她小的孩子,不想跟人家玩的時候啥也不說就打上一巴掌,嚇得看孩子的奶奶們都躲著她。

針對這個打人問題,我跟她呆在一起的時候也用過各種方式教育:

  • “不要打小朋友,打人不對,你看小朋友多疼啊。”——嘮叨型
  • “怎麼回事?又打人了?說多少遍也不聽,你是不是個好寶寶?好寶寶是不能打人的。”——吼叫型
  • “你要是再打的話,今晚上就不能看《小豬佩奇》了。”——懲罰型
  • “你再這樣做我讓小朋友打回來,看看你疼不疼?”——以牙還牙型

我發現不管用哪種方式,收效甚微,她還是忍不住動手。後來,我在看一些教育類書籍的時候,發現了問題無法解決的關鍵所在。

不瞭解孩子“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怎麼能夠解決問題呢?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攻擊性”行為。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一、什麼是攻擊性

攻擊性指的是能夠損傷或毀壞物品,或者對他人造成了身體、情緒上的傷害。既可以是語言方面的攻擊,也可能是動作方面的。比如拍、抓、掐、踢、咬人、威脅、羞辱、貶損、製造謠言、攻擊、辱罵和毀壞都屬於攻擊性行為。

大量的兒童心理研究表明,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和兒童間的各種衝突,早在兩歲之前就已經出現,並且在整個0到6歲的期間迅速增加4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是攻擊性行為的高發年齡。但是在此之後會逐漸減少。

攻擊性行為的種類

1、工具性攻擊

有些時候,當孩子特別想得到一個想要的東西,或者捍衛某個屬於自己的東西時,他們會在無意中用言語或肢體

對他人造成傷害。

這種情況在我們家很常見,老大和老二經常會因為搶一個物品,甚至是搶媽媽而“大打出手”,通常是老二先出手,老大過來告狀。其實,老二都是無意識舉動,3歲的年齡還不怎麼會流暢表達所有想法。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互相攻擊是他們玩耍時的意外結果,並不是根本意圖。

非預先設計或非故意傷害,是區別工具性攻擊和故意試圖傷害別人自尊的兩個重要因素。大部分是因為搶物品、地盤或權利而引起的。

(1)因物品引起的工具性攻擊

這種情況最常見,比如在一個遊樂場裡,兩個孩子都看中了一個鞦韆,並且都想自己玩,於是兩個孩子就會因為鞦韆而發生爭吵。

(2)因地盤引起的工具性攻擊

如果一個孩子在積木區玩的很投入,其他孩子想參與進來,就有可能引起這個孩子的不滿,結果就會因為到底是誰的地盤而發生爭執,並很快動手。雖然動手的初衷只是獲得地盤,也有可能因為這個攻擊性行為而受傷。

(3)因權利引起的工具性攻擊

我們家住5樓,每次回家都是老大爬樓快一些,老二在後面跟不上。她看著哥哥快到家了急得不行,嘴裡一個勁喊著:“我第一,我第一。”老大也不示弱:“我才是第一呢。”老二到家就會很不開心,有時候動手打哥哥。這種情況下,孩子們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誰有權利成為第一,攻擊性行為只是達到這一個目的的意外結果。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2、敵意攻擊:

有這種行為的孩子是故意要給他人造成痛苦。他們的傷害性行為或言語是有意的攻擊,目的是報復自己曾受到侮辱,或者迫使受害者按他們的意願做事。主要有兩種表現:

(1)身體攻擊:通過肢體攻擊或者這樣的威脅對他人造成傷害。

(2)關係攻擊:通過散佈謠言、製造謠言或者營造其他形式的社會輿論,對他人的社會地位或自尊構成嚴重破壞。

不管哪一種情況,敵意攻擊的故意性質是它與工具性攻擊的最大區別。

班裡的兩個孩子最近因為打架被學校通報。起因是,學生A晚上睡不著覺,弄的床咯吱咯吱響,吵醒了學生B。學生B提醒他別亂動了,好好睡覺。學生A心生不滿,罵了他幾句。學生B把這件事情記在心裡。後來在跑操的時候故意絆了學生A一腳。回到教室後兩個人就打起來了。

學生B一開始並不是故意的行為,被學生A理解為蓄意為之。因此,他決定晚些時候進行報復,符合敵意攻擊的特點。這種行為在學齡後孩子中比較常見。換句話說,孩子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攻擊性行為。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二、不同年齡段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表現及原因

1、最早期的攻擊性行為

年幼的孩子更容易為達到目的而使用身體力量,年齡大一些孩子會更多地依靠語言技能。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技能還不成熟,而且只知道很少一點獲取的方法。如果這點方法行不通,他們就會靠肢體動作來獲得自己想要的。

2、4-6歲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年齡稍大一點的學齡前孩子和一年級小學生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衝動了,並且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並且,他們經常會聽到關於輪流和分享的“規則”。同時,對於怎樣和平有效地解決爭端也有了一些經驗。因此,身體攻擊開始減少,爭執也少了

但是,衝突仍然不會消失。因為物品、權利和特權而引發的爭搶仍然會繼續,只不過形式從打或推改為語言上的堅持和嘲弄、打小報告和罵人。

還可能通過友誼的威脅將對方排斥在朋友圈之外。比如他們會說:“你不在是我朋友了”、“如果你…...你就不能玩......”。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3、小學階段的攻擊性行為

等孩子上了小學之後,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能夠和平協商解決一些問題,不會像以前那樣用武力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認知和語言的提高也讓孩子的敵意攻擊增加了。由於認知的發展,孩子會覺察到他人的不良企圖,比如,他們會認為“他是故意絆倒我的,他在故意嘲笑我。”

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變得更加具有攻擊性。因為他們能夠準確預知別人會怎麼做,加上記憶能力的發展,會對曾經受過的傷害記得非常清楚。在他們看來,社會關係是互惠的,你對我好,我才能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得報復你。

有些時候,為了“面子”,一點小分歧和誤解都可能通過侮辱、折磨和排斥的方式迅速成為帶有敵意的攻擊行為,最終會一直報復到扯平為止。

三、孩子為什麼會有攻擊性行為呢?

1、 生理因素

不要小看生理因素,一些研究表明,一個人身上的攻擊衝動源自其基因遺傳的比例可以高達50%。有些孩子生來就比別人有更強烈的情緒,對事情的反應很強烈,一旦出現激烈的情緒就很難消除。在這種緊張的情緒之下,很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還有一些孩子在氣質方面具有易怒、不專心或者很難適應情況的改變。因此,比起氣質溫和的孩子,他們更具有攻擊性。性格魯莽的孩子更喜歡通過身體動作,包括觸摸、打人和抓搶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生理學家提出,神經系統對小朋友的攻擊性行為有影響。小朋友的小腦成熟是比較晚的,傳遞快感的神經通路發育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感受、體驗愉快快感與安全感的神經通路發育是受阻的。

2、 強化和親身經歷

如果孩子在跟別人打架的過程中勝利了,他就會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問題,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包括受害者也這樣認為。同時,攻擊者就會有一種權力感,並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攻擊性行為。有可能,產生了喜歡打人的名聲,這也會讓他沾沾自喜,把攻擊性行為當成有價值的事情。

3、 模仿和觀察

引發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觀察他人。模仿的對象可以是家庭、學校或社區裡的成人以及自媒體。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記得之前有新聞報道一個事實:一個10歲的姐姐和5歲的妹妹在院子裡玩,姐姐突然間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光頭強的樣子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結果,妹妹的鼻子被電鋸鋸傷,治療後仍然留下很深的傷疤。

其實,家庭成員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父母關係不好、爭吵或者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會潛移默化中學會。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會誤認為這是行為準則。因此,跟別的孩子相處時會通過攻擊性行為解決問題。一旦這種行為有效就會被強化,孩子會繼續延續這種行為。

4、缺少知識和技能

很多時候,孩子是不得不採取攻擊性行為,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被否定時應該怎樣做。在他們嘗試過所有的方法後,仍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無法捍衛自己的權利。只好憑藉身體的力量了。

我家老二就是因為缺乏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反覆動手打人。在她的認知裡,我不喜歡你,你就得離我遠遠的。最直接的辦法是用身體把對方推開。她發現很管用,動過手的小朋友都離她遠遠的了。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了,就需要“對症下藥”。做到既不能誤解孩子,也不能誤導孩子。

四、家長如何做才能減少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1、 堅決制止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充當孩子的“理性腦”

當發現孩子是因為不會表達、沒有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而動手打人時,一定要態度堅決的先制止。然後,帶著孩子換一個地方,讓他情緒先平靜下來。此時,父母需要充當孩子的“理性腦”,幫助他分析這樣做是否恰當,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我對老二的打人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

首先肯定她生氣的情緒:我會問她:“你剛才很生氣,特別想過去玩搖搖車。但是那個小妹妹卻不下來。”她一聽媽媽很理解她,接著就能夠緩和憤怒的情緒。

其次開啟“理性腦”:我會說:“你想玩搖搖車,其實可以跟小弟弟商量能不能先玩,或者等幾分鐘也可以啊,輪流玩。”只要孩子開始動腦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會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了。

最後提醒孩子道歉: 可以跟孩子說:“你看,剛才打了小弟弟,他很傷心,可以讓他高興一點嗎?”“去跟小弟弟說對不起,然後輪流做搖搖車,好嗎?”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學會說對不起不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教會孩子游戲和交友規則,建立“合作”和“輪流”的概念

大部分攻擊性行為都是在遊戲產生,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認知受到限制,不懂得遊戲規則,只能靠用肢體表達想要玩耍的願望,家長不如提前教會孩子游戲規則和建立概念,從而避免衝突的發生。

訓練“合作”概念:

即使只有你跟孩子在家,也可以玩合作遊戲或者是在遊戲中加入合作的因素。比如孩子想要幫你一起疊衣服時,媽媽可以說“一起疊衣服又快又好玩”等鼓勵合作的話。哪怕孩子做不好,也要鼓勵她參與進來一起做。

“媽媽需要你的幫忙,幫我把拖把拿過來,我要拖地了。”

“你能幫我把白襪子從衣服堆裡找出來配對嗎?”

“你需要媽媽幫忙嗎?下次可以說‘請媽媽幫忙’,這樣媽媽就會來幫助你了。”

“寶貝,謝謝你的幫忙,一起合作真是容易多了。”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訓練“輪流”概念

“換你了”“換我了”

這些話語都是初級階段輪流的概念性用語。即使只是模仿把積木放到收納籃裡的動作,都可以藉助一前一後的時間差,加上“輪流”的概念。等孩子再大一點之後,家人可以輪流講故事或者玩遊戲,幫助孩子建立這個概念。

3、 及時鼓勵孩子用非攻擊性行為解決問題所付出的努力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隨機挑選了幾個小學生做智力實驗,並跟所有的孩子說:“你們以後肯定是天才。”8個月之後,再對這些孩子進行智力測驗,發現他們的成績比之前進步很大。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教育孩子,鼓勵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能夠主動跟樓上的鄰居打招呼時,鄰居很高興,跟孩子說:“真棒,阿姨獎勵你一顆糖。”這個鼓勵對孩子來說就是正向引導,孩子以後保證見到熟悉的人就會問好。

當孩子學會用非攻擊性行為解決問題時,不妨跟他說:

“你今天沒有跟以前一樣,搶不到玩具就推小朋友,而是先讓別的小朋友玩,媽媽為你的改變感到驕傲。”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也曾經說過:“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沒法生存。”

反覆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為什麼不管用?認識“攻擊性”行為是關鍵

4、排查生活中有沒有“暴力”因子干擾孩子的認知

前面我們在分析原因的時候,說到有些攻擊性行為是後天習得的。這就提醒我們平時一定不能讓孩子接觸到暴力性的電視、電影和家庭氛圍。平時給孩子看的視頻,一定先經過父母的嚴格審查,多收集一些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節目。比如紀錄片、英文動畫片、益智類小節目。

如果夫妻兩個人關係不是很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這勢必會讓孩子形成暴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因此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要用“理性腦”戰勝“情感腦”,給孩子起到一個榜樣示範的作用。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今年兩會的部長通道上也提到:“科學的教育觀,是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

不能因為父母的言行,讓教育的力度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