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打人”怎麼辦?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一、生活事例:

“今天小寶又打外公了?”

“哪隻手打的,伸出來,我打一下。”

小寶的爸媽每次下班回來,外婆都向他們告狀。

小寶5歲,爸爸媽媽要上班,就讓外公外婆幫忙接送兒子上幼兒園,但小寶每天都“欺負”外公,有時甚至要趕外公走。

當孩子有打人的暴力行為時,父母們大多數會採取自己的方法“懲罰”孩子,比如打手、罰跪等等,孰不知,這麼做根本達不到效果,孩子會淡然地接受處罰,下次還繼續打人。面對孩子打人的這種攻擊行為,父母頭疼不已。

那麼,父母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徹底改正打人的壞毛病呢?

孩子經常“打人”怎麼辦?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二、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1.要態度堅定。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比如小寶每次打外公,父母的態度很不明確,雖然打了小寶的手,有時甚至還會笑出聲,外公笑,外婆笑,爸爸媽媽也笑,導致小寶從無意識的打外公,變成了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大人的這種態度,事實是一種鼓勵和欣賞,小寶家的大人們都覺得小寶發脾氣的樣子好可愛,忍不住笑了。

或許孩子小時候打人也許可愛,但是,長期打人成為習慣以後,長大了也繼續打家裡人,或者是打外面的人,父母還會覺得可愛嗎?父母肯定會傷心。想想自己辛苦養育的孩子打自己,是不是想著要糾正孩子的打人行為?那時候,你已經管不了他了,無能為力,所以才會發生那麼多兒子殺死親生母親的悲劇。

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父母的態度要堅定。

  • 首先,要認真嚴肅地告訴孩子:“你這麼做是錯的(不對的)。”
  • 其次,給予孩子懲罰。讓孩子呆在固定的一個地方,定好時間,讓孩子在這個時間內把情緒先冷靜下來。
  • 其三,時間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罰他,告訴他以後不能這麼做了,讓孩子給外公道歉,再表揚他今天的表現不錯,最後抱抱他。

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告訴孩子“打人是絕對不允許的”。對於孩子的錯誤行為,父母一定要態度堅決,哪怕孩子哭鬧、發脾氣,也不能心軟不處罰,或者在處罰過程中途放棄,去抱孩子,跟孩子說軟話,甚至心疼他,給他好吃好喝,這樣做的後果,只會讓孩子分不清是非,並且以哭鬧和發脾氣的方式來控制父母,並且縱容了孩子的壞習慣,實在是不可取。

孩子經常“打人”怎麼辦?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2.以身示範影響孩子。

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十分關鍵,孩子學習父母的行為,一看就會。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爸爸媽媽之間吵架的時候,習慣動手或摔東西,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還有些爸爸媽媽思想中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從小就打孩子,認為對孩子指責、挑剔或貶低是理所當然的,錯誤地以為這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可以讓孩子改掉不良習慣。孰不知,這樣只會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要知道,孩子小時候沒有分辨能力,力氣也小,被打也沒有辦法,等到孩子一天天長大,他也要學會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跟父母對打,因為孩子有“復仇”心理,也許他們心裡認為自己這樣做不對,但是控制不了自己,導致父母和孩子雙方關係破裂,常常說不到兩句話,就鬧得家裡雞飛狗跳。

另外,隨著孩子年齡漸大,會對爸爸媽媽打自己的這種行為產生反感、厭惡和復仇情緒。《超級育兒師》裡有一期節目中,就是因為媽媽因為爸爸常常不回家,她情緒一失控就會動手打兒子。結果兒子上小學,兩人的相處就很可怕,兒子經常在家就開始打媽媽,從反抗到找工具來打媽媽,這位媽媽因為體力大不如前,坐在沙發一角不理會兒子,兒子卻在床角卸下一個木塊來打媽媽,媽媽轉過頭看著兒子憤怒的臉,眼角流下傷心的淚水:“我是你媽媽,你就是這麼對待我的嗎?”、“你希望我早點死嗎?誰把你養這麼大的?”

兒子大聲叫:“反正不是你。”

後來育兒師問孩子為什麼要打媽媽,孩子說,她老打我,我要復仇。

這說明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來良好的榜樣是多麼重要!

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 首先,跟孩子互換角色,體驗對方處在自己的情況下,希望對方怎麼做。
  • 其次,讓自己保持理智的情緒,平等地與孩子用語言進行溝通。千萬不要因情緒失去控制,又去責罵和暴打孩子。
  • 最後,接受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緩和易怒情緒,並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千萬不要緊張焦慮,等不及看到孩子的真實表現,就去罵孩子。要知道,每個孩子天性都是向上的,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變成愛發脾氣和經常打人的“壞蛋”。父母只要留心觀察,自然會發現孩子的優點。
孩子經常“打人”怎麼辦?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3.要適當表揚孩子。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讚賞和關注,孩子也一樣。

清代教育家顏元就說過:

“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

如果孩子改掉打人的習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寫作業的時候專心了等等,每當這種時候得到父母的表揚,他們就會感覺到特別滿足,非常快樂,連帶的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反之,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總是看到孩子的不足,孩子就容易感到自卑,自卑的孩子特別容易性格上孤僻、嫉妒,甚至仇視,行為上或逃避、或退縮,或攻擊。

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十歲就出版詩集,14歲考入大學的田曉菲,她的父母就是教女有方的家長。當她4歲的時候,看到哥哥的新作業本,感覺很好玩,拿起筆就在上面亂畫一氣,好好的新本子,被她畫得亂七八糟,曉菲媽媽表示出驚喜的樣子,她是這麼說的:“真的,這是你寫的嗎?”還另外買了本子,鼓勵女兒認字寫字。曉菲媽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曉菲媽坦言,其實最初也想批評女兒,但想到新本子被劃了可以再購買,但孩子的天性不能受挫,一旦受挫就彌補不回來了。

因此,適當表揚孩子就是對TA最好的鼓勵,有時來自父母的一個微笑,就是一片陽光;一句讚美,就能溫暖一座冰山!面對有暴力行為的孩子,更應該關注、鼓勵,善用表揚,讓孩子重拾自信,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會煙消雲散,孩子變得健康活潑起來,自然不會以打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了。

孩子經常“打人”怎麼辦?教子有方的父母這麼做

三、互動話題。

  1. 你家的孩子喜歡以“打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或是引起關注嗎?
  2. 你有對孩子的易怒情緒,無計可施的時候嗎?
  3. 你會採取什麼方式對孩子的打人行為,進行教育?

孩子健康成長的路上,小曉樣兒與你同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