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我的同學小王最近非常的苦惱,她的寶寶今年已經兩歲了,可是不知怎麼的最近變得異常的煩躁,一有點不和他的心意就開始動手打人,有時候不僅打還撓人、抓人。把小王的手臂上抓住了一條長長的口子。別看小傢伙人不大,勁可不小。

對待家人是這樣,更別說是對待小朋友了,一個小區的小夥伴在公園裡跟他做遊戲的時候,人家明明沒有招惹他,他就動手去打人家,經常把人家打得哭哭啼啼的去找媽媽。小王不知道給人家道了多少次歉才平息的事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科主任醫師趙長安指出:兩歲的寶寶喜歡打人,我們家長需要考慮他們是不是跟別人學的。我們都知道兒童在這個年齡段是有很強的模仿性的。在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更要正確地引導小孩,制止他們說這樣是不對的,對待孩子的時候要嚴肅一點。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一、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愛打人是很嚴重的事情

1.孩子的肢體反抗

兩歲左右的孩子,正在處於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時段,這個時候他們逐步的開始有了自己的觀念和想打。而我們大人呢,就總是想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方法來,那這個時候孩子就要用肢體語言的具體行動來反抗你了。打人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了。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家長也不要總是把孩子晾到一邊,也要給孩子及時的安慰。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2.出現咬人,抓人的情況

孩子正處於一個探索期,對周圍的事物都非常的好奇。我們可以看到小孩子經常的跑來跑去。像是有無限精力,這都是小孩子對周圍事物探索的一些方式。這都是一些非常正常的表現。孩子除了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進行探索。還對自己的身體也感到好奇。因此寶寶出現一些咬人、抓人的情況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

3.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是有限的

孩子還小,有些時候自己的意思表達不出來的話往往就上手了,我們家長很可能就把這個誤以為孩子是在打人了。比如說,孩子想去一個地方但是我們家長沒理睬他,然後孩子就抓著我們的胳膊強制性地進行前進了,如果我們家長還沒有領會到的話那麼孩子就可能進行一切強烈的肢體活動了。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二、分析寶寶愛打人的原因

1.寶寶並沒有“咬”的意識

等寶寶到了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特別喜歡打人咬人了。其實寶寶並不清楚這是在幹什麼,就算給寶寶的玩具寶寶也是時不時的拿來啃一番。寶寶心裡並沒有“咬”是什麼的意識,在他們看來咬人和咬玩具是一樣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家長看到寶寶打人的時候並沒有什麼過大的反應,而是樂咪咪的看著,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制止孩子的行為。

兒童醫院的專家指出:這個年齡的寶寶打人也不是真的打人,並不是真正的攻擊性行為,我們家長應該合理地引導寶寶,讓寶寶學會用別的方式代替“打人”。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2.寶寶社交行為的不當表達

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魯迅曾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自然會有找尋夥伴一起玩耍的慾望。

但這個時候寶寶的語言系統發育的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寶寶特別喜歡自己的小夥伴們就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出來。而孩子下手的時候往往不知輕重,有時候打重了難別會惹到別的小朋友哭哭啼啼。誰讓打人比說話好學呢。

當我們家長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正確的,然後教給孩子正確的和夥伴表達親暱的方式。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3.空間感和身體控制力差

孩子的心智都發育不成熟,尤其是大腦的神經系統發育,對外界的刺激容易產生異常的興奮,而且抵禦誘惑的能力也很差。往往對自己的一些行為做不出正確與否的判斷。有時候就是腦子裡還沒有想好,但是手已經打出去了。

這種現象並不稀有,我們大人有時候還經常的這樣,更別說孩子了。讓孩子明白道理總是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家長也不可太過於急於求成了。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三、家長做出正確的引導,逐步地讓孩子明白道理

1.多關注孩子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

當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時,孩子自然會通過一些方式來強烈的反抗我們。當我們跟鄰居家的小朋友講話而忽略了自己家孩子的時候,孩子當然會通過打我們等方式來引起我們的注意了。所以,給孩子足夠的關注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寶寶總喜歡“打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瞭解原因正確引導就好

2.家長給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

我們要求孩子不打人,那麼我們身為家長就要以身作則不能打孩子。我們中國成長起來的小孩小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捱過家長的打。打孩子是一種最無能的表現。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我們對孩子總是拳腳相向,又怎麼奢望孩子不打人咬人呢?

3.小孩子之間的打鬧讓他們自己解決

我們現在有些家長看到兩個孩子打鬧就連忙過去制止,生怕自己家孩子吃虧。其實小朋友們之間的打鬧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太嚴重的我們大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有時孩子們之間自己解決比我們家長參與的效果要好得多,通過跟夥伴之間的相處能夠更好地讓孩子明白表達親暱的多種方式。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孩子的成長總是需要我們大人的百般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