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近些年來,反社會行為及其相關社會事件層出不窮,越來越受到公眾重視,而相關社會報道中常常會提到:事件罪犯在幼時就已經表現出高攻擊性。

這讓不少寶爸寶媽們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樸素認識:兒童早期的攻擊行為與其成年後的反社會傾向密切相關。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基於這樣的認識,寶爸寶媽們往往對自己孩子所表現出的 “攻擊行為”十分敏感,並對之非常焦慮。

誠然,一些追蹤研究的結果表明兒童早期的攻擊行為的確能夠很好地預測孩子以後是否容易出現攻擊和其他反社會傾向,但有的寶爸寶媽在這件事上存在一些不太準確的認識。


攻擊行為是什麼?

當我們開始討論攻擊行為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的應該是——攻擊行為究竟是什麼?

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是禁止孩子傷害他人,一旦孩子表現出傷害的他人的行為,就認為這是一種攻擊行為,不管這些行為的意圖是什麼、孩子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根據Coie和Dodge在1998年提出的定義,攻擊行為指的是一種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為,且被傷害的人會力圖避免這種行為。

這是目前心理學上廣泛接受的定義之一,但是它與我們語義理解上、日常交談中所指的攻擊行為並不完全一樣。

我們仔細來看這個定義,他是根據行為發出者的意圖來界定行為的,並沒有考慮行為的後果也就是說當行為的發出者完全沒有傷害意圖的時候,即使行為造成了傷害,也不屬於攻擊行為,這是爸爸媽媽們首先需要注意的。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我的孩子是不是表現出了攻擊行為?

在充分認識了攻擊行為的定義後,判斷孩子(特別是嬰幼兒)的攻擊行為比成人更為複雜,需要綜合考慮孩子生理發育上、心理發展上的限制,不能想當然的根據成人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故意的、有傷害意圖的來判斷孩子的行為。


下面舉2個典型的例子:

1歲以內的寶寶“動手打人”?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7個月大的兒子在想要夠取一個目標物體的時候,把自己的手擋在物體的前面,結果發現小兒子會拍打他的手。

1歲之前的孩子心理發育尚不成熟,難以想象他人的痛苦,通常無法認識到“傷害”的存在,將擋著物體的手僅僅看作是一個無生命的障礙物,我們很難說其行為是否具有攻擊性意圖,不宜將其當成攻擊行為看待。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2~3歲的小朋友們聚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常常會出現玩具脫手的現象,在傳遞玩具的過程中還會誤傷到同伴(比如扔球的時候扔到了另一個小朋友身上),這是一個造成了傷害的行為,

但這一階段的孩子肌肉發育尚不成熟,仍舊不能很好地掌握精細動作,其行為結果完全是意外(孩子並不知道球會脫手),並不屬於攻擊行為;

上述的兩類行為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明確的攻擊行為,但從實際後果來看,屬於問題行為,若是頻繁發生此類行為,在行為發生後得到強化,孩子就容易將這個行為當作一種達成目標的方式,並學會通過傷害他人來達到其他目的,即表現出工具性攻擊行為。


從簡單行為到攻擊行為的界限?

從最初的簡單行為到攻擊行為的界限其實並不明確,受個體經驗影響很大。剛剛我們提到了,孩子年幼的時候會拍打他人的手臂以清除障礙,在最開始,這種行為並不是嚴格意義“攻擊行為”。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意識到軀體攻擊可以清除障礙,幫助自己達成目標,由此會在玩伴妨礙自己的時候進行軀體攻擊,這個時候孩子不再將妨礙者當作一個無生命的障礙,已經能夠認識到傷害的存在,且將攻擊行為當作一種達成目標的方式。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1歲左右的寶寶喜歡扯媽媽的頭髮、喜歡咬人,這些行為的根源其實是寶寶在認識世界。

在4個月之前,孩子會頻繁地練習先天反射,並利用相應行為認識環境,比如嬰兒具有手掌伸開或合攏、張嘴、閉嘴的先天反射,她們會嘗試抓握自己手邊的行為、吸吮、咬自己嘴邊的物體。

在最開始,扯頭髮、咬人都只是簡單的探索環境,但在這些嘗試中,嬰兒會得到一些強化,比如一扯媽媽的頭髮/咬媽媽,媽媽就會調整抱自己的姿勢,並逐漸利用這種方式,來達成調整姿勢的目的。


如何應對孩子的問題行為?

早期的簡單行為雖然不具有攻擊意圖,但也可能導致不好的後果,且頻繁發生容易使孩子習得用攻擊解決問題,那麼家長可以做什麼呢?當孩子真的表現出攻擊行為的時候,家長又可以怎麼做呢?

有些媽媽覺得轉移孩子注意力,但只是治標不治本,被忽略的問題本身仍然會暴露出來。

其實,早期的簡單行為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攻擊行為都可以進行針對具體行為的干預矯正,我們以治水做比喻,談一談應對孩子問題行為的一疏一堵一引。

“疏”指的是家長積極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一種思路是從源頭上抑制行為的產生,其核心是創造一個能將“攻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最小化的生活環境。

比如,嬰幼兒的爭搶、攻擊通常是圍繞玩具、食物、空間或是其他有價值的資源,工具性攻擊行為背後往往是資源不足而產生的衝突,因此,提供充足的空間、玩具能夠簡單有效地減少兒童攻擊行為。

針對孩子們生理、心理發展限制所導致的問題行為,還有另一種思路是幫助孩子認識自身能力、認識行為結果。

比如在孩子面前示範正確、標準的動作,並鼓勵孩子進行動作模仿與鍛鍊,讓孩子在實踐中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實際能力;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在遊戲中與孩子分別扮演動作的發出者、承受者,幫助孩子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之間的聯繫。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堵”的核心思想是讓孩子知道攻擊是一種不起作用的問題解決方式,這需要家長通過具體的行為、情境分析孩子表現出攻擊行為所想要達到的目的,不給孩子提供目的相關的“獎勵”。

比如,有的孩子表現出攻擊行為是想要獲得某個物品,那麼此時家長可以通過拿走這個物品讓孩子意識到攻擊行為是無效的,但若孩子的目的不是物品,而是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剛剛的方式就恰好起了相反作用,此時更有效的方法是忽視孩子的攻擊行為,不給孩子提供“關注”的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堵”要與“引”相結合,要給予方向的指引,不能讓孩子沒了方向。在剛剛的例子中,當家長拿走孩子想要的物品時,也要向孩子示範如何才能重新獲得物品,當家長忽視孩子的攻擊行為時,也要及時關注、表揚孩子的非攻擊行為。

寶寶揪頭髮、撕扯、打人!兒童心理學專家給你來支招

其實,當孩子表現出攻擊行為時,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自己切莫慌神,要認識到攻擊行為的發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並不意味著孩子具有反社會傾向,也別給孩子輕易貼上“攻擊性”的標籤。

這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孩子們能夠學會和平協商、友好解決大多數爭端,需要各位家長和善而堅定的陪伴。

上述的兩類行為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明確的攻擊行為,當類似的行為出現時,家長無需緊張。


END

圖片來源 | 網絡

首發馬蕾孕哺育

作者恰爾賽兒童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