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產)項目都在建圖書館,為什麼沒人超過阿那亞?


文旅(地產)項目都在建圖書館,為什麼沒人超過阿那亞?

文旅(地產)項目都在建圖書館,為什麼沒人超過阿那亞?

自從阿那亞“孤獨的圖書館”爆紅後,全國各地的文旅項目、文旅地產紛紛群起而效仿之,但幾乎沒有看到有哪一個項目的效果超過阿那亞。與此類似的是,有眾多的項目去模仿烏鎮、模仿袁家村,但也沒有看到有哪個項目能夠達到烏鎮、袁家村的水準。對於這類現象的通俗解釋是,模仿沒有創新好、與自身項目不符合、細節做得不到位·~~·。但是究其根本,這些都停留在現象層面的認知與解釋,而沒有深入到事務的本質。也就是沒有從為什麼的邏輯去思考問題。

阿那亞“孤獨的圖書館”之所以爆紅,一是抓住了當時自媒體的紅利,而後自媒體的紅利越發平常與減弱了;更為主要的是,“孤獨的圖書館”抓住了大批都市白領、文青的心理訴求:我是孤獨的,孤獨是有品位的,我要別人懂我的孤獨,還要讓人知道我的孤獨,在低調地炫耀“孤獨”的同時,要別人認同我,找到我的同類。如果我們的認知到了這一層次,就不會去模仿孤獨的“圖書館”,卻可以建造很多其它的載體去迎合孤獨、表徵孤獨、傳播孤獨;更可以去表達其它心理痛點、其它心理訴求。

第二個重要的認知是關於系統論的認知。一個圖書館,它的選址、它的造型、它的美學主張,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這些都做到位,才能達到目的。但眾多的模仿者,只有其型,而沒有把握住其靈魂,所以只做成了一個建築,沒有與用戶達成心靈與情感的默契。再比如,烏鎮的戲劇節也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從演員(明星、名導、專業演員,大學生、業餘愛好者,創作團隊)到節目(經典的、草根的、國外的、國內的、當代的、古代的)再到其它產品,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產品體系。而眾多模仿者卻只做了一兩件事,又做的不到位,怎麼可能會有效果呢?


文旅(地產)項目都在建圖書館,為什麼沒人超過阿那亞?


總之,面對一個現象,我們多問幾個層級的為什麼,可能就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會有創新,可能會與眾不同。這有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而且可以不停地抽象下去,挑戰自己的認知、經驗等等。如為什麼要建孤獨的圖書館?因為要表達一群人的孤獨?孤獨為什麼還要表達?因為人害怕孤獨,渴望認同?為什麼渴望認同,因為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每一個層級的發問,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而且越接近底層,答案越具有普遍性,解決方案的思路越多。

系統性思考問題,首先要知道我們做一件事的目的是什麼?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要素?如果缺少了這些要素,對目的或結果有什麼影響。比如烏鎮戲劇節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新的內容體系,以此帶動景區的升級,帶來新的、更多的用戶。所以才有了從演員、導演到內容組合的全方位系統。如果沒有明星名導名戲,便沒有影響力;如果沒有大學生、草根節目,便失去了眾多非專業用戶~~~。

文旅(地產)項目都在建圖書館,為什麼沒人超過阿那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