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戰爭中的多方博弈

讀史的目的是什麼?以史為鑑,啟迪我們的智慧,解決我們現實中的問題,但是歷史中為人處世的智慧絕不能生搬硬套,盲目借鑑。

本文從《資治通鑑》中選取三則多方參與其中的戰爭博弈史料, 看看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一、慕容皝討伐高句麗

《資治通鑑》-戰爭中的多方博弈

公元342年前燕文明帝慕容皝計劃攻取國家的心腹之患-宇文部。

慕容翰對當時的國際形勢作出瞭如下分析:當時宇文部的宇文逸豆歸篡權奪國,群情不肯依附。加之他本人見識平庸昏昧,所用將才沒有才能,國家沒有防衛措施,軍隊沒有嚴密組織。他們雖然依附遠方強大的羯[jié]人,但羯[jié]人的聲望和力量遠不可及,對救援沒有什麼幫助。現在如果攻擊宇文部,定是百戰百勝。不過高句麗與我國近在咫尺,對我們常有窺探之心。他們知道宇文部滅亡之後,禍患就將降臨到他們頭上,必定趁虛而入,襲我不備。如果留下少量兵力,不足以守禦;多留軍隊又不能攻克宇文部,這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應當先行除去。我觀察高句麗的力量,我們可以一戰而勝。宇文部是自己保守自己的人,一定不會到遠方來與我們爭奪利益。攻取高句麗後,回頭再來攻取宇文部,沒有後顧之憂,就易如反掌了。慕容皝採取了慕容翰的建議,先後攻克了高句麗和宇文部。

二、恆溫討伐成漢

《資治通鑑》-戰爭中的多方博弈

公元346年,安西將軍恆溫討伐成漢,很多將領都認為不可,但袁喬分析道:攻取天下這樣的大事,本來就不是常人能預測的,智慧高超的人在心中決定就可以了,不必非等眾人意見統一。如今作為天下的禍患的,只有胡、蜀二敵而已,蜀國雖然地勢險固,但力量比胡人軟弱,如果準備除掉他們,應該先攻打容易攻取的一方。李勢毫無道義,臣僚百姓與他離心,而且他憑藉自己的天險和偏遠,沒有做交戰的準備。應該派一萬精銳士兵輕裝迅速開進,等到他們發覺後,我們已經穿越過了他的險要之地,一次交戰就可以擒獲他。蜀地物產富饒,人口眾多,諸葛亮用它與中原抗衡,如果我們得到而佔有此地,這對國家大有好處。談論此事的人唯恐大軍西進以後,胡人一定會乘虛圖謀,這是似是而非的看法。胡人聽說我們萬里遠征。會認為我們國內必定設有嚴密的防備,一定不敢輕舉妄動。縱然有所侵擾,沿長江佈防的各路軍隊也足以抵禦防守,肯定沒有什麼憂患的。最後恆溫順利討伐了成漢。

三、郭嘉力勸曹操輕兵擊烏桓

《資治通鑑》-戰爭中的多方博弈

袁紹死後,烏桓仍全力支持袁尚與曹操對抗,袁尚被曹操打敗後,投奔烏桓,企圖引烏桓兵捲土重來。曹操打算追擊袁尚,討伐烏桓,但諸將都擔心孤軍深入烏桓後,劉表會襲擊許都。但是,郭嘉卻認為,劉表虛有其表,沒有智慧,不會襲擊我們,及時他敢乘虛而入,也不值得擔心。曹操聽取郭嘉建議遠征烏桓。大軍抵達易縣,郭嘉又建議曹操放棄輜重,輕裝前行,趁烏桓還沒有準備好,突襲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出其不意打一場閃電戰。

果然,烏桓倉促應戰,袁尚敗走遼東。一切皆如郭嘉所料。

三個例子的共同點都在進攻一方,面臨第三方偷襲自己的危險。

第一個例子採取的是先穩固大後方,然後再圖謀對外擴張發展,一種謹慎的應對策略。

第二、三個例子採取的策略與第一個例子的選擇截然相反,是一種“冒險”的應對策略,但是他們都是在精準把握了對方的秉性後,才兵出“險招”的,而且還對第三方偷襲自己後方的結果做了評估和防範的。

三個例子都是多方參與其中的博弈,選擇的方案雖然不一樣,但最終目的都是謀求多方博弈最優解。

已方的決策不僅需要參考直接對手的決策,還有考慮的第三方的決策,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最優策略選擇。

讀史絕不能侷限於文字表面的意思,一定要多思、多想,多歸納、多總結,才能透過表象看到實質,才能真正達到讀史明智,以史為鑑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