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争中的多方博弈

读史的目的是什么?以史为鉴,启迪我们的智慧,解决我们现实中的问题,但是历史中为人处世的智慧绝不能生搬硬套,盲目借鉴。

本文从《资治通鉴》中选取三则多方参与其中的战争博弈史料, 看看古人是如何应对的。

一、慕容皝讨伐高句丽

《资治通鉴》-战争中的多方博弈

公元342年前燕文明帝慕容皝计划攻取国家的心腹之患-宇文部。

慕容翰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作出了如下分析:当时宇文部的宇文逸豆归篡权夺国,群情不肯依附。加之他本人见识平庸昏昧,所用将才没有才能,国家没有防卫措施,军队没有严密组织。他们虽然依附远方强大的羯[jié]人,但羯[jié]人的声望和力量远不可及,对救援没有什么帮助。现在如果攻击宇文部,定是百战百胜。不过高句丽与我国近在咫尺,对我们常有窥探之心。他们知道宇文部灭亡之后,祸患就将降临到他们头上,必定趁虚而入,袭我不备。如果留下少量兵力,不足以守御;多留军队又不能攻克宇文部,这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应当先行除去。我观察高句丽的力量,我们可以一战而胜。宇文部是自己保守自己的人,一定不会到远方来与我们争夺利益。攻取高句丽后,回头再来攻取宇文部,没有后顾之忧,就易如反掌了。慕容皝采取了慕容翰的建议,先后攻克了高句丽和宇文部。

二、恒温讨伐成汉

《资治通鉴》-战争中的多方博弈

公元346年,安西将军恒温讨伐成汉,很多将领都认为不可,但袁乔分析道:攻取天下这样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能预测的,智慧高超的人在心中决定就可以了,不必非等众人意见统一。如今作为天下的祸患的,只有胡、蜀二敌而已,蜀国虽然地势险固,但力量比胡人软弱,如果准备除掉他们,应该先攻打容易攻取的一方。李势毫无道义,臣僚百姓与他离心,而且他凭借自己的天险和偏远,没有做交战的准备。应该派一万精锐士兵轻装迅速开进,等到他们发觉后,我们已经穿越过了他的险要之地,一次交战就可以擒获他。蜀地物产富饶,人口众多,诸葛亮用它与中原抗衡,如果我们得到而占有此地,这对国家大有好处。谈论此事的人唯恐大军西进以后,胡人一定会乘虚图谋,这是似是而非的看法。胡人听说我们万里远征。会认为我们国内必定设有严密的防备,一定不敢轻举妄动。纵然有所侵扰,沿长江布防的各路军队也足以抵御防守,肯定没有什么忧患的。最后恒温顺利讨伐了成汉。

三、郭嘉力劝曹操轻兵击乌桓

《资治通鉴》-战争中的多方博弈

袁绍死后,乌桓仍全力支持袁尚与曹操对抗,袁尚被曹操打败后,投奔乌桓,企图引乌桓兵卷土重来。曹操打算追击袁尚,讨伐乌桓,但诸将都担心孤军深入乌桓后,刘表会袭击许都。但是,郭嘉却认为,刘表虚有其表,没有智慧,不会袭击我们,及时他敢乘虚而入,也不值得担心。曹操听取郭嘉建议远征乌桓。大军抵达易县,郭嘉又建议曹操放弃辎重,轻装前行,趁乌桓还没有准备好,突袭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出其不意打一场闪电战。

果然,乌桓仓促应战,袁尚败走辽东。一切皆如郭嘉所料。

三个例子的共同点都在进攻一方,面临第三方偷袭自己的危险。

第一个例子采取的是先稳固大后方,然后再图谋对外扩张发展,一种谨慎的应对策略。

第二、三个例子采取的策略与第一个例子的选择截然相反,是一种“冒险”的应对策略,但是他们都是在精准把握了对方的秉性后,才兵出“险招”的,而且还对第三方偷袭自己后方的结果做了评估和防范的。

三个例子都是多方参与其中的博弈,选择的方案虽然不一样,但最终目的都是谋求多方博弈最优解。

已方的决策不仅需要参考直接对手的决策,还有考虑的第三方的决策,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最优策略选择。

读史绝不能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思,一定要多思、多想,多归纳、多总结,才能透过表象看到实质,才能真正达到读史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